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石塔龙灯至少有300年历史了。据老一辈人讲,300年来,除了“文革”间断过十来年,正月舞龙从未停止过。
龙灯一般由十三节组成,石塔龙灯为十一节。张书义老先生是扎龙灯的绝对权威。他说,扎好一条龙灯,龙头是关键。所以扎龙头时他绝不假手他人,总要亲手操刀。龙头、龙角、龙嘴都用竹篾来造型,竹篾接头儿地方用麻绳蘸浆糊缠绕,两米长的柳木杆,一端被巧妙地固定在龙头的中心部位,另一端由舞龙者手持。大架子插好后,下一步就是用毛头纸裱糊、上颜色。完工后的巨大龙头为蓝颜色,留出若干白梅花图案,既作点缀又便于点上蜡烛后透亮。龙头上龙角白色,龙舌红色,龙牙用白硬纸板剪镶,龙须则是将线麻绳染成绿色,放眼望去气宇轩昂,威严尊贵。
龙腰的制作,同样独具匠心。它由硬腰和软腰组成,硬腰是在两米长的柳木杆一端凿卯榫,装两根60厘米长的横木,横木之间相距40厘米,两横木上对应打若干小孔,然后将竹篾穿过横木上的孔弯成圆环,再用麻绳蘸浆糊缠牢。有几个孔就弯几个圈。每节龙腰需30个竹圆环,直径约40厘米。连接时硬腰居中,它们由三根麻绳连缀。骨架做好后,老先生又指导大伙,将毛头纸裁成宽纸条,剪成相连的鱼鳞状,染上红颜色、晒干,而后糊在龙腰骨架上。龙尾巴则是按硬腰的制法,往上面绑牢长短不一的竹篾,竹篾上再饰麻穗,挂铜铃。
“龙珠”的工艺最巧妙,它采用了宫闱里“熏香炉”的原理,将蜡烛固定在精巧机关上后,不管“龙珠”怎样旋转,蜡烛始终保持不倒的状态。而蜡烛的制作工艺最繁琐。取15厘米长的细苇杆,缠上棉花当蜡烛芯,然后把羊油化开,将蜡烛芯浸入油锅,取出凝结、再蘸,滚雪球般地反复十五六回,当蜡烛直径达到3厘米粗时,取来牛油化开再蘸,因为牛油凝结后比羊油硬,燃点高,当蜡烛皮再合适不过了。
石塔龙灯,每节都装有自制的蜡烛,适宜在夜间表演。夜色降临、华灯初放时分,龙灯通体透明,随着鼓乐腾挪跌宕,犹如飞龙在天,让夜变得激情而浪漫,给人无限遐想。龙灯舞得自然流畅是第一要义,有经验的舞者讲究行进时龙头向左跨一步,第二个人向右跨两步,第三个人则要向左跨三步,以此类推,默契配合,这样才有龙游苍海的感觉。石塔龙灯较常见的动作有“龙推磨”、“龙戏水”、“金龙攀玉柱”、“龙灯大翻身”等等。
300年来, 石塔龙灯承载着村民美好的愿望而传承下来。这个接力棒被有心计的好友辉子接了过来。经这么些年的耳濡目染,他将石塔龙灯的全套活路完完整整地学到了手。他扎的竹篾龙灯颇有当年自家姥爷作品的遗风;他舞起龙灯来有板有眼,飘逸灵动,一招一式绝不走样。1987年,石塔龙灯还舞上央视新闻联播。如今,年节的娱乐活动更加多样化,年轻人对舞龙灯这样的民间艺术,兴趣已经不那么浓了,石塔龙灯确实存在失传的危险。好在国家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相信老祖宗传下来的石塔龙灯一定会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一定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