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龙正译名与龙文化创新

——答文化艺术报记者魏韬问

庞 进  

 

记者:贾平凹先生近日提出了关于重新翻译龙的概念的提案,您对于这一提案持怎样的态度?

庞进:当然是坚决支持了。2015年春天,我们启动了“腾龙起凤”工程。经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策划,全国政协委员岳崇携《关于纠正龙与dragon翻译错误的提案》晋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之后的2016年3月、2017年3月,岳崇先生又两次将此提案上呈全国政协会。2016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王军,将《关于改变龙的英文翻译的建议》带上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此事得到了央视主持人朱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蔡秀军、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姚爱兴、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上海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丽宏等十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签名、支持,经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华网、环球网、凤凰卫视、中国台湾网、五洲四海网、美洲商报、加拿大商报等中外160多家媒体“井喷”式报道,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纠正龙与dragon翻译错误的提案、建议登上全国政协会和全国人大会,标志着“为龙正译名”已进入国家议事程序。

记者:您之前写过文章提到过,着重描述贾平凹先生的“龙凤情结”,这是否与此提案相互关联?

庞进:是的。贾平凹先生生肖属龙,是1952年的“壬辰”之龙。他住院治病,用“龙安”的化名;家中收藏有许多砖雕龙、根雕龙、陶器龙、书画龙。2006年,“龙凤之魅——庞进文化研究成果研讨会”召开,他到会讲话,对我的研究工作予以肯定并多有褒赞,并在我提出的“将龙凤文化整体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仪上第一个签名。2011年我的孩子结婚,他题写“龙凤”二字祝贺。2015年春天,他专门题词“中华龙抬头”,支持为龙正译名的政协提案及相关活动。

记者:贾平凹先生提到,关于重新翻译龙的概念,与您就此进行过交流,具体的交流内容是什么?

庞进:我的书和文章他一直在关注。在省作协开会,到他家中,我们多次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我向他介绍龙概念被误译的历史,龙与西方dragon(音“拽根”)在形象、内涵上的重大区别,为龙正译名的必要性,对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对讲好中国故事,对体现文化自觉、自信、自尊、自强,对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提案上两会的情况、进展,等等。他也给我讲他对龙的认识,说中国人崇拜自然物,而崇拜到图腾地步的只有龙。龙体现着中国人崇整体、重象征的思维特点,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哲学的结晶。当今全球风靡美国文化,一些时髦的学者,总是拿西方的东西诋毁中国的东西,岂不知各有各的长处。经过交流,我们一致认为:龙与dragon的翻译错误,是几百年前西方人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可谓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第一大错案,现在已经到了纠正这个错案的时候。

记者:您是研究龙文化的专家,中华文明中龙的概念,在您看来包括哪些具体的文化内涵?

庞进:龙在中华文明中有着十分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人对自然界中的多种动物和天象的多元容合,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龙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有关龙的各种成果的总和。龙文化广泛地渗透、呈现在物质器用、习俗仪规、观念理论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龙的表现样态,有山水自然龙、神话传说龙、考古文物龙、帝王人杰龙、民间习俗龙、美术造型龙,等等。龙文化既是根源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物质文化、中国文化,也是标志文化、官方文化、时尚文化、精神文化、世界文化。龙文化对海峡两岸的统一,对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参与、见证、标志、整合、助推等积极作用。

龙的精神可用“容合、福生、谐天、奋进”来概括。容合,即兼容、包容、综合、化合,是世界观、方法论;福生,即造福众生,是价值观、幸福论;谐天,即与大自然相和谐,是天人观、生态论;奋进,即奋发进取、开拓创新、适变图强,是人生观、强健论。

近年来,我还提出了以“立足中华文化,容合世界文明,关注当下民生,瞩望人类未来”为宗旨,重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关系问题的龙道信仰。基本理念目前已提出四个字:“尊、爱、利、和”,四个字对应着四句话:“尊天尊人尊己、爱天爱人爱己、利天利人利己、和天和人和己”。“尊”即“尊天尊人尊己”,是处世观、交往论;“爱”即“爱天爱人爱己”,是感情观、关系论;“利”即“利天利人利己”,是互利观、共享论;“和”即“和天和人和己”,是理想观、境界论。龙道信仰倡导在“尊天尊人尊己、爱天爱人爱己、利天利人利己、和天和人和己”之间找到最大的通约数、贯穿线、平衡点、合适域。龙道信仰可以超越国家、地域、民族、宗教、社会制度等的框限,和人类世界各种文明相对接、相融通。

记者: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为什么会呈现出怪兽恶魔这样与中华龙强烈反差的形象?两者为什么会产生文化错位?产生错位的源头是什么?

