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是久负盛名的"龙灯之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铜梁龙灯享誉海内外。
铜粱龙灯起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是以"龙"为主要道具的龙舞和彩灯舞,伴以"龙"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彩扎制品的民间综合艺术。它的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十分鲜明,影响极为广泛,是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在中华龙文化的百花园中放射着异彩。铜梁龙灯以铜梁大龙和竞技龙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两次参加国家大庆,在天安门前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8次在国家级大赛中夺得魁首,成就辉煌,有"中华龙"的美誉。
一、追根溯源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来自我国远古先民对图腾的信仰和崇拜。古人对龙的崇拜来源于对蛇的崇拜,他们对蛇无手而食、无足而行、口中吐"火"而呈闪电之形,感到神秘莫测而生崇敬之情,故以蛇为崇拜物。战国《山海经》里的神,多为蛇身;汉代石刻中的伏羲、女娲这一对人类婚配的"始祖',也是人首蛇身。可见,原始人对蛇的崇拜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氏族、部落之间的联盟与兼并,以蛇为图腾的强大的夏族东征西讨,兼并了崇奉虎、鹿、猪、鳄、鸡、鱼、龟等图腾的部落,这就出现了一个综合性的崇拜物作为共同的图腾,即以蛇图腾为本体,吸取被征服部落图腾物的某一突出特征,综合而成似蛇非蛇、似鱼非鱼、似兽非兽的新的图腾,由此升华成了自然界不曾有过的"龙",体现了古人一种最朴素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思想。
在古代,龙与蛇的界限并不严格。最早的龙多为有角的蛇,以角表示其神异;无角的龙则称为螭,今作装饰图像之用。
随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人为创造的龙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而后趋于定型和理想化的过程。据考古界发掘,1994年10月在辽宁阜新出土了7000多年前用红石块摆塑的"查海龙",昂首张口,弯身弓背,长近2O米,身宽约2米。在此之前,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出土的蚌塑龙,兽头长尾有足,长1.78 米,距今6400多年。这些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龙。在最早的龙文化中,还发现了548O多年前的龙形器,以实物证明了"龙"的概念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商代以前在青铜器上作装饰的龙纹一般无足,极个别有独角独爪;汉代龙虎近似,出现了"马首蛇尾"龙,有四肢,每肢只有三只爪;南北朝时期,龙头出现了鹿角形双角;唐代出现生动而丰满的"腾飞龙",龙身逐渐细长,有了鳞片;宋代仿汉崇唐,增加到四爪;明代多为"猪嘴龙",形成猪头与身尾不分的蛇体,开始出现五爪;清代出现"披毛散发"龙,完成了五爪金龙的稳定图案。通过历代的创造和不断完善,人们从古人部落图腾中撷取各种动物既有美感又有威力的器官,并集合了自然界神秘的雷电、龙卷风、彩虹等自然现象的力与美于龙的一身,成了新的理想的"龙"。于是,集狮子(或骏马、骆驼、巨蟒以及熊、猪、牛等)头、金鹿角、虾子眼和龟颈、蛇身、鱼鳞、虎掌、鹰爪、金鱼尾形成了龙的总体造型。只是因地区的不同而面目各异。北方的龙几乎全是马面,云贵的龙多呈蛇貌,重庆铜梁龙则定型为狮头。这些龙经过历代的润饰,加以艺术化和图案化,融入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追求与精神力量。人们认为,龙"春分而升无,秋分而潜渊" ,兴云播雨,惩恶扬善,主宰世间一切,是一种极为理想和完美的神物,无不显示出昂首翘尾,头角峥嵘,鳞甲耀眼,威镇八方的壮猛神态。
龙与灯的结合出自灯会,放灯之习始于西汉。公元前180年,西汉文帝刘恒勘平"诸吕之乱",恰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文帝为了宣示天下太平,下诏大赦天下,并张灯结彩,出宫与民同乐。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东汉明帝刘庄为提倡佛教,于元宵节晚上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又令土庶官民一律挂灯礼佛。自此,元宵节挂灯传为习俗,人们聚而玩乐,称为闹元宵或闹花灯。之后,各式彩灯随灯会陆续出现,龙灯亦随之而生。
