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的高材生、三项发明专利享有者;他被誉为“中国政府第一新闻发言人”、“中国政府公关总领”、“中国形象大师”;他是学者型官员,常常语出惊人:“人-动物=文明或文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靠越剧传播,在中国难过黄河;但若换作小提琴协奏曲,世界传播也不在话下”……谈笑间闪烁着理性而智慧的光芒。他和著名的神学家、基督教福音传道者路易?帕罗有过三次对话,帕罗说:“和他这样有智慧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谈话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他的谈话促使我思考过去30年当中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一些问题。”……他就是赵启正。
沈国放:赵启正同志是大家所熟知的,他的经历非常丰富。他毕业于核物理专业,从事科研20多年,还有三项发明专利。从政后曾经担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后又出任中央外宣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现在是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他还有许多著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他有这样丰富的工作经历,他在从事外宣工作时,看问题的视角也就更独特、更深刻。应该说,在对外宣传、文化交流方面,他有很大的发言权,他知道怎样才能让外国人了解中国。
通常,我们在总结自己工作的时候,会自我批评说,自己工作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在对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也存在着方式方法的问题。所以,今天赵启正同志做的这个演讲,会让我们从中受益,获得启发。
目前有个流行说法:与国际接轨,就是中国怎样与国际接轨。但是我觉得,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内涵更深,范畴也更广,也是和“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脉相通。现在,我们请赵启正同志演讲。
每个中国人都是公共外交的“大使”
跨文化交流,现代人的基本功
诸位都是现代人。我想讲讲跨文化的交流是现代人的基本功。为什么这样说呢?30年前,改革开放前,我们不会那么说,因为那时我们跟外国人接触少。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空前密切,每年出国的人数是改革开放前的一千倍。中国各种传媒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报道和评论也空前活跃。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报纸只有四个版面,没有专门的国际新闻版。美元增值也罢,贬值也罢,国人是不关心的,因为很少有人有美元。如今,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重要了。
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是跨文化的交流,是不同语言间的交流,不同信仰间的交流。
由于中国已经融入了国际大家庭,人人都有机会进行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对于中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政府的外交工作只是一部分,我们现在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
公共外交无处不在
公共外交,本质上就是跨文化的交流。“公共外交”也叫做“公众外交”(publicdiplomacy),就是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的交往或日常的往来为主要方式,在交往中表达本国文化、国情和政策。在公共外交时代,进行外交的主体包括政府外交部门,但更多的是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团体、大学、研究机构、媒体、宗教组织以及国内外有影响的人士。他们可以借助各自的领域和国际交往的舞台,面对外国的非政府组织、广大公众,甚至政府机构,从不同角度表达本国的国情和政策。中国的电台对美国广播,是公共外交;“美国之音”对中国广播,是公共外交;我们的出版社社长访问美国出版社,也是公共外交,我们的官员到美国的大学演说,还是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可以体现在一次中国文化展览盛会上,又可以体现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或一次中国出口产品推介会上,甚至体现在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一次交谈中。公共外交在国际交往场合无处不在,具有广阔的舞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近,不仅每个北京人,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公共外交的“大使”,都负有公共外交责任。
