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民俗
梁绵昌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端午,有着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赛龙夺锦最具特色,规模之大,花样之多,全国少见。
龙舟之间互“探亲”
赛龙舟最具特色的是“出景”和“探亲”。所谓“出景”就是各地的龙舟集中到某一个地方进行竞赛和会演。建国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按习例,初一是新洲景、初二官山景、初三车陂景、初四市桥景、初五水体景(前东山水上体育场,建国后改在海角红楼泳场)、初六盐步景、初八黄竹岐景。清代及民国往往一条村或一个姓(一个家族)就有一艘龙船,这些龙船结成“亲戚”关系,从五月初一开始,龙船就各处游弋。每到一处,主人便烧炮仗迎接,请茶、送饼或请吃饭,这就叫做“探亲”。一旦发生事情,“亲戚”之间就会互相帮助,亲如一家。
在“出景”活动中,最热闹隆重当数初五的水体景。是日,羊城人倾巢而出,方圆几十里内的人民群众拖男带女,珠江两岸人山人海,欢声震天。几十艘龙舟用彩旗罗伞装饰得整整齐齐,双双排列成巨大的龙舟“舰队”,从海角红楼一直扒到二沙头,场面蔚为壮观。
“盐步老龙”威望高
在为数众多的龙舟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盐步老龙”。“盐步老龙”长十丈零八寸(约33.3米,比现在龙舟要长),黑色的船身上涂满斑白的花点,龙头上安装着一对真鹿角,留着长长的白须。全船可载64名桡手、21名锣鼓手及指挥员。龙舟插上代表五毒之一的蜈蚣旗,还有五支长长的雉鸡尾,俨然一个威严、德高望重的长者。“盐步老龙”在“文革”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一年珠江举行大型的龙舟竞赛。在数十艘龙舟中,“盐步老龙”冲在最前面,快到终点时泮塘龙舟赶上,相差仅一尺。眼看被赶上的“盐步老龙”也奋力向前,到达终点时,老龙仍稍在前,但夺锦(标)时手脚不够快,结果泮塘龙舟得胜回去,“盐步老龙”扫兴而归。事后,泮塘梁氏族人认为这场竞赛胜之不“武”,决定把锦标、烧猪等奖品归还“盐步老龙”,“盐步老龙”又把这些奖品谦让送回泮塘,如此往返几次,连烧猪也发臭,最后“盐步老龙”收下了奖品。从此,两地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盐步老龙”在广州附近的龙舟中威望很高,各地龙舟竞赛发生争执,多由它出面调解。有一年白鹤洞两只龙舟发生纠纷,老龙出面调停,送走一只回头再送另一只。
放着枪支扒龙舟
端午龙舟竞渡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有的地方被土豪劣绅,尤其是“大天二”把持,利用端午向村民派丁派粮。龙舟“出景”前,就在龙船上放枪支,摇旗的旗手、鼓手、锣手都佩备手枪,连罗伞都挂上枪支,由几艘装备机关枪、枪柜(存放枪支弹药的柜子)的“龙标”跟在后面护航,稍有口角纠纷就大打出手,结了亲的“亲戚”也会变成冤家。有的地方,比赛竞渡败北,索性把龙舟埋在地下,不再挖出,甚至把龙舟锯为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