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龙凤帛画(湖南省博物馆)
高髻细腰、广袖长裙的贵族女子,侧身站立,合掌祈求,头顶凤鸟展翅,前方夔龙升腾。这样颇具仪式味道的场景,清晰地呈现在一幅帛画之上。与本报昨日报道的人物御龙帛画相比,这幅帛画同样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并将在5月至8月举行的“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中亮相。画中人物的婀娜体态、纤纤细腰,也印证了广为人知的“楚王好细腰”的故事。
“人物龙凤帛画”曾被盗卖
这幅被称为“人物龙凤帛画”的文物,与人物御龙帛画可谓姊妹篇。二者不仅大小、构图、绘画技巧相似,且同样出土于长沙地区的楚墓,所处的年代亦同为战国中晚期。这两幅帛画都在墓中沉睡千年之后,遭遇了盗墓者的侵扰。
说起人物龙凤帛画被盗的情况,省博物馆研究员郑曙斌说,盗走帛画的人在当时很有来头。“1949年初,长沙解放前夕,在长沙东南郊的陈家大山一座楚墓中,出土了人物龙凤帛画。帛画不是考古发掘所得,而是土夫子盗掘出土的。”郑曙斌说,这个土夫子名叫谢少初,是当时有名的盗墓高手,他又与当时的文物藏家蔡季襄相熟,很多被盗的文物都转手卖给了蔡,人物龙凤帛画也不例外。
蔡季襄买下人物龙凤帛画不久,就将其与其它一些文物带到广州转卖。转卖文物时,被官方逮个正着,蔡因此入狱。
“没过多久,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急需对文物非常熟悉的人参与工作。”郑曙斌说,当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蔡季襄,“他是知名的文物藏家,对考古、文物很有见识。”出于这样的考虑,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决定找来蔡季襄,但因当时蔡正在狱中,他们就与蔡达成协议:蔡捐赠其所藏文物给文管会,随后他便可出狱,并到文管会工作。
这样,蔡季襄将自己所藏的100多件珍贵文物捐出,其中就包括人物龙凤帛画。湖南省博物馆成立后,这幅帛画便一直由其收藏保管。
画中人为楚王喜爱的“细腰美女”
静观帛画,只见一位高髻细腰、广袖长裙的贵族女子,侧身站立,合掌祈求,头顶凤鸟展翅,前方夔龙升腾。郑曙斌认为,帛画应是龙凤导引灵魂升天的“魂幡”,出殡时引为前导,葬时放入棺椁。“这种魂幡,在楚墓中首次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与之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郑曙斌说,楚地流行魂魄二元观念,认为人死之后魂气归天为神,形魄入地为鬼;与周人“敬鬼神而远之”不同,楚人“敬鬼神而娱之”,巫师通过祭祀或歌舞沟通人与鬼神,魂幡就成为巫师导引灵魂升天的法器。这种楚地葬俗,在江南地区一直延续至今天。
画中女子被专家断定为墓主人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是否能够反映当时楚国女子的审美特征呢?对此,郑曙斌首先联想到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从前,楚灵王喜欢有纤细腰身的人,身边的妃嫔和臣子们唯恐自己腰肥体胖,不招灵王喜欢,不敢多吃饭,把一日三餐减为一餐。每天起床整装,先屏住呼吸,把腰带束紧,然后扶着墙壁站起来……后世所谓“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说的正是这个故事。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楚灵王好细腰主导了楚人的审美观念,民间纷纷效仿皇家时尚,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楚俗好细腰。”郑曙斌说,“这位细腰美女应该是身份地位较高的楚国贵族妇女,从图中不难看出她的美丽多姿,在当时楚国女性中,属于容貌出众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