与政府外交的互补性
公共外交的重要性体现在与政府外交的互补性上。比如说,现在有组织通过种种借口要抵制奥运会。“记者无国界” 就是这样的民间组织,它说中国新闻不自由,要抵制中国举办奥运会。这就不需要外交部说话,外交部说话不是太抬举它了吗 (听众笑)。我们的记者协会要站出来。又如,国际大赦组织排了个表,在2008年1月份、2月份、3月份……如何如何抵制奥运会,每个月都有活动,要跟中国对着干。他们的借口就是中国有死刑,中国有人权问题。这时就需要中国人权基金会、中国人权研究会说话了。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公共外交,而公共外交本质上就是跨文化的交流。
文化能全球化吗
说“文化全球化”要慎重
当前,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各种文字约6000种,《圣经》各种语言的译本就有2197 种。可以说,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的多样性并存。
我们说“经济全球化”,现在也有人开始说“文化全球化”,中国还有这样的书出版。在我看来,说“文化全球化” 要慎重。可以说“文化传播全球化”,如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mp3、电影、音乐等文化载体,在全球传播某一种文化。但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文化的多样性仍旧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并依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目前有关文化的定义就有200多个。有的定义把“文化”和“文明”基本等同起来。中国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把“ 文明”和“文化”的概念等同起来,比如说“文化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样性”、“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意思大体等同。其实,文化或文明是人类社会所说的某些精神的和物质的财富,它本身就是一个研究题目。我把文明或文化化简一下,就是:人-动物=文明或文化。
还有学者将“文明”和“文化”做较严的区分,例如德国学者就认为,“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 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视为文明”。
德国人为什么要把“文明”和“文化”分开呢?因为在18世纪前,法国人和英国人嘲笑德国人,说德国人不文明,结果法国的宫廷礼仪等被大量地传播,欧洲上层人士流行说法文。但是,德国科学发明多,大音乐家等也多,德国人说,这才是文明,不能把“文明”和“文化”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如马车被汽车代替了,后又发明了火车,现在还有了磁悬浮列车。马车时代、汽车时代、喷气式飞机时代,自动化时代,电力时代、互联网时代,都属文明范畴,是发明出来的,是跟科学技术进步有关的。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比如说语言,不能算是发明的,它是形成的,它是被创造出来的。文明可以传播,你用汽车,我也用汽车;你发明mp3,我就有了mp4。文明传播很快,但是文化就不容易。有人说,文明的优劣可以比较,如喷气式飞机比螺旋桨飞机进步,电视从原理上讲比电影进步。但文化没优劣。你不能说美国文化好,或者说中国文化好。总之,凡是与自然科学及物质进步有关的,就是文明。这样一说,德国人就占了上风。这以后,慢慢地,欧洲人尊重德国人了。
把“文明”与“文化”做个区分也有好处。比如,现在大家都说要讲诚信。但前段时间,媒体报道北京出现了纸屑包子,随后证明这是个假新闻;接着又出现“华南虎照片”事件,这样就产生了一些怀疑论者,他们甚至怀疑“嫦娥一号”发回的首幅图像是假的。也巧!我们公布的这个图像跟美国两年前拍摄的是在同一个区域。有人怀疑:是不是中国抄袭了美国的?有关方面解释:“嫦娥一号”拍回的图像多了一个圈,与美国拍摄的有一些细微差别,这可能是又一个陨石撞的坑。那么只有连续再发图像才能证明。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文明”和“文化”发生了冲突。文化中的重要的因素——那种信任感、诚信退步了。正是因为文明和文化会打架,德国人认为分开会有好处。