龙灯就是供节日装饰和玩舞的龙形彩灯。始则形体单一,或供悬挂观赏,或供手提玩乐,均以夜间照明为主要功能,继之则主要供玩舞。随着龙形彩灯的加大加长,多节相连而成大型龙灯,演变成了既可供装饰又可供玩舞的移动式龙形灯组。《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了人们在举行祈雨祭祀仪式时,儿童、青年和老人穿着各色彩衣,舞起长达数米的青、黄、赤、黑等各色大龙的壮观场景。不难想见,民间舞龙的起始时间,当比这更早。
在汉代的传说中,龙由鱼变化而成。张衡在《西京赋》里生动地描绘了"百戏"中的龙舞:"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沂南古画像石上就刻有汉代"象人"扮演的"鱼龙曼衍"之戏,有鱼舞和戏龙。北宋辛弃疾在词中有"风萧声动……一夜鱼龙舞"的描述;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述,临安"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对龙的扎制成形作了具体的记载。这种草龙,就是比较原始的民间舞龙道具,在南方一般是就地取材的稻草龙。在重庆铜梁,稻草龙一直玩到20世纪50年代,现在经过发掘整理,成了该县虎峰镇的龙灯精品。
古时候,人们把龙视为"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的灵物,是驱除灾害、吉祥太平的象征,民间多在喜庆节日舞龙,祈祷神龙保佑。迎龙、舞龙,为的是取悦龙神,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明清时,一些接神、祭天的迷信活动随社会发展被逐渐淘汰,民间庙会、"社火"表演则不断丰富,形成玩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耍和尚、扑蝴蝶以及后来的秧歌、花鼓、连箫等多种传统娱乐项目。
铜梁地处渝西浅丘,古为梁州之域、巴国之地。境内秀山重叠,巴水环流,民富物殷,人文兴盛。据民间传说,伏羲、女娲初制人烟时,奔波于天下,累毙于山野,所弃之杖受日月精华与天地灵气,变而成龙,降服了鬼怪和瘟疫,使处于弱势的人类解脱了险遭灭绝的磨难。此后,人们在灾害来临或年关喜庆之时,总要草缚成龙,以杖高举进行祭祀和玩舞,企望消灾祛病,五谷丰登。另据铜梁民间传说,古时县域琼涪二江常发大水,淹没人畜和庄稼,鲁班曾在此修庙祭祀神龙,降服了汹涌的江水,百姓因之更视龙为神圣,与龙结下不解之缘。每年新春耍龙灯拜年、端午赛龙舟祭江、大旱玩黄荆龙求雨,都是在祈求神龙保佑。古往今来,由笃信演化为娱乐,相沿成习。
铜梁龙灯从何时开始,已无籍查考。但纵观历史,巴蜀地区自汉至宋的大部分时期,经济发展都居于全国的前列。可以想见,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铜梁,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城郊张二塘有"铜梁文化"古遗址)的富庶之区,必然在唐长安四年(公元7O4年)建县以前,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大致同步。从唐代至清代,在铜梁辖区曾有铜梁、巴川、安居三县建制。因此可以说,铜梁的民间文化无疑是上述三县文化的融合。到了明代,铜梁龙灯在本县已有文字记载,在民间,一般多认定以此为始。
在历史上,巴蜀地区曾有几次大移民。商周之际巴人由武落钟离山西迁,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两次"湖广填四川",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外省民众大量迁入。这些移民迁入,增加了人口,繁荣了经济,也带来了各省的民族民间文化,不言而喻丰富了铜梁的传统文化。由此可以说明,铜梁的民间龙文化何以如此丰富多彩。如铜梁大龙,既非北方马面龙,又非南方蛇貌龙,而是居中取优,经过融合与创新,而成独具一格的狮头龙;铜梁的彩灯则更为丰富,有"鲤鱼跳龙门"、"开山虎"、"雁塔题名"、"蚌姑戏沙弥"等,这些品种或多或少带有外来痕迹。
按铜粱的传统习俗,每年腊月三十开始挂灯,一直到正月十七(元宵节后继续挂而不收)都是城乡大张彩灯的时间。据史籍记载,朱元璋当皇帝后,为表明大明一统天下的太平盛世,将元宵灯节增至十夜,即从正月初八至十七,成为我国灯节的鼎盛时期。
清光绪年间礼部主事、仪制司行走陈昌主编的《铜梁县志·风俗》则明确记述:"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这里记载的"初八、九至十五日"与明代的"初八至十七日"大致相当。由此也可印证铜梁的龙灯会至迟也应起源于明代甚至更早。在清代,群众中更有"大足朝佛(石刻),铜梁观灯(龙灯),合川看春(春会)"的口语流传,川东、渝西地区远近皆知铜梁龙灯之名,影响面颇大。
二、扎技改进
(一)早期的龙灯
铜梁人民历来爱龙、扎龙和舞龙。据传,在县内1400年前的著名古刹侣俸寺和稍后的波仑寺,就有各种龙的装饰和图案,人们亦以耍龙为乐。
