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山中品读“龙文化”

2012年07月24日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陈巨慧实习生朱紫瑛

本报通讯员王延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陋室铭》中被人吟诵了千百年的佳句形容小龙山最恰当不过。位于即墨城东5公里、蓝鳌公路南侧的小龙山,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着古老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与小龙山渊源颇深的“秃尾巴老李”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

小龙山的天井之谜

小龙山系崂山余脉,海拔81米。山虽不高,但自古以来名气颇大。早在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天井山在县东十三里,周回二里,顶上有井,水味甘美,因名天井”之说。因此“龙山”又名“天井山”。小龙山天井是远古年代火山爆发所致地壳变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纵9—12米,横4.5—6米,深14.8米,以深潭闻名。潭壁陡峭深邃,常年水旺甘润,久旱不涸,为历代人称奇。

站在天井边,看向深深的井口,水波平和,深不可测。驻足良久,听闻游客对小龙山天井的成因议论纷纷,其中一则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民间传说最为众人津津乐道。

龙山风景区负责人王校昌介绍,相传在很久以前,即墨城东十里地有一个叫“大村”的村庄。村里有一户姓李的人家以打渔为生,这家的媳妇在河里洗衣服,不久便生下一个男孩。奇怪的是这个孩子浑身黝黑,屁股上长了一根长尾。其父见状认为大不吉,气得将孩子扔到了村外的沟里。三天后,其母想儿心切,趁丈夫不在,到沟里找到孩子,未料竟毫发无损,嘤嘤待哺,于是便抱回了家。谁知这怪物突然伸出尾巴,惊愕众人,这一幕恰巧被砍柴回家的父亲看到,惊怒之下,抄起镰刀把怪物的尾巴削了下来。只见那孩子疼得左右翻滚,一个筋斗翻到屋外,从此就无影无踪,杳无去向。

原来,这孩子是东海龙种脱生,见家里不能容他,只得去了东北一代谋生。当时东北有一条白龙江,一条作恶多端的白龙围守在此,为非作歹、作恶多端,周围的百姓被白龙折磨得苦不堪言。见此,那孩子摇身一变成了一只秃尾黑龙,盘绕于此与白龙大战,未料大败。于是,他便托梦给山东的家乡父老请求帮助,若看到江上泛起白色泡沫便向江内扔石灰,若是遇到黑色泡沫在江中泛起便扔馒头,于是山东老乡纷纷闻讯而来,帮助黑龙战胜了白龙,为东北乡亲除了害。人们为了感激秃尾黑龙,便将“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尊称他为黑龙江江主秃尾巴老李。黑白龙大战的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睿智果敢的山东人勇闯关东的形象。

一年后的农历六月十三,秃尾巴老李想念远在山东老家的母亲,又幻化成人形回到了山东,此时正值家乡大旱,颗粒无收、草木枯竭,而李氏卧床不起,奄奄一息。得知家乡父老期盼甘霖的心情,他立刻又变成一条黑龙腾云驾雾而去,一瞬间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瓢泼大雨骤然而至,连日的旱情立刻得到了缓解。为彻底解决家乡父老的饮水问题,秃尾巴老李又在小龙山上奋力一抓,抓出一口深井。此井一年四季水旺不涸,据说该井一直连通东海,深不可测,而这口井便是今天的小龙山天井。

在山东流传颇广的“秃尾巴老李”传说,作为龙文化的载体,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其所蕴含的孝顺、善良、正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现代人来保护和研究。

2006年12月,“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即墨市、文登市、莒县及诸城市所共有。2008年6月又被选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