文明和文化的确会有冲突。社会发展得太快,文化就容易丢失。比如说我们跑百公尺,跑的时候我们基本是什么也不想,就是玩命跑,背心掉了,穿小裤衩跑。跑到终点时,才发现,光着呢,把文化丢了。也就是说,社会进步太快的时候,就像跑百米赛,会把文化给跑丢了。你得回去,把衣服穿上。所以,最好是慢跑,像跑1000公尺或2000公尺。一边跑,一边想:我跑好了呢,到时候拿个奖,(听众笑)父母呢会高兴,女朋友呢,准得高看我一眼,因此我就……慢跑。在此我就想利用德国人的话来比喻咱们今天的社会发展。
看得见与
看不见的文化
我给文化进行了分类,即一个叫“看不见的文化”,一个叫“看得见/听得见的文化”。“看不见的文化”是什么?是价值观、信仰和与语言有关的思维方式。文化需通过言行、通过文化的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为什么苹果落在地上?因为有万有引力定律。那请问:谁能看得见万有引力定律?你只能看得见地球围着太阳转,却看不见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说,文化本身、核心你是看不见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价值观。但是,如果没有发生革命,如果生命和恋爱没有与自由发生冲突,也看不出来这种价值观。
看得见/听得见的文化(文化的载体)是语言、文学、知识、音乐、舞蹈、戏剧,等等。报纸、书籍都是文化的载体,可以通过这些载体来表达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那个时代的价值观。比如说,巴金的《家》《春》《秋》就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再看看杨柳青的年画:一个孩子抱一条大鲤鱼,鲤鱼还是活的,湿漉漉、粘乎乎的。外国人怎么也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这孩子该多难受啊。其实它表达的是“年年有余”。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还有,我们把“福”字倒着贴,就是“福”到了。这些反映的都是民族的,是民间的价值观,是传统,百年前就传下来的。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文化。
文化不会像WTO那样有规则
文化的定义多,全球化的定义也很多,比较有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的定义,即“在我们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失去了地域的局限,所有发现、所有胜利与灾难都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生活与行动、我们的组织与机构,按照地方—全球的坐标重新定向,重新组织”。过去,发生在中国和发生在美国是不一样的。现在呢,按照这个定义就不用再区分中国歌剧、美国歌剧、中国电影、美国电影了。不过,说中国物理学和美国物理学没区别,可以。比如设计一个工程,在一条河上设计个桥梁。可以让世界一流公司来,如果是合格的工程师,设计的会差不多,有说三个桥墩,有说两个桥墩,说三个桥墩的,桥墩一定细,两个桥墩的,桥墩一定粗。不会有说八个桥墩、18个桥墩的。科学技术全球化,没问题。刚才我说了,万有引力定律,在中国也对,在美国也对。中国的原子弹跟美国的不会有多少区别。但是,说文化全球化就得特别小心,就不能够按照这个定义去定了。
文化不可能出现统一的标准或统一的模式,更不能像世界贸易组织那样制定众多国家公认的“规则”,经济全球化不能带来“文化全球化”,除非你定义清楚,我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全球交流。
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是可以选择的
无论你喜欢与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都是一种客观现实,但如何认识和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却是能够正确选择的。
可以互相尊重,文化互补,创新本民族文化。中国的文化补充过别人,也被别人补充过。我们补给谁呢,那就是汉字文化圈。日本人说,没有中国,日本就没有文字。没有中国的文化,日本人也许还没有姓呢。他们的姓学的是中国啊。住在田里的叫“田中”,住在河边的叫“小川”,就是这么来的。我们被补过什么?是佛教。虽然我们不信佛教,但佛教哲学我们都受其影响。与人为善,慈悲为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不都是佛教里的哲学吗?我们给日本的是字,由于日本人学了欧洲文化,它又扩充了一些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返补给中国;还有“干部”、“灭火栓”、“小卖部”、“科学性”、“稳定性”、“可靠性”……凡是带“性”这种说法的,中国古汉语没有,还有“化”——“绿化”、“自动化”也是日本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日文用汉字表达了“化”又补给了中国。这些词当时有980个。