铜梁是稻米之乡,最早的龙是稻草龙,因稻草花不便用火,且缺少刺激性,因而最常见的是以竹篾扎制的火龙。火龙头尾有彩绘,中部各硬栋为"龙背篼",无皮无肉,硬栋之间仅用绳索连接。因玩舞时施放烟火,易于烧伤人体,以后又改制出了头大颈长的正龙,亦称硬颈龙。它昂首而立,节内点灯,交相辉映,十分壮观。由于正龙颈长而硬,玩舞不便,又改为软颈,用两种以上的色布作脊,连接各栋,而成彩龙。这种龙仍不理想,人们总觉得它体态不全,仍需改进。据老人们回忆,大约1924年前后,城关著名藻扎师李杰之、刘连山在彩龙的基础上每栋再增设一圈圈的肋骨;进而把龙身做得浑圆壮实,各栋能伸缩随意,转动自如,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有骨有肉、蜿蜒蠕动的龙,民间口语称为"大龙"或"蠕龙"。原有的二十余人玩舞的布脊大彩龙的长度和体积缩减成为五人或三人玩舞的新型小彩龙。此外,还根据行业和时令、用意的不同,改进了简便实用的板凳龙、旱季求雨的黄荆龙、追悼用的孝龙,以及用竹篾作架、棉纸裱糊的鱼灯、鳌灯、狮灯、虎灯与蚌壳灯等五花八门的各式动物型彩灯。在些为数众多的龙灯系列制品和彩灯系列制品,造型上忠实于"威龙慑虎笑狮子,灵猴憨猪笑和尚"的古训,是对历代传统技艺的具体展现。
在清代,铜梁纸制品的种类已较齐全,无论人物、龙蛇、狮虎,或是车马、花鸟、瓜果等应有尽有。辛亥革命后,民间文化活动规模扩大,铜梁龙灯也相应发展,其工艺考究、造型生动、色泽鲜明的纸扎风格已很突出。只是由于时代所限,经济低下,从前清到民国,民间节日虽然热闹,但纸扎品一般仍以少量精制品突出重点,大量的龙狮道具从简以节约开支。尽管如此,这些龙灯、狮灯、鱼灯等制品,经过一代代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与改进,其独特造型十分喜人。
铜梁大龙的造型与我国南、北方的龙有不同之处:一是龙头取型雄狮大张口,面阔嘴短、雄包(取型鸡冠)高耸,再加上曲唇翘颚,鼓目扬腮,长髯飞鬃,神态十分威严;二是身躯庞大,丰满圆润,伸缩自如而不改其形,大者可长百米以上,胸径80厘米左右,外加精心彩绘,给人以气势宏大、富丽堂皇之感;三是龙尾为五分叉的金鱼尾,而非单一的蛇尾或多分支的蜈蚣尾,遒劲高翘,美感突出。
在铜梁,人们对龙灯、彩灯等扎制技艺的称谓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建国前,人们长期称作"藻扎",意指扎制中突出彩绘、藻饰("藻"有华丽、多彩之意);建国初,因其制品皆以棉纸裱皮,故多称为"纸扎";50年代中后期,龙皮虽由棉纸改为纱布制作,但仍习称纸扎;"文革"后,生产发展,龙灯改用丝绸或涤良布裱皮,并十分讲究彩绘与彩饰,在口头上又逐渐由纸扎演变为"彩扎"了。现在,制作龙皮已改用涤良绸,人们将藻扎、纸扎、彩礼并用的情况亦时有所见,但多以彩扎呼之。
(二)获得新生
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万众欢欣,铜梁龙灯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乡乡扎,年年舞,非常兴盛。但好景不长,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自1958年"大跃进"后,民间纸扎业渐渐衰落,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横扫"四旧",铜梁龙灯几乎销声匿迹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非常重视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号召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振奋民族精神。这给民间技艺增添了阳光雨露,使铜梁纸扎业摆脱了厄运,铜梁龙再一次获得了新生。1980年元旦,铜梁文化馆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扎了一条大龙玩琛H褐谡喙劭矗械郊惹浊小⑶崴桑趾苄孪剩聪旌芎谩U獗曛咀啪梦サ牧只氐搅嗣窦洹?
1984年夏天,铜梁县为首都建国三十五周年庆祝大典制作了一条大型样品龙,经与各省送去的样品相比较,在造型、着色、气势等方面都压倒群芳,被评为最佳而中选。接着,县文化部门组织民间纸扎艺人,到重庆艺术馆为首都制作九条大龙。老艺人们以向国庆献礼的高度负责的精神,集各家所长,认真研讨技艺,共同倾注心力,精心制作,使铜梁龙灯的彩扎水平得到一次较大的提高,第一次向国内外展示了铜梁大龙的艺术风采,引起了广泛的瞩目,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赞誉为"铜梁人民的奇特想象力和高超技艺的杰作"。由此,铜梁大龙被外界直呼为"铜梁龙"。
(三)设厂制作
铜梁的纸扎业,过去一直是民间艺人自由从业,私人经营,他们平时以干农活或纸扎冥具用品为主,到年关才忙于制作龙灯,因而无人设厂经营。
铜梁龙第一次上北京表演,大大提高了铜梁龙灯的知名度。为了开发利用民间纸扎工艺,由县文化局牵头,于1984年11月在安居镇成立了集体性质的"铜梁民间纸扎工艺厂",其产品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优质产品证书》。该厂1年后解体,于1986年分别成立了3个厂。1月,纸扎艺人傅全泰成立了"铜梁县安居纸扎工艺厂";7月,老艺人蒋玉霖成立了"铜梁县扎龙厂";11月,老艺人周均安成立了"铜梁县凉井民间纸扎工艺厂"。1987年10月,县川剧团成立了"铜梁县彩扎工艺美术厂",同时设铜梁龙经营服务部。1991年6月,铜梁师范附属小学校成立了"铜梁县龙灯制作厂"。1992年3月,艺人李开福开办了"铜梁县侣俸龙灯厂。"至此,全县常年有6个彩扎厂,各厂有一大批技术骨干,农闲可集中200人以上突击扎龙。在此基础上,县文化局于1993年成立了"铜梁龙灯文化发展公司",负责龙灯产品的研制、经销和对外的玩舞与教习:1996年成立了铜梁龙灯艺术研究会,在铜梁巴川、安居、二坪、太平和蒲吕等乡镇建立了5个彩扎基地,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力量与比较雄厚的生产实力,为培养新生力量,开发龙灯产品,繁荣龙灯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三大传人
