弘扬民俗传统 创建文化品牌

壮族芭蕉香火龙获赞誉已列非遗名录

青秀区申报“中国壮族芭蕉香火龙文化之乡”

www.gxnews.com.cn  2012年08月01日

 

长塘的香火龙。 记者 陈纸 摄

壮族芭蕉香火龙获赞誉已列非遗名录

香火龙有传人。记者 陈纸 摄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陈纸)昨天上午,由区、市文联领导和有关民族文化研究专家近10人组成的广西专家组走访考察了青秀区长塘镇,观看了当地的芭蕉香火龙表演,并就如何弘扬芭蕉香火龙这一优秀传统、申报“中国壮族芭蕉香火龙文化之乡”建言献策。

芭蕉香火龙舞热长塘

当日,记者随专家组来到长塘镇,但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2组、4只用芭蕉叶扎成的绿色长龙舞动起来,一群男女穿着原生态芭蕉叶,以神奇面具化妆,在师公的岳(横鼓)吹打伴奏下有节奏地翩翩起舞,展现了浓郁的壮族民族风情。记者在长塘镇楞仲村看到,该村的壮族芭蕉香火龙队全部由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组成。这支芭蕉香火龙队里,有中老年人和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四五岁的孩童。

据称,芭蕉香火龙的传说原型和核心地区就在长塘镇一带。民间传说当年南海龙王太子巴龙寻江而上,隐龙身变人样与民同乐,并把邕州境内近江傍山穿洞的长塘镇作为其修炼之处。有一年,长塘一带大旱,无奈巴龙修炼未果,没能唤云播雨,但他对百姓无限同情,毅然化身芭蕉林,供缺粮的百姓摘蕉叶,剥蕉秆,充饥度过灾荒。有一年正月十八,长塘镇上空雷鸣电闪,接着倾盆大雨,长塘湾流入许多芭蕉树,其中有个木刻的笑佛熠熠如生,几天都不被大水冲走,人们信以为巴龙显灵,就把其立为土地神供奉,视为菩萨。

后来,逢年过节,特别是农历正月十八,当地人就用芭蕉叶扎龙插香,在田间地头舞芭蕉香火龙祈祷春福,这一传统沿袭至今。

现在,除了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凡有重大的民间活动,以及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初五、七月十二至十六、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等,村民都会自发做糍做粑插香敬祭,还组织香火龙队进行展演,热闹非凡。芭蕉香火龙舞出团结和谐

据专家组成员黄桂秋介绍:邕江两岸野生芭蕉资源十分丰富,芭蕉不但是充饥的食物,且在当地的植物中叶子最大,树干笔直,果实抱团,霜打火烧心不死,代表耿直诚心、团结同心。加上香火,成为芭蕉香火龙。芭蕉香火龙造型简洁朴实大气,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朴实、耿直、诚心和强壮。芭蕉香火龙舞包括从潭边请龙、醒龙、龙翻身、龙戏珠、龙驾雾、龙降雨、谢龙、请龙归潭等。随舞的还有古八音乐器相伴,舞艺世代相传。多少年来,这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传说和民间民俗祭祀活动,已经深深地扎根于青秀区长塘、伶俐、南阳、刘圩等各村镇民众之中,与村民的生活融为一体,长盛不衰。芭蕉香火龙不但是壮族稻作文化的载体,也是人们对龙在天旱时舍身变芭蕉救民感恩情结的体现,还是团结和谐的象征。

2011年初,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列入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表演方队获得南宁市“两会一节”大巡游一等奖;2011年6月,青秀区长塘镇定西楞仲屯的壮族芭蕉香火龙代表广西参加2011年“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舞龙大赛”,获得金奖。此后,又在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演,都获得了很高的赞誉。现在,青秀区的壮族芭蕉香火龙已是名扬神州。

随着城区领导对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的高度重视支持,在芭蕉香火龙文化核心地区长塘镇定西村成功举办的4届青秀甜瓜节,不但为芭蕉香火龙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大平台,还加大了宣传力度,文体局和各镇也大力支持发展芭蕉香火龙文化,在物质和精神上推动了芭蕉香火龙文化的迅猛发展。如今,以芭蕉香火龙文化为龙头的民间文艺活动在青秀区开展得如火如荼,唱响乡村和谐文化的主旋律。

芭蕉香火龙舞出“文化之乡”

据不完全统计,青秀区共有芭蕉香火龙等各种民间文艺展演队130多个,几乎遍及各村屯。壮族芭蕉香火龙文化已有相当名气,青秀区也十分注重这方面的工作,悉心培育与芭蕉香火龙相关的产业。

壮族芭蕉香火龙这一传统民间民俗文艺活动,已引起了各级领导、有关专家和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有关民俗专家也深入实地进行指导,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积极支持壮族芭蕉香火龙走上更广阔的文艺舞台,而申报“中国壮族芭蕉香火龙文化之乡”正是保护和弘扬青秀这一特色文化品牌的最好举措。为此,青秀区专门成立了申报“中国壮族芭蕉香火龙之乡”专家小组。在昨天的初审会上,与会专家都认为芭蕉香火龙很震撼,也对芭蕉香火龙的文化寓意、如何增加壮民族元素、如何与旅游结合起来、如何改进舞蹈编排、如何挖掘传承人、如何进行媒体推介、如何继承发展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除申报“中国壮族芭蕉香火龙文化之乡”外,青秀区还将定期举行壮族芭蕉香火龙研讨会,组织专家、民间传人和社会热心人士探讨研究,同时进一步收集整理具有青秀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故事,将龙文化研究成果论文结集出版,以扩大影响,使壮族芭蕉香火龙表演艺术不断升华,增强壮族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为壮族芭蕉香火龙走出青秀、走出南宁、走出广西、走向全国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