如果毫不在意,文化差异就会成为交流障碍。比方说送礼。如果送给中国人了,中国人会客气:“哎呀,这么贵重!您留着自己用吧。”(听众笑)外国人认为中国人的客气是跟我保持距离啊,你拒绝啊。结果很不愉快。如果送给外国人,他会说:哎呀,我正想这个东西呢!赶紧打开看看吧。这里边,要说虚伪都虚伪,要说客气都客气,没有好坏之区别。但是,在毫不在意间,文化差异就成了交流障碍。
如果互相歧视呢?那就更麻烦了,就会导致冲突。2006年,欧洲报纸惹了一个祸。西班牙、德国、瑞士、意大利、捷克、荷兰、匈牙利等10个国家以捍卫新闻自由为名刊登了备受争议的、关于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最初是一个家媒体登,引起穆斯林抗议,后来众多报纸登,穆斯林发怒了:你们再登,我们就要行动了。这一歧视引起了一个极大的风波。
如果被政治家利用了,甚至会发生战争。11~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就是基督教和穆斯林的一场战争,就为争夺耶路撒冷。今天,世界公认,包括天主教本身也认为,这是天主教的暴行。当时,萨拉丁是抵抗天主教军、十字军的英雄。他生在伊拉克的提克里特城,他的墓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这墓我去过,现在还有卫兵守着。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曾问过我:“你知道这段历史吗?你知道萨拉丁吗?我就是今天的‘萨拉丁’。跟他们干上了。”在反恐战争初期,布什脱口说出“ 这是新的十字军战争”,立刻引起全世界抗议。
所以说,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很重要,一定要互相尊重。
对文化差异不可漫不经心
无神论者在美国是不能当总统的
在交流中必然伴随着人的思想、信仰、情感、认知、行为等元素。其中,最大的元素是宗教信仰。
大多数外国人信仰宗教。全世界65亿人中有81%的人信教,剩下的13亿人不信教。中国有多少人信教呢?没有准确数字。据说有一到两亿,有十多亿人不信教。也就是说,全世界不信教的人基本上集中在中国了。外国人对此很不理解。我接触的外国人如果和我很熟、又是年轻的,他会这样说:“你们也不想进天堂,也不怕进地狱。这了不得啊!”不信宗教的人,也就是无神论者,在美国是不可能当总统的,无论你多优秀。为什么呢?美国人28%信天主教,56%信基督教,剩下的16%信犹太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摩门教。
2007年8月,美国的一个研究中心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说你选总统,如果他是无神论者,你反对吗?61%的人说反对;如果穆斯林做总统候选人呢,45%的人反对;如果是摩门教徒(被认为是邪教),则有25%的人反对。反对无神论者要高于反对邪教的。还有,11%的人反对犹太人当总统,7%的人反对天主教徒当总统。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一定感谢上帝。罗斯福说:为了祖国的利益,遵从上帝的旨意,我们大步向前。小布什说:我之所以能到白宫,全靠祷告的力量。……耶稣是我的政治老师。作为信徒,总统的决策必受到本教的影响。比如说,克隆、干细胞研究呀,这违反宗教。上帝造人,你想造个新人种?那是不行的。老布什当时同意过干细胞研究,小布什则比老布什fundamentalism( “原教旨主义”),他不赞同干细胞研究。可见,虽然是政教分开,但它的核心是分不开的。
美国人说:我们信仰上帝。钞票上都印着呢(InGodwetrust)。
美国有一个无神论者到法院去告状:我不信上帝,为什么强迫我用信上帝的钞票。法院犹豫半天,最后没有受理。它没办法受理啊!
江边对话
我和一位著名的神学家、基督教福音传道者路易?帕罗讨论过宗教问题。帕罗生于阿根廷,毕业于美国一个圣经学校,是多个神学院的荣誉博士,先后到过100多个国家演讲、布道。我们有个对话,这个对话经过整理出了一本书,叫《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德国、美国、土耳其都买了这本书的版权。土耳其人说:我们世俗和宗教的矛盾一直解决不了,你们信神的与不信神的本应对立,却还能如此友好对话。
帕罗在拉美地区极其有名,他的演说一场可以有几十万人听。他到中国来了,问我对上帝的看法、对基督教的看法。我一一解释。他觉得新鲜,他说:我布道100多个国家了,没听过你的这个说法。我不能对你布道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对《圣经》的解释比我解释得好。可惜你就是不信,我希望你能信,你将是伟大的基督徒,能够超过我,在世界有巨大的影响力。我说:不行啊!我受了一辈子无神论教育,改不过来了。
我们出了这本书后,国外报纸是这么报道的:“上帝啊!你是怎么搞的,怎么让中国的一个无神论者和美国的一个布道家拥抱呢?”他们觉得难以理解!香港《南华早报》也登了一篇很长的文章: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前共产主义阵营没有一位官员跟外国的神学家或布道家正面对过话。我们的对话让人感到奇怪。