铜梁龙在国内外声名鹊起,是与县内一批民间纸扎艺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建国初,县城四大门有纸扎匠设铺经营。当时艺人很多,他们到年节时扎龙,平时制作供祭祀用的纸扎品,因此一年四季不停业,纸扎业较兴旺。建国后,大破迷信,逐渐抛弃过去的灵房、金银锭、纸人纸马等佛事用品,纸扎艺人平时无事可干。"文革"十年,舞龙活动被一度废止,纸扎业濒临后继无人,即将断代消亡。直到1980年群众舞龙活动开始恢复,才到处寻找已被遗忘的民间艺人。
在铜梁龙开始腾飞的当代,铜梁众多的扎龙艺人中,最著名的老艺人有三位,被称为"铜梁龙灯三大传人"。
一是蒋玉霖,1924年生,二坪镇人,为龙灯多面手,会扎、会玩、会龙灯打击乐,现为铜梁扎龙厂厂长。他12岁学艺,拜藻扎名师刘连山为师,尽得真传,技艺精湛,授徒众多,声望颇高,曾赴重庆、昆明等地扎龙。1988年获"四川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年获"重庆市民间艺术家"称号。
二是傅全泰,1934年生,中师毕业,安居镇人。善扎善彩绘,技艺全面,尤重工艺创新,影响面大,曾赴浙江余杭、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四川成都、乐山、自贡、隆昌及涪陵等地成批制作和展售铜梁龙,极有名气。现为安居扎龙厂厂长、重庆市政协委员,先后获"四川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重庆市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
三是周均安,太平镇人,祖孙三代均为扎龙高手,被誉为"扎龙世家"。其技艺纯熟,功底深厚。产品长于继承,重在古色古香。1993年以85岁高龄去世。其子周生超、周生全,其孙周健、周和平,继承祖业,均为铜梁民间工艺美术家。周和平自1998年以来先后三次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扎龙展出,广受欢迎。
此外,还有一批对铜梁彩扎业的继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技术骨干,如叶永良、罗锡高、梁银山、李开福、张启仁、董光福、胡天模等共五十多人。
三、传统习俗
(一)传统的舞龙习俗
铜梁的民俗中,龙文化的氛围很浓厚,生活中处处见龙。庙宇要塑龙,桥梁要雕龙,院门要有龙饰,堂屋要贴龙画(过去是一种"符"),节日要挂龙灯、玩龙舞。每逢新春佳节到来之际,龙灯会是民间的重大娱乐活动。县城玩龙,乡镇也玩龙,年年如此,经久不衰。
按民俗习惯,每年腊月三十开始挂灯,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城乡大张彩灯的时间。县城各机关、团体和商店、住户门前,处处张灯结彩。寺庙庵观,则更为集中。满街彩灯,或动或静,竞相争艳,为龙灯会高潮的到来渲染出热烈的气氛。
传统的新春龙灯会舞龙活动,分"大办"和"小办",一般在腊月筹备就绪。春节后,待群众走亲访友基本结束,大办之年从正月初九"上九会"(旧时以"九"为大数,年内逢第一个九,故称"上九")开始"龙出行"(小办之年从正月十二开始),实际上就是龙灯会的旧式开幕式。凡扎有龙灯的保、社、帮、会,都各自带领队伍,高举龙灯沿街出游,不点烟火,少有玩舞。经过各铺户和社会名士门前时,主人纷纷点香烛、鸣鞭炮以"接龙",意在迎接神龙来到人间,企望带来吉祥幸福。同时,到城内各庙宇前略走"之字拐",点动龙头,谓之"拜庙"。这种出游活动,在封建社会是一种接神、祭天之类的仪式,客观上起着活动的宣传、发动作用。
正月十三至十五日是舞龙高潮,最为热闹。大街上,大龙、火龙,腾跃翻飞,鱼灯、狮灯,往来如梭,龙争虎斗,火树银花,一派升平景象。这时,远方商旅,外地亲朋,纷纷汇集城关,全城灯火辉煌,旅栈客满,通衢阻塞。农民进城观看热闹者,亦昼夜兼程而来,驻足观灯,直至尽兴方去。
正月十五日晚,各龙灯队在主要街道玩舞,同时在大操场上燃放"焰火架",而后集中在城内明月古桥边烧龙(大致相当于龙灯会的闭幕式),意在神龙升天,宣告本届龙灯会到此结束。
按铜梁旧俗,元宵节这天若能"偷"得龙宝,便认为能生得儿子。因此,龙灯队总要小心护宝,认为失了宝易走霉运;有的群众总要设法乘隙"偷"宝,偷取不成甚至有硬抢的。由此,往往发生一些抢宝的趣事。
在龙灯会上,以玩大龙为主,舞彩灯为辅。除了玩龙灯,也玩狮、虎、牛、鱼等动物灯,其中狮的种类就有大型火狮(体内点油纸捻、场上打铁水花)、中型亮狮(体内点亮)、小型冷狮(不置烟火)之分,均以棕树叶作狮毛防火烧,并有"和尚头"或"双猴"参舞。铜梁的虎灯为"开山虎",由"伏虎罗汉"领舞,与外地不尽相同。
在人员安排上,也有习惯作法。舞宝者,为龙灯师傅,负责临场指挥;舞头者,为民间头面人物,人称"龙头大爷";惟独舞尾者为小丑,化妆为"立毛花鼻梁",滑稽可笑。现在"龙头大爷"已不存在,但仍为舞龙技巧特高者。
龙灯会后,城关的一些年轻人常常游兴未尽,往往自发组织起来玩草把龙,形成龙灯会的尾声。
农历二月,县城奎光阁的"同缘会"、"四合公"的"长庆会"等香会团体,还组织朝山进香龙灯队,西到大足宝顶山朝佛,北到遂宁广德寺朝观音会。这种队伍,一般有大龙、鲤鱼等部分龙灯前往,与外地龙灯共同玩舞以朝圣,这也是一次互相观摩学习的好机会?
