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这是当今世界华人最流行的词语,在这个口号下,中华大一统的理想境界最终必能实现。正因为如此,某些一度淹没无闻的早期龙文物,也能一飞冲天,举世闻名。
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光洁和美,是目前国内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玉龙经过柔和的灯光照射,加上设计师的艺术处理,在全套邮票中,最引人注目。鲜为人知的是,此玉龙的发现经历曲折。
在内蒙赤峰市有一个县城叫翁牛特旗,一位叫张凤祥的农民,住在不远的塞沁塔拉村,
1971年,张凤祥17岁,一天在干农活时,发现一个小石坑,坑里有一个锈铁泥蛋子,他随手扔在一边。收工带回家时遇见叔叔,叔叔用铁锨把使劲磕,竟没磕坏。张凤祥把锈铁块带回家,家里人没当回事,被扔在了屋子的角落里。
张家有兄弟5个,张凤祥是老大。最小的弟弟,那年才4岁.张凤祥这块锈疙瘩拴上绳,给弟弟当了玩具。小孩子每天就拉着这块锈铁,跟着大人跑来跑去。十来天过去了,那东西渐渐的显露出墨绿晶莹的颜色,原来不是块锈铁疙瘩,是块玉。
这年10月,他父亲把宝贝拿到生产队,找到支书,支书建议他们拿到文化馆去。张家父子赶着毛驴车跑了十几里地,找到旗文化馆,没想到接待者是外行,张氏父子只好原物带回。
张凤祥的舅舅来串门,言之如果它洗成烟嘴,五寸来长,能弄四五个。一个玉烟嘴能换一头大牛,能换好几头牛呢!他父亲说:“算了,这也许还是个宝物呢,不能损坏了。别洗,也别割。”
过了一段时间,张家父子又捧着“宝物”去文化馆,副馆长王志富被感动,给30元收下了。当时,收藏条件很差,就放在一个废弃的厕所里。
后来市、旗两级考古专家进行了多次研究,由于无从考证,这件东西依然静静地躺在文化馆的库房里,一放又是两年多!
197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刘观民先生看了以后,认为很重要,属于红山文化,引起了文化馆的重视,就把它放在大厅里了。
自1938年开始,地处内蒙红山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被考古界内所熟知。建国以后,又对红山遗址及邻近地区其他具有相同内涵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发掘,发现了大批珍贵文物,于是被正式命名为红山文化。
刘观民曾经主持过多项文物考古的挖掘工作,还亲自到玉龙的发祥地赛沁塔拉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将它定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玉龙”,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玉龙从此被当作一件重要的文物,存放在旗文化馆里的高级库房里。
1984年牛河梁遗址发现了一批玉器,翁牛特旗文化馆文博副研究员贾鸿恩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物刊物上发表,引发许多文物专家的一系列研究性文章,在整个考古界和历史界引起了一场轰动,更惊动了著名的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沈从文,已80多岁的他,得知玉龙的信息,喜不自胜。经过他的努力,1986年,《人民画报》用较大的篇幅登载了这件玉龙的照片和相关材料,进一步肯定了玉龙的重要历史地位。这件宝玉被命名为红山碧玉龙,成了举世瞩目的无价之宝。现在玉龙已经被正式调入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翁牛特旗也因此获得了“玉龙的发祥地”、“玉龙的故乡”等美誉。
如今张凤祥一家仍然居住的赛沁塔拉村,村口竖着一块高约10米,刻有“中华第一龙”字样的巨碑。巨碑顶上,一个被放大了几十倍的红山碧玉龙雕塑俯首远望,仿佛仍然怀念着它从无人理会的锈铁块到举世闻名的玉龙所走过的传奇历程。
中华玉龙传奇故事
吴荣先 湖北集邮网 2009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