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越火爆的铜梁火龙

  

 

铜梁龙灯,中外有名。龙灯系列中的铜梁火龙,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深受人们欢迎的民间艺术品类,更是一个具有突出代表性的龙灯精品。

铜梁火龙特色鲜明,数百年来一直在民间受到广泛喜爱。它风味古朴粗犷,气氛激越火爆,场面宏大喜庆,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使观者在临场观赏中由高 度兴奋化为愉悦轻松,从而获得一种古雅的、非同寻常的艺术享受。观赏铜梁火龙舞的人,往往受其感染,不由得兴致勃勃地喝起彩来。

龙灯是供玩舞的龙与灯的结合体。火龙则在玩舞时与各种“火”密不可分。人们现赏火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观火而来。这种“火”是火的舞,是火与火 花、与烟雾的综合表现,口头上常常简称为“花”。火龙的火与花,只有在黑夜才能得到充分显现,因此它只适宜在夜间玩舞。这与主要在县城以上玩的,无论白 天、晚上都能表演的其它各种龙有很大的不同。

火龙本是铁炉业的行业龙,所以它总是与铁水花结下不解之缘。铁水花那浓烈、狂放的特性,是群众观赏的热点。旧时的龙灯活动,在各乡场主要是玩火龙, 对广大群众最具吸引力的还是火龙表演。每当举办火龙晚会,那必然是活动高潮。乡村群众不怕天黑路远,总是扶老携幼,赶来观赏,无不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热 闹非凡。

火龙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如此青睐,一是它的风味独特喜人。多变的套路,交织的火花,炸鸣的鞭炮,激烈的打击乐,激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能充分调动人们 的观赏热情,非其它龙所能代替。二是贴近民间生活情趣。群龙手赤膊上阵,拼搏向前,极富力度感,反映着人们所热爱的火热的生活,劳动群众对此颇感亲切。三 是民间传说,龙用火烧,以及火花袭人,可以烧除身上晦气,以求来年祛病免灾,事事称心如意。因此,不论是玩龙的人,或是观龙的人,都觉得火花烧得越猛烈越 好。火花越大,鞭炮炸得越响,舞龙人和观龙人却感到越有兴致。尽管火花漫天飞舞,人们总要往前挤去,任由铁水花自天而降。大家或跳动,或呐喊,高兴得忘乎 所以。特别是年关玩火龙,天气寒冷,一旦火花减弱,不但满场气氛不足,连赤膊的舞龙手也身感寒气袭人,舞得没劲,直叫赶快打花来。如果哪一年未看玩火龙, 人们总感到好像少了一点什么,免不了有一种异样的缺失感。

铜梁火龙以高楼、巴川、安居三镇为代表。巴川、安居的队员已较老化,而高楼的火龙却阵容强大,生机勃勃,越来越兴旺。

高楼镇地处铜梁、合川、潼南三县市交界点,常年与友邻乡镇有玩火龙、赛龙舟等项群众联谊活动,对火龙、龙舟起着长久的孕育与培植作用。据当地老人们 说:“火龙土生土长,源远流长。因高楼位居涪江西岸,五行中水盈而火亏,宜以火补之,故火龙兴盛。每玩火龙,吸引外县市群众,其盛况非他处乡镇所能比。”

该镇常年有相对固定的火龙队四支,还有一支镇中学师生预备队。火龙队员中,既有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也有街道居民和在校师生,更多的则是乡 村农民,都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演。据了解,一家老少参与玩火龙的情况不少。三村农民唐志云,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龙头手,一家三代玩火龙,儿子唐厚德、 孙子唐健都是舞龙骨干。镇郊老农、私营铁工厂厂长黄云贵,自幼爱玩火龙,三个儿子加上女婿、外孙、外孙女婿共7人同为火龙队员,为火龙活动尽心尽力,被群 众赞为“舞龙之家”。