四五月间,如遇久旱无雨,民间要唱"求雨戏",农民自发组织求雨舞龙活动相配合。一般在各自的乡镇用黄荆条或黄桷树枝叶一并扎上,到大街上玩"黄荆龙",有时也成群结队玩进县城。舞者赤身露体,尽情欢舞;配合者在河里挑水,用面盆、水瓢、水桶之类直往人头、龙身上倾泼,热闹至极。在玩舞活动中,还有群众在大街上"抬龙女"、"捉旱魃"等小插曲,将扎制的龙女抬入庙中供奉,将躲藏于店铺阴暗之处的"旱魃"(扮演)捉来"钉"在庙宇的龙柱上示众,以示对旱魔的惩处。
铜梁不仅有盛大的龙灯会,还有传统的龙舟会。春秋时期,因屈原投江而后民间有龙舟竞渡与投粽于江的礼俗,使楚、巴等地的龙文化相应发展。铜梁每年端午节都要在安居、高楼等古镇的涪江上举办龙舟竞渡,同时在镇里开展各种龙文化活动。白天有大龙、彩龙、彩灯表演,晚上有火龙出动。其中以安居镇的活动规模最大,江面花船齐集,龙舟竞发;岸边人山人海,鼓乐高奏;大街上,龙灯队伍往复表演。文艺活动有时也以大型花船为舞台,开至江中表演,江面与江岸呈现出一片浓厚的龙文化氛围。这些活动,历时数天,影响达数县市,使龙舟会和龙灯会在内容与形式上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民间舞龙活动,建国后仍沿旧习,其规模逐渐扩大,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也未间断,"文革"中才完全停止。80年代以来,龙灯活动发展很快,铜梁龙灯会1991年已升格为龙灯贸易大会,逐步使铜梁龙灯会、铜梁灯会和产品交易大会、科技交流大会合而为一。到2000年,经文化部批准,正式举办"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
(二)龙灯会的承办与龙灯队伍
铜梁龙灯的发展,在建国前与商界的关注关系颇大。他们顺应人们新春伊始企求来年人寿年丰、消灾祛病的美好愿望,不惜下大力、花钱财来积极筹备和承办一年一度的龙灯盛会。
县城巴川镇在建国前分为十三保。筹备龙灯会时,一般每个保、每个帮会都负责拿出一个龙灯品种,并组织本品种的玩舞力量。如未出龙,人们则自感脸上无光。
建国后,帮会消失,城关镇改保为街。龙灯会由镇政府牵头,各街道,各同业公会承办。仍是各出一条龙,既是按习惯指派,又是出于群众自愿。
1952年起,由于各工商同业公会是龙灯活动的主力,因而龙灯会改为由县工商联合会具体组织实施。"文革"中"破旧立新",舞龙的事也搁置起来了;"文革"后尝试着恢复,由政府牵头,文化部门具体组织实施。2000年"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则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文化部社图司主办,重庆市文化局和铜梁县人民政府承办,跃上了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之列。
铜梁传统的民间舞龙活动迷信色彩较淡薄,群众娱乐气氛很浓郁。龙灯会上各支队伍所舞的龙灯品种,往往体现了该队伍的职业特点。一般是机关团体舞正龙、大龙,文教团体舞"鲤鱼跳龙门",城镇居民舞板凳龙,织布业与手工业者舞彩龙,铁炉业舞火龙,屠宰业舞"猪啃南瓜",渔业舞"十八学士",文艺团体舞"犀牛望月"和"蚌壳精"等。其中最带刺激性的还是火龙,为各行业所共同喜爱。县城周围"四附郭"和城外幺店子桐梓园,也要扎火龙进城助兴。有时城内一个晚上就有七八条火龙同时出动,来回穿梭般玩舞。每条火龙都有10余个壮汉奔腾跳跃,油筒、火把齐明,水花(锡铁在炉中熔化而成)不停地打向空中,干花与砖花(用竹筒或古城墙大砖块凿眼,加入火药、铁末,用引线点燃)喷射而出,烈焰熊熊,呼呼作吼,龙腾虎跃,烟火漫空,令人极为振奋。
(三)龙灯会的经费
"文革"以前,无论是过去的帮会、后来的同业公会,还是县工商联组织龙灯会,其经费来源都是靠社会单位集资和私人捐助,并且主要用于道具的制作。
舞龙活动的参加者,人数众多,全凭自愿。每次活动后,只吃一餐集资准备的简易"龙灯稀饭",桌上仅有一点散装白酒和凉菜之类。参舞者认为,投入舞龙,是一次难得的参与机会,不仅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腾越奔跑中能出大汗,通筋络,减少病痛,祛除瘟疫,逢凶化吉,百事顺遂。
"文革"后,龙灯会越办越好,其经费有三种来源:一是县财政拨专款,二是文化部门支付一部分事业费,三是社会集资。1991年春节龙灯贸易会,历时5天,龙灯活动花费3万元,其中龙具制作、烟火购置、误工补贴各占1万元左右。此后,费用逐年增加。1999年春节龙灯会历时半月,支出为20万元;2000年首届"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各项活动总预算达630多万元。
四、腾飞轨迹
(一)可喜的第一步–誉满山城
1980年元旦,铜梁县文化部门推备把节日搞得热闹一点,扎制了一条大龙在城关镇玩了起来。自此开戒,一年一度的龙灯活动在铜梁得以恢复。
1982年,重庆市文化局成立"民间文艺集成办公室",开始普查和收集整理民间文艺,民族民间文化再次得到应有的重视。1983年底,市文化局在市体育馆举办了重庆市龙灯汇演,各区县组织队伍参加表演,群众反映很好。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令人振奋的龙舞,丰富山城人民的节日文化生活,市里决定,1984年元旦进行街头表演。
为参加重庆元旦活动,铜梁县文化局找来民间老艺人蒋玉霖、周均安等制作了一条纱布大龙,组队到市中区解放碑表演。这是当时惟一彩扎、玩舞俱佳的大龙,顿时誉满山城,吸引了新闻界的注视,一举获得轰动效应。从此,铜梁龙灯这一民间古老艺术,揭开了历史的面纱,为奔向全国、走向海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铜梁大龙在解放碑亮相,给在现场观看的法国演出公司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期间,正值法国人员在重庆市杂技团签订文化交流赴法演出合同。合同确定的节目单中,开场为狮舞,结束为龙舞,但双方对道具中的龙的造型,总觉得不够令人满意。正感为难之时,法方代表却首先提出,在解放碑玩过的一条大龙不是很好吗?于是,市杂技团马上派人来铜梁联系,蒋玉霖、罗锡高等到重庆人民剧场扎了4条大龙,经法国演出公司代表和重庆杂技团验收合格,一致同意铜梁龙作为赴法的龙舞道具。