我们讨论的问题包括:宗教到底有没有促进和谐的作用?宗教和科学是否矛盾?宗教和宗教之间的斗争为什么这样激烈,会不会破坏世界的和平?关于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不需要证明,在心里。我认为需要证明,只有验证了上帝的存在,才能与上帝沟通。我俩一共讨论了三次,正式讨论八小时,非正式讨论八小时,一共16个小时,整理出的文字大概有10万字,出书时采用了六七万字。
我俩得出一个彼此都赞同的观点,就是:各种信仰存在着共性,是能够充分沟通的。比如基督教文明讲“博爱”,甚至“爱你的敌人”;伊斯兰教义中说:“你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所有人都是痛苦”;中国佛教以“慈悲为怀”;中国人信奉孔子的“仁者爱人”,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基督教的金科玉律是什么?“要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这和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意思啊。
我请他解释如何“爱你的敌人”?他说:一个公安局长抓到一个罪犯,他爱这个罪犯吗?他说他爱。他要想想罪犯犯罪是不是成心的,是不是有意的。他为什么不听上帝的话?我要拯救他。但是作为法律,我又必须判处他。
帕罗说:基督徒有三个层面。物理层面:衣食住行;道德层面:要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精神层面:上帝永远和你在一起。不怕孤独,不怕死。死了还有上帝呢。可你们只有一个层面啊,就是衣食住行。我不赞同他的这个观点。我说,我们也有三个层面:除了衣食住行,道德层面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神层面:舍生取义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很惊讶,说这也是耶稣精神呀——耶稣自己被钉到十字架上,救赎别人的罪恶。
语言的差异容易产生误解
不同语言,可以通过掌握或翻译达到沟通的目的——但不存在完美的翻译,除非物质名词,可以一一对应,其他的就很难说一一对应了。
语言的差异容易产生误解。比如说,我们把京剧译成“Peking(Beijing)opera”(北京歌剧) ,外国人看了,就会认为,是北京演出的《茶花女》和《卡门》嘛,他就不一定会以强烈的好奇心去观赏了。opera是那种特定的西洋歌剧的意思。这样翻译还有一个麻烦,如果是上海京剧团演的Beijingopera怎么翻呢?能翻译成ShanghaiBeijingopera 吗?我提出,既然京剧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就应当用京剧的音译“Jingju”,正像日本的“歌舞伎”,按日语发音,译为“Kabuki”一样。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京剧界的热烈响应。
龙,我们翻成“Dragon”,那么英文的“Dragon”是什么呢?英文词典的解释是“一种传说中的怪物,一般被描述成有狮爪、蛇尾、翅膀及带鳞的皮肤”,同时这个词又是“难以驾御的人”,又是“泼妇”,又是“可怕的东西” ,又是“一种大的蜥蜴”,古代是大蛇。所以Dragon翻译成中文,就不要翻译成“龙”,应翻译成“怪蜥”、“蜥蜴” 。
既然Dragon不能翻译成“龙”,那中国的“龙”怎么翻译成外文?如果翻译成拼音“long”,又与“长度 ”(long)重了。有一天我看电视,李显龙名字中的“龙”,在翻译时多加一个“o”,译成Loong。我们可不可以把“龙”翻译成loong?话虽这么说,但也扭不过来了。结果,我们对中国“龙”的译法就被一些外国人利用了。美国有一本畅销书“RedDragonRasing”(《红龙崛起》),它就把中国画成一个龙,用这个龙来表示中国的崛起,在这儿的用意是负面的,寓意“中国威胁”。
福娃是奥运会的吉祥物,最初不知为什么被译为“Friendlies”,“friendly”本来是个形容词,但作为名词,是“友好的人;友谊赛”。如果开玩笑或是恶作剧,把它分开念,就是“朋友撒谎”(friendlies) ;如果发音不准确,就变成“friendless”——“没有朋友”。外国人看了,不懂。我们解释说,“就是带来福气的一个小娃娃”。外国人还是不懂。现在翻译成了Fuwa。这样翻译也不是没有毛病。中国原来没有“福娃”,你等于重新创造一个“Fuwa”,而且过了奥运会之后又没了。其实还不如用个熊猫,熊猫也可以跳绳、也可以跑。
我国前驻日本大使徐敦信给我讲过另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一个歌舞团赴日演出。日本方面派了两位日本女演员加入其中。一天,他们乘的大巴遇到红灯,正好停在一所邮政局门前。一位日本女演员用手指着窗外的邮政局,然后又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个“便”字,示意身边的一位中国演员看,中国演员不解其意,这位女演员又写下“手纸”二字。中国演员赶紧问精通日语的徐敦信先生:“她是向我要手纸吗?”原来,日本人称邮政叫“邮便”,“便”是寄送、传递之意;而称信为“手纸”。这位女演员是问:“你来日本后,给家人写信没有?”一经解释,全车人大笑不止!
