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长城建筑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括地志》称“有土之处,筑土为城;无土之处,垒石为固”,是与现实遗迹完全吻合的。从河南楚长城现存遗迹看,因多数城墙沿伏牛山而建,石城墙占较大比例,而且为干垒石建筑,土筑城墙段是无石才用土的,有些地方土石并用,现在土石并用城墙还留有一定高度,土筑墙基本上只残留痕迹。
干垒石筑成的石城墙,石块大小配合得当,并根据地形变化,有平垒、斜垒、斜立垒、立垒等不同砌筑形式,石与石之间无任何刮缝之物。城墙断面呈上小下大梯形构造,使其稳固不易倒塌。较大城墙处外砌石,中间填碎石与土的混合物,夯实后颇坚固。以干垒石筑墙,在冷兵器时代,石块必要时也可用来当武器。
楚长城总体轮廓近方形,无数列城遗址也基本是方形或长方形,有些列城因受地势限制会出现不规则变化,但修建者还是刻意按照方形模式建造。南召县楚长城研究会孙乐先生推测,这“可能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因为古人崇信“天圆地方”,房屋、城池等建筑物中都注入“方”的概念。周王朝初期,称周围少数部族为鬼方、土方等,称诸侯国为方国,古代还有一种著名的军阵——方阵。这可能都会对楚长城的形状及其命名产生影响。
楚长城以列城为主体,相对于后世长城,更像城,缺少后世长城墙的形态。但在叶县,我却发现楚长城以神秘“土龙”的形态出现了。
2009年5月5日,记者抵达叶县寻找“土龙”,路线选择的是今年4月份国家文物局专家委员会委员、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先生曾走过的叶县东部转山、鹞山一线。我们从转山到鹞山,沿缓坡而上,一条“土龙”一直绵延。因为山上无路,我们行走在“土龙”上。细看脚下的“土龙”,是由大小石块相对整齐地砌筑在夯土上,原本应是很高,但被岁月侵蚀得只余1米多高,基址宽2.5米至3米不等。“土龙”旁有残存的房屋基址,也是由夯土和石块垒砌。
远望“土龙”,它淡成一条线,像绿绿山体上用手指捻出的一道皱纹,却清晰立体、骨架分明、绵延不绝。更重要的是,它们几乎全在山体的北边,指向清晰地防御着北方的敌人。
转山、鹞山是桐柏山余脉,都不高,我们走上山顶,却发现视线全无阻隔,俯看山下,是堆锦叠绣的大地。那条窄细“土龙”若不仔细辨认,你很难留意到。再过一段时间,当植被覆盖山野后,它恐怕更是消泯无踪。
成大林先生20年中三到叶县,最初并不承认叶县有楚长城,当他看到长数十公里的“土龙”时,精神为之一振,认定:“这就是楚长城。”
“土龙”游走于叶县舞钢
叶县“土龙”是怎么回事呢?曾经有很多学者认为,楚长城不可能留下遗迹了。学者顾颉刚、史念海合著的《中国疆域沿革史》中说,至于叶之方城,为楚北境之长城,惜其遗迹今无存者……但在叶县民间记忆中,一直有“土龙”若隐若现的影子。
平顶山市鲁山、叶县、舞钢境内的一些村庄,“土龙”传说流传甚广,版本多样,有人说是两条,有人说是一条。
有龙必有龙头。当地传说,舞钢境内的龙头山就是这条“土龙”的龙头。舞钢龙头山坐落在石漫滩水库北岸、湖滨大道南侧,虽被称为山,其实体量很小,露出水面的部分不过五六米高。据说水下还有一截,整体高10米左右,长不足20米,其上怪石嶙峋,与龙头有几分神似。据说这条龙沿着绵延于叶县、舞钢的山脉,到舞钢境内喝水,如果喝到水就能“成气候”,但是被人破坏掉了。
还有传说讲,明朝初建时,舞钢境内龙头山附近住着一位老人,他懂得利用“土龙”“龙脉”。老人临死时对两个儿子说:“我死后把尸体烧成灰装在坛子里,埋在堂屋中,你们准备100天的食物,待在家里不要出门。”
老人过世后,两个儿子备足食物“宅”在家里。不料第95天东西吃完了,二人决定打柴换粮。他们打柴后到县城卖,正赶上刘伯温夜观天象,发现有两条青龙在舞阳上方游走,遂令人捕杀两兄弟。其后,为破坏龙脉,刘伯温命人修了一条道路,从龙脖子处将龙斩断了。拨开传说的迷雾,成先生看到“土龙”后得出结论:叶县东南部与舞钢交界处老寨山附近至叶县西南歪头山附近的“土龙”,就是楚长城遗迹。
“它出现在山脊北侧,是因为楚国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中原各国。楚长城修筑就地取材,土龙有些地段全是石头垒成,包括土筑城墙通常也在外边垒上石头。”叶县文化局原局长李元芝先生道。
至于传说中“土龙”在有些地方有两条,舞钢境内还出现了分叉,叶县文化局副局长董建立先生说:“楚长城是在不同时期修筑的。战国时期,楚国在春秋楚长城基础上加筑、延伸,为了充分利用地形,有些地方偏离了原来城墙,因此形成两条土龙并存。”
□记者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