4月中旬,重庆杂技团履约赴法国戛纳市等地演出,深受好评。接着,又应邀到英国、瑞士、比利时等西欧国家演出,海内外一些报刊纷纷登载了演出盛况。这是铜梁龙出国之始。
同年10月,云南省杂技团亦以铜梁龙作道具,出访了东南亚。
(二)难得的第二步–参加盛典
1983年,台北的"双十节"搞庆祝活动,其中有舞龙的大场面,所舞的彩龙长达百米,气势非凡,但只能高举游动,难以进行玩舞表演。
1984年4月,首都北京筹备国庆活动。邓小平同志认为,龙的根在大陆,我们也要搞舞龙庆祝,并且一定要搞得更好。于是"北京国庆三十五周年游行指挥部"决定在国庆盛典天安门前的游行节目中采用龙舞,并初步设想每条巨龙将长达2O0米,以体现中华民族的民俗传统和龙腾虎跃的时代风貌。
"国庆游行指挥部"着手在全国物色龙的造型品种。他们注意到重庆杂技团赴法演出的龙舞,对该团道具龙的造型很感兴趣,随即派出中国煤炭文工团的马金忠同志到重庆了解详情。经重庆市文化局介绍,马金忠同志直接赶到铜梁联系,由蒋玉霖、傅全泰、周均安、王星富等人扎制了35栋长达70米、胸径80厘米的大龙作样品。这条龙于5月初运抵北京,参加各地样品龙的评选。经过认真比较,专家们一致认可,被确定为参加国庆大典的首选品种。
样品确定后,铜梁县文化局迅速组织一批扎龙艺人到重庆市艺术馆,按铜梁的传统规格扎制了九条彩色大龙,它们形态生动,富丽堂皇,充分体现了铜梁的地方风格和工艺水平。
这批铜梁大龙于8月初派专人护送北京后,由重庆市文化局抽调舞龙骨干和成渝两市的川剧乐队老师一道赴京任教练,对200多名首钢工人进行舞龙培训。龙舞是在铜梁民间基本套路上加工提炼,音乐则以重庆地区川剧锣鼓为基调,经过一段时间培训,为参加国庆大游行做好了充分准备。
国庆节这天,九条铜梁大龙象征九州中华,在天安门前翻腾起舞,表演了精彩的龙出水、龙戏水、龙飞腾等套路,向全国人民展示了铜梁龙的风采。《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大公报》等著名报刊,同时作了报道,充分肯定:"舞龙,是国庆游行中一个特别精彩的节目。"
同一天,铜梁还组织了一支舞龙队,带了两条大龙、四条小彩龙和一对狮子,参加了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广场文艺庆祝活动,再次表演了山城人民喜爱的铜梁龙舞,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铜梁龙在一年中,先后到重庆、北京和法国、英国以及东南亚等地表演,反映颇佳,一时名扬中外。
(三)关键的第三步–京城夺魁
1988年是北京国际旅游年。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推向世界,北京市于9月上旬举办了全国舞龙大赛。铜梁县受到大赛组委会的特别邀请,组建了有53人参加的铜梁龙舞艺术团,以重庆群众艺术馆胡静、林富珊等为编导,铜梁川剧团黄廷炎为执行导演,以四川重庆市代表队的名义报名参赛。大赛中强手云集,赛况激烈。铜梁舞龙队以《蠕龙戏珠》、《鱼跃龙门》两个节目参赛。铜梁大龙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套路丰富,配合默契,整体协调,表演流畅的最佳效果,力挫群雄,勇闯初赛、复赛、决赛,获得9.88分的最高分,一举夺得大赛桂冠。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为铜梁舞龙队颁发了金杯,接见了正副领队。与此同时,铜梁大鲤鱼灯舞《鱼跃龙门》获得了优胜杯。
这次夺魁,是铜梁龙灯将现代意蕴和地方特色融为一体的成功尝试,展示了在广场艺术和表演技巧上的新突破,表明了铜梁龙灯在原有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四川文化报》以《舞龙二首》作了现场描绘:"横空出世铜梁龙,倒海翻江战群雄"、"翻钻盘跳蠕龙飞,锣密鼓紧唢呐摧。"在京的舞蹈界专家评论说:"铜梁龙舞,好就好在看舞龙时,不知不觉就忘了舞龙的人,这一效果真是难得。"有关人士甚至毫不掩饰地说:"看了铜梁龙舞,别的龙舞就不需再看了。"
(四)继续腾飞,荧屏盛会展风采
1991年9月下旬,铜梁龙应邀赴成都参加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这是它在腾飞轨迹上的又一重要闪光点。
四川国际电视节,是受广播电影电视部委托举办的国家级重大活动。它既是中外友好的纽带,又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合作的桥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对外发展与交流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铜梁舞龙队代表汉族,与我国西部11省区的少数民族一道,分别以精彩的民族文艺节目参加了电视节开幕式的文艺演出,并先后进行了5场公演和义演。铜梁大龙以特有的磅礴气势和雄健情韵,在宏大的四川省体育馆内大展风采。世界上3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来宾、国内20多个省区的领导与广大观众一同观看了《西部风情》中精彩的龙舞表演。电视节组委会评论说:"在民俗表演中,铜梁龙最能烘托气氛,也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人民日报》形象生动地作了报道:"一条数十米长的金龙舞上台来,腾挪翻卷,更把晚会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外宾们激动了、陶醉了,他们响起热烈的掌声,像暴风雨般一阵阵掠过全场!"