对于文化差异的漫不经心也会产生误解,法国一位国防部长就问过我:“中国人喝酒为什么强迫?为什么不喝就瞧不起他?为什么让我喝得有点醉了,出现丑态,大家就高兴?这是什么意思?(听众笑)我下次到中国,谁让我喝酒,我就不上谁那儿去。”咱们的好心肠被当成了驴肝肺。
再有一个,就是中国人有时候说话时眼睛不看对方。我遇到太多的外国人问我:“为什么有些中国人(包括一些重要人物),说话时不看我?”的确有这样的现象。这可能与我们交往不多有关。有这样的人,一到公共场合就害羞。
和谐世界是世界的基本属性吗
和谐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提出了“和谐世界”的观念,那和谐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十七大报告没有把定义给出来,但是指出: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在文化上互相借鉴、在安全上互相信任,大体上接近我们所想像的定义。但是,十七大报告又指出:“当前,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的确,伊拉克局势仍很复杂,巴以之间的争斗也没有停息,有的国家还在内讧。“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和谐只能是局部的
在一些座谈会上,有学者问我:“和谐世界是不是世界的基本属性?是人类的理想还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目标?”
不久前,我碰到了布热津斯基,他是世界地缘政治或者是战略问题的权威专家、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安全顾问,他给了我一个回答:“这个世界存在着不平等,而这不平等你消灭不了。如果你消灭了,同时消灭了创造性。”这是原话,怎么解释?在中国,生在农村和生在城市本身就是不平等,机遇就会不同;一生下来身体好与身体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平等;你从事不同工种,待遇不一样,也是不平等。不平等是存在的,并且消灭不了。由于你消灭不了这个不平等,就有一些人,主要是年轻人,忿忿不平,非造反不可。和谐只能是局部的,全世界和谐是不可能的,是乌托邦。这是布热津斯基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的理念。汉语中的“和”有着丰富的含义,如:“和谐”、“和为贵”、“和善”、“ 祥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求同存异”。“和谐”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精神。那么,“和谐世界”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各种文明共存,互相包容”。这和“和谐”理念是一致的。那么,我们中国文化核心是什么?有没有一个中国的文化精神在世界上传播?美国倡导什么?美国倡导民主。法国倡导什么?法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英国倡导什么?英国在 18世纪就说了:贸易自由,以后变成了自由。北欧倡导什么?和平主义。中国倡导什么?中国哪个思想影响世界?李约瑟说:“不知道为什么,近五六百年以来,中国没提出一个想法或者有一个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重大贡献。”我觉得,中国向世界传播的观念,按照十七大精神,就应该是“和谐”。
和谐世界是人类的梦
我跟布热津斯基是这么解释“和谐世界”的:达尔文主义告诉我们,动物世界的属性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是高级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刚才我有个伏笔:人-动物=文明或文化。很多人向往天堂,几乎人人都向往人间能实现和谐。所以我对此问题的回答是,和谐世界是人类的梦——经过人类自我的克制、宽容和努力,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进的梦。
宗教难以达到和谐。因为除了佛教、道教之外,都是一神论。伊斯兰教认为:“别无诸神,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基督教呢?也是别无诸神,惟有上帝,耶稣是上帝的使者。佛教呢,我请教过佛教大师:“佛教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他的回答是“佛是觉悟者,不是神。我们是无神论者”。我又问了:“无神论为什么要供奉佛祖?”他说:“是因为我们没听释迦牟尼的话。”其实,佛教有说不清楚的地方。基督教为什么传得那么广,是因为它有统一标准、统一的解释。佛教则没有统一标准,传教中,一人一个解释,解释得越神,好像越有学问,结果不易普及。所以,十七大报告说了:“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提出了“和谐世界”的观念,那和谐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十七大报告没有把定义给出来,但是指出: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在文化上互相借鉴、在安全上互相信任,大体上接近我们所想像的定义。但是,十七大报告又指出:“当前,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的确,伊拉克局势仍很复杂,巴以之间的争斗也没有停息,有的国家还在内讧。“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和谐只能是局部的
在一些座谈会上,有学者问我:“和谐世界是不是世界的基本属性?是人类的理想还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目标?”