庞进:一,从起源上讲,中华龙取材对象众多,是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蛇、鳄、蜥、鱼、鲵、猪、鹿、熊、牛、马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展现的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宇宙自然力的感悟、认知、神物化;西方dragon取材对象较少,起初只有毒蛇,后来加上了蝙蝠、鳄鱼等,是对少数自然物的魔怪化。二,从产生的地缘上讲,中华龙产生于相对封闭的中国大陆,天然地具备内敛、平和的质素;西方dragon产生于相对开放的欧洲海滨,天然地具备外向、争夺的质素。三,从文化背景上讲,中华龙受道家、儒家文化的影响和滋养,以群体和美为文化本位,内蕴、体现、彰显着容合、福生等精神;西方dragon受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影响和浸染,以个性张扬为文化本位,内蕴、体现、彰显着好斗嗜杀、凶猛征服等品格。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将上帝推到至高唯一、全知全能全善的位置,为了反衬上帝的高大、神圣、完美,就选择dragon作其对立面,竭力将dragon妖魔化,凡是坏的品格、不好的事情都加到了dragon的身上。

记者:重新翻译龙的概念,您从自身的学术研究角度出发,有什么专业性的建议?

庞进:清朝晚期,就有人将龙翻译为loong。现当代民间也不乏将龙译为loong的情形,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Hsien Loong”,中国人自主开发的龙芯处理器英译名为“Loongson”,浙江长龙航空有限公司的英译名为“Loong Air”。在“百度百科”“百度翻译”中,也都有了“loong”的词条。尤其是2017年8月上演的,取材于中国近代史上“镇南关大捷”的电影《龙之战》,其片名英译就采用了“The War of Loong”。该片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发行,可视为国家级媒体对“为龙正译”的肯定、支持、采纳和宣扬。

鉴于此,我的建议有三:一是继续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将龙译为loong的方案,让此方案广为人知;二是对民间主动采纳、使用译龙为loong者,予以关注、支持;三是继续以多种方式建议、促进国家主管部门采纳将龙译为loong的方案,使其早日得到公布并推行。

记者:您之前呼吁将龙凤文化整体列入非遗,目前有何进展?在这一领域以后还计划做哪些工作?

庞进:多年前我就起草了相关提案、建议,也将其提供给了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但看来,此事的落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和一些具体性的、地方性的非遗项目不同,龙凤文化是全民族、全地域的,需由国家级文化单位牵头才能启动。下一步想设法与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建议尽快成立“龙凤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办公室等。

记者:龙文化在现今传播中华文化时承载着重要的意义,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庞进:龙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开放型的、可以不断纳新的文化系统。我曾言龙既是过去完成时,也是现在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也多次讲,龙已完成了它的当代转型,已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告别了皇权、保守和软弱,成为与时俱进、自觉自信、适变图强、爱好和平、以天下人的幸福为幸福的新龙。

至于龙文化的创新问题,可提出三点,或者说可从三个方面用力:

一是“新瓶旧酒”,即以时尚的、新的形式展示传统的内容。如运用国际互联网、微信平台、公众号等时新的传播手段,传播、宣传龙的文化,推广、弘扬龙的精神;如将传统的龙文化元素、内容,植入电子游戏、动画漫画、流行音乐、新潮服饰,等。

二是 “旧瓶新酒”,即以传统的形式展示时尚的、新的内容。如以书法、绘画、雕塑、戏曲、影视剧等,书写、描绘、展示、表演、诠释新时代的环保龙、科技龙、人文龙,等。

三是“新瓶新酒”,即超越局限、弥补短板,使原来没有或弱有变成有或强有。如人类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关系之上,还有一个人与超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中华文化一直表现得比较弱。对此问题,龙道信仰提出了“宇宙力”“暗物力”“灵魂力”等新的概念。认为:宇宙力是宇宙所有能量的综合,是具有本原性、超越性、自主性和永恒性的究极存在;暗物力是宇宙暗物质所具备、所释放的能量;灵魂力是由人的灵魂,即思想、意念、智慧、情感、德性等构成的能量。而龙,则是宇宙力,尤其是属于宇宙力组成部分的暗物力的代表,是灵魂力与宇宙力、经验和超验、有限和无限之间的中介。龙能够吸纳、承载足够强健的人的灵魂力冲决地球引力和大气层压力的束缚和框限,到更广阔的外空间去,成为宇宙力的一部分,随宇宙力运行化转,从而实现永恒和不朽。

2018年3月19日

庞进 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安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加拿大海慧出版社副总编。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800多万字,出版《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33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奖项70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当代文化、文学领域的拓荒者”之誉。

电话、微信:‪15991669056     邮箱:loongfeng@163.com

网站:www.loongfeng.org     地址:710002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