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
迎春活动丰富多彩(我们的艺术家,我们可以做出各种龙的形象,特别是冰灯和雪雕,发挥我们北方民族的特长);
祥龙降世大地回春(这体现了我们中国民族的一个特点,一个大的和谐观)。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龙腾盛世大地春》。
【演播室主持人】观众朋友,龙年春节到了,这里我们给您拜年:祝大家阖家团圆,身体安康,家庭美满,龙年大吉!说到龙年呀,我们都知道,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作为“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人们对龙年的到来无不寄予着美好的希望。为庆祝龙年的到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围绕一个“龙”字举办各种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请看记者的报道。
【字幕】吉林 长春
【解说】连日来,长春市的最低气温一直都在零下23摄氏度左右,但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喜迎龙年新春的热情,许多人用冰雪雕塑成各种形态的龙,以庆祝龙年的到来。在长春市的净月潭国家级森林公园内,一幅巨大的“二龙戏珠”雪雕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观赏。
【同期】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利民:
今年为了喜迎龙年,我们大概用了1000立方雪量,雕刻了这个“二龙戏珠”的作品,给龙年增光添彩。
【解说】魏利民介绍,雪雕作品高7米、宽20米,是公园调用了20余人,历时5天时间,并经过人工造雪、堆雪、雕刻多道工序打造完成的。远远望去,腾空而起的雪雕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给人以祥和与温暖的感觉。
【同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曹保明:
我们的艺术家,我们可以做出各种龙的形象,特别是冰灯和雪雕,发挥我们北方民族的特长,把这种自然融入到人们的理想当中去。
【解说】在东北,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气温条件,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冰雪雕龙。街头路边、室外广场、公共游园,栩栩如生的冰龙、雪龙向世人召示着新春的吉祥与祝福。
【同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曹保明:
龙的形象是集中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自然观察的结果,首先是战胜自然和寻找自然,人类的一种生存创造,一种情感,一种崇拜,一种恐惧,一种图腾,综合形成的这样一种形象。
【字幕】安徽 阜阳
【解说】眼前这幅剪纸作品长达26米,设计巧妙、技艺精湛,鲜艳的色彩透出一股浓浓的喜庆。皖北徽派剪纸民间艺术家吴青平告诉记者,这是她为迎接龙年新春的到来而专门创作的。
【同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吴青平:
这幅作品叫“盛世祥龙”,从去年开始我就构思这幅作品,在后期创作的时候,我带着两个小徒弟,我们创作了3个月,3个月把这幅作品整体创作出来,这个作品的长度是26米,宽是60厘米。
【解说】谈起制作“盛世祥龙”的初衷,吴青平说,她很早就开始创作生肖作品,但尺幅一般都不大,因为今年是中国的农历龙年,作为龙的传人,她决定要打破常规,创作一幅巨型作品。
【同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吴青平:
因为今年是龙年,像去年是兔年,从虎年开始我就开始做,做了一个百虎图,去年兔年我做了一个玉兔迎春,今年是龙年,正好我想借着60甲子年吉祥的数字,做了一个26米长乘60厘米的“盛世祥龙”。
【解说】记者现场看到,这幅26米长的作品上共有99条祥龙,每条龙的形态都各不相同,令人感到惊叹的是,整幅作品竟然是在一张纸上完成的,不仅选材考究,其工艺也相当复杂。
【同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吴青平:
这个纸是我特意的在我们安徽泾县去定做的,是红色的洒金宣,而且全部是使用比较细腻的工艺表现形式。剪纸龙最难做的就是龙鳞,因为每个龙的形态不一样,我们龙鳞的翻转,龙鳞的走向是完全不一样的。
【解说】“剪下出春秋,东风遍九垓”。“盛世祥龙”的问世不仅突出表现了徽派剪纸的艺术风格,也深切地传递出作者祝愿祖国太平昌盛、祈愿龙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同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吴青平:
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向大家展示非遗剪纸这种魅力,更希望通过这个作品的展示,让这门剪纸古老的艺术能够发展传承弘扬下去,用这幅作品也寄托我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一种吉祥的祝福。
【字幕】陕西.西安
【解说】如果说东北的冰雕、皖北的剪纸给人们带来了龙年的喜庆和祝福,那么在西安举办的“2012盛世龙年文化展”则让人们品味到了一顿龙文化大餐。从腊月23开始,西安城墙南门瓮城的甬道上就摆上了这些两米多宽、近三米高的展牌,生动的图片、丰富的内容,不仅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更增添了古城的节日气氛。
【同期】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会长 庞进:
希望通过我们广大的市民、海内外的游客看了我们龙文化展后,能对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龙文化能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吸纳、秉赋龙的这种“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能够热爱我们的中国文化,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传到全世界。
【解说】“2012盛世龙年文化展”由中华龙文化协会和西安城墙管委会联合举办,展览共分为“龙文化精髓”、“龙文化源流”、“龙的习俗”、“三秦龙腾”和“龙的区别”等五部分,共采用了100多幅图片,从起源到传承,全面反映了龙文化的发展轨迹。
【同期】中国文联副主席 冯骥才:
比如红山文化有一个龙,有一个拿石头堆砌的龙形甚至还悠久,有的说几千年,还有的说超过万年,这是第一个时期。红山文化时期,实际上到现在8000多年,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遗址,一个用石头堆得10几米的形象,那时候龙就是一种崇拜,一种图腾。
【解说】冯骥才介绍,人们最早是把各种强有力的动物集中起来,合成了龙的形象,鹿的角,鱼的鳞,蛇的形,鹰的爪,这些特征说明,龙不仅可以飞腾上天,也可以下潜入海,它是一个法力无边、力量无限的形象。
【同期】中国文联副主席 冯骥才:
实际它还是海神,保护人们出海的安全,所以你要是出海,或者在大的湖泊上,打渔在江上行舟,都跟龙王有关系,所以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两边人们对龙王是分外的崇拜,尤其是黄河流域。
【解说】多年来,为了祈盼龙能为民造福,许多地方出现了舞龙、划龙舟以及与龙结合的剪纸、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地表现了人们与龙共舞的文化内涵。
【同期】中国文联副主席 冯骥才:
这体现了我们中国民族的一个特点,一个大的和谐观,它就跟大自然的一切对立的因素,它把对立的因素融为一体,改善它,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这几千年来一直到今天还能这么有生命力,还这么有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期】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会长 庞进:
龙文化它既是根源文化又是标志文化,既是民间文化也是官方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时尚文化,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
【演播室主持人】龙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如今还远渡海外,被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只要是华人居住的地方,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一句“龙的传人”就会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生自豪;一句“龙的子孙”,都会让所有的中国人倍感亲切。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敞开心扉,更加热情豪迈地迎接它的到来。好,感谢关注本期节目,再见。(完)(责任编辑:马娟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