不久前,我碰到了布热津斯基,他是世界地缘政治或者是战略问题的权威专家、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安全顾问,他给了我一个回答:“这个世界存在着不平等,而这不平等你消灭不了。如果你消灭了,同时消灭了创造性。”这是原话,怎么解释?在中国,生在农村和生在城市本身就是不平等,机遇就会不同;一生下来身体好与身体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平等;你从事不同工种,待遇不一样,也是不平等。不平等是存在的,并且消灭不了。由于你消灭不了这个不平等,就有一些人,主要是年轻人,忿忿不平,非造反不可。和谐只能是局部的,全世界和谐是不可能的,是乌托邦。这是布热津斯基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的理念。汉语中的“和”有着丰富的含义,如:“和谐”、“和为贵”、“和善”、“ 祥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求同存异”。“和谐”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精神。那么,“和谐世界”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各种文明共存,互相包容”。这和“和谐”理念是一致的。那么,我们中国文化核心是什么?有没有一个中国的文化精神在世界上传播?美国倡导什么?美国倡导民主。法国倡导什么?法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英国倡导什么?英国在 18世纪就说了:贸易自由,以后变成了自由。北欧倡导什么?和平主义。中国倡导什么?中国哪个思想影响世界?李约瑟说:“不知道为什么,近五六百年以来,中国没提出一个想法或者有一个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重大贡献。”我觉得,中国向世界传播的观念,按照十七大精神,就应该是“和谐”。
和谐世界是人类的梦
我跟布热津斯基是这么解释“和谐世界”的:达尔文主义告诉我们,动物世界的属性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是高级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刚才我有个伏笔:人-动物=文明或文化。很多人向往天堂,几乎人人都向往人间能实现和谐。所以我对此问题的回答是,和谐世界是人类的梦——经过人类自我的克制、宽容和努力,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进的梦。
宗教难以达到和谐。因为除了佛教、道教之外,都是一神论。伊斯兰教认为:“别无诸神,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基督教呢?也是别无诸神,惟有上帝,耶稣是上帝的使者。佛教呢,我请教过佛教大师:“佛教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他的回答是“佛是觉悟者,不是神。我们是无神论者”。我又问了:“无神论为什么要供奉佛祖?”他说:“是因为我们没听释迦牟尼的话。”其实,佛教有说不清楚的地方。基督教为什么传得那么广,是因为它有统一标准、统一的解释。佛教则没有统一标准,传教中,一人一个解释,解释得越神,好像越有学问,结果不易普及。所以,十七大报告说了:“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限于篇幅,听众与演讲者的交流内容未予刊登。)
沈国放: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赵启正同志做关于跨文化交流的演讲。我的理解是,赵启正同志通过阐述跨文化交流,要我们思考怎么样去理解“和谐社会”,怎样朝着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方向努力,既有理论层次的东西,也有实践中的例子,这对我们来说是受益匪浅的,对我们今后在对外交往中如何和外国人交流,如何让外国人准确理解我们表达的意思,如何更好地向外界介绍中国,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赵启正的演讲!(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