开幕式通过卫星向全世界作了现场直播,并录制成电视录像节目,通过驻外使馆向各国广为发行,极大地提高了铜梁龙的知名度。
五、活动创新
(一)品类的发掘
铜梁龙灯经过继承和多年发掘,品类众多。从道具形态上可分龙灯和彩灯两大系列,各有若干品类,神似而形美。
龙灯系列阵容强大,以十大品类著称。如气势恢宏的铜梁大龙,有集高难精美于一身的竞技龙、端庄威严的正龙、激越火爆的火龙、古朴豪放的稻草龙、淡雅灵秀的女子荷花龙、敲击做声的竹梆龙、以及活泼飘逸的彩龙、三脚连环的板凳龙、精心雕饰的竹节龙等。
彩灯系列幽默风趣,品类更多。主要有:亮狮、开山虎、龙虎斗、大凤凰、三条 鱼参 、鱼跃龙门、猪啃南瓜、犀牛望月、十八学士,以及蚌壳精、泥鳅吃汤圆、雄鸡戏蜈蚣等。
两大系列适应性强。既可用于玩舞,又可用于装饰;既可用于广场艺术,也可用于舞台艺术。至于工艺品类,则十分庞杂。大型者有亚洲雄风、六和宝塔、八戒吃瓜、悟空巡天、龙宫借宝、天女散花、反弹琵琶、鹿鹤同春、峡猴飞舟等等;小型者有袖珍龙、小麒麟、小鳌鱼、小坐狮、小龙舟、华表龙柱、双龙抢宝、鹬蚌相争等等,难以尽述。这些艺术制品一律由民间艺人精心制作,造型精美,巧夺大工,既保留了质朴的巴渝风味,又融会了现代意蕴,丰富了龙文化的内涵。
(二)龙舞的整理
铜梁龙品种多,玩法也多,以其品种的不同而玩法各异。
铜梁龙灯以大龙为首,玩舞艺术历来注重"大将出征亮气势,碎步横8求高雅",即每当大龙出场时,要摆出"皇帝出朝、大将出征"的架式,显示高贵不凡,横视一切:随后快慢结合,以"鸡渣碎步横8字"舞出恰然自得的高雅情韵,经几度起伏迭宕,最后快舞大收场。
大龙的旧式玩法有:龙出洞、之字拐、三点头、拜四方、龙舔项、下钻洞、上翻身、横8字、大盘龙等舞式。1988年8月,为参加北京舞龙大赛,县里请来了民间老艺人、县文化系统老舞龙骨干和重庆艺术馆舞蹈老师胡静等同志进行研究,加工排导,新增加了三环套、龙摆见、舞天花、龙抱蛋、双起塔、马步回宫等舞式。
1991年为参加沈阳国际秧歌节,增加了双龙出水、双龙戏珠、双龙连环、如意穿梭、翻江倒海等,组合成双龙表演套路,使其舞式更趋完善。1994年后,铜梁龙为踏上体育竞技场,龙身适当缩减,以适应竞技性舞龙,在技巧上大进一步,新增了高低步、矮子步、侧身翻、悬空翻、大劈叉和摇船式、立卧式、叠坐式、单跪式、靠背式、平盘、斜盘、高尾盘,以及龙旋风、翻梅花、直躺式、扯旗式、蹲躺式、膝进式、螺旋跳等。1997年参加北京长城艺术节时,又增加了车轮转、固长城、高翘尾、金龙滚浪、飞龙追珠、腾身穿尾等。1999年,为了赴济南争夺"国家舞龙队"的冠名权,更创新了令人惊奇的多人组合技巧,出现了挂腰式(Y式)、悬背式(反Y式)、撑伞式(K式)、磨盘转、绕身转、金龙绞柱等高难动作,或翻滚、或腾越、或造型,交替变换,不一而足。各种舞式交替组合,千变万化,或宏大强劲,或细腻流畅,十分喜人。
铜梁龙舞本是一种具有磅礴气势的广场艺术。为了使广大观众能在文艺舞台上感受铜梁龙的风采,铜梁川剧团在继北京舞龙大赛之后,于1988年冬天以广场龙舞为基础缩制龙具,进行艺术再加工,排练出一台表演龙灯系列节目的舞台艺术。主要有蠕龙舞、彩龙舞、鲤鱼舞和板凳龙舞,还有三 鱼参 抢宝、泥鳅吃汤圆、猪啃南瓜、犀牛望月、二鳌戏珠、蚌壳精等十多个诙谐多趣的系列节目 ,并以铜梁龙舞艺术团的名义,在本县和重庆市区进行营业性演出,获得普遍称赞。
与此同时,对其他龙灯和彩灯舞也进行了相应的整理。如火龙舞《双龙火阵十八式》,有金龙吐火、火龙现形、吞吐云雾、上下回旋、左右连环、前后穿身、内外翻花、火阵飞龙、火龙升天等十八个套路;鲤鱼灯舞《鱼跃龙门》有出水、戏水、冲滩、寻宝、追宝、抢宝、拥宝、跃门、变龙、腾飞等十多个套路。各种套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富有情趣。
经过发掘整理的铜梁龙灯舞,快慢结合,尤重气势,舞蹈性与娱乐性都很强。在明亮处舞动,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在朦胧处舞动,则十分浪漫迷人。从龙舞套路上看,曼舞时雍容大度,优美抒情;快舞时激越奔放,动人心魄。从鼓乐配合上看,采用打击乐加唢呐,既有高昂激越的《急急风》,又有情趣优雅的《朝天子》,并以此为基调,随舞蹈的变化而变换,充分体现了巴渝地区的民间风味。从总体上看,其基本特色是以大龙具、大动作、大构图,组合大场面,体现大气势;以高昂向上的激情,欢快愉悦的吹打乐、激烈浓重的烟火,烘托热烈喜庆的气氛,集中地体现了华夏人民团结合力,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反映了火热的民间生活与奔腾向前的时代风貌。
(三)三大代表品种
雄伟壮观的铜梁大龙,是铜梁龙灯诸多品种中令人叹服的特大型代表。它按民间约定俗成,长50余米,由24栋龙身组接,代表一年中的24个农事节令,寓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龙身以竹篾作架,白绸裱皮,内置灯火,外映彩绘,栩栩如生。它气势雄壮,通体亮堂,飞鬃流彩,极具雍容华贵之态;它能缩能伸,转动自如,给人以可亲可近之感。
《双龙戏珠》是最富特色的铜梁龙舞,不愧为广场龙灯艺术节目中的代表作。每条龙由持宝手1人、舞龙手24人玩舞。前有4只牌灯导引,旁有云牌、黄烟、干花衬托,再配上巴渝风味浓郁的全套锣鼓和唢呐等器乐,或急或徐,或扬或抑,时而优美抒情,时而高昂激越,使人兴味无穷。它的表演动作有游、滚、翻、钻、戏、盘、腾等,能充分激动人心的套路就有舞天花、多环套、双起塔、高盘龙和金龙滚浪、飞龙追珠等十多种,层层紧扣,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欣喜异常。有关专家评论说:"铜梁龙气势磅礴,确有神圣威严之感,是广场艺术中的上品。"
璀璨夺目的铜梁大鲤鱼,是铜梁龙灯的又一颗明珠。大鲤鱼长可盈丈,由3人或2人玩舞(另加1人舞宝)。它的节目叫《鱼跃龙门》或称《鱼龙变化》。它来自古代民间传说,情节优美,故事性、趣味性都较强。玩舞时,可见1条或2条亮堂堂、光闪闪、十分逗人喜爱的大红鲤鱼,在其他鱼类的簇拥下,或在大海中嬉戏畅游,恰然自得,或在江洞中寻宝追宝,繁忙梭巡。它时而轻翻漫卷,书生气十足,时而跳跃冲滩,壮士味亦多。兴致正浓间,但见水牌舞动,波翻浪涌,仙山琼阁似的龙门随之晃动。忽地,鲤鱼腾空而起,三跃龙门,只听得一声霹雳,烟云翻滚,光焰四射,恍然天火烧其尾,瞬间没人迷雾,化作(旧式玩法在浓烟中快速将鱼头换为龙头)龙首鱼身飞腾而出,在空中巡舞数周后扶摇升腾而去。
鲤鱼在民间是一种吉祥物。《鲤鱼跳龙门》这一古老传说在铜梁一直传承到今天,由鱼而鳌、由鳌而龙的传统节目也盛演不衰。它意味着年年有余(鱼),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粗犷激烈的铜梁火龙,是铜梁龙灯中的又一个佼佼者。它由10节龙身(一般7-12节之间)组成。扎制较简,仅彩绘头尾,中节一般以花环似的竹圈作肋骨,不另加裱褙,因而较能抵挡猛烈的焰火袭击。火龙舞豪放勇猛,热烈欢快,跳跃翻飞,极为剧烈,故曰《火龙腾飞》。它一般在节日夜间玩舞,乡土味特别浓重。舞者赤足露体,头戴小草帽,身穿短裤衩,个个精神抖擞,十分骠悍。传说干花(也称筒花)能烧除身上晦气,水花(即铁水花)能荡涤一切污秽。因此,每当火龙出动,前有火流星开道,后有牌灯随行,紧接着放黄烟(硫磺火)、喷花(口中含汽油或煤油喷向火把),彩宝舞动,火龙呼啦啦奔腾而来,整条龙体内一齐燃放油纸捻,烈焰腾腾,黑烟滚滚,这时方显现火龙的本来面目。场地四周更是油筒火把齐明,烟花爆竹齐放,喧天鼓乐齐奏,红彤彤的铁水花自半空飞来,直往人体、龙身上喷撒,在落下的瞬间迸射出满地金光。水花过后,干花相接,舞龙手在水花、干花中快步如飞,疾似流星。人与龙一起翻滚奔腾,打花愈烈,奔跑愈速,大有风卷残云、急风骤雨之势,真是别有风味,独具一格。观看火龙,常常要受到火花的侵扰,尤其是每当水花打出,观众总是一边呐喊助威,一边自觉跳动,不停地抖衣冠、理发饰,惟恐被铁水洒来烧着。大家在饱览之余,直觉得精神振奋,热血奔涌,有一种说不尽的愉悦感。难怪乡间群众说:"春节不看龙灯就不算过年;看龙灯不看玩火龙就不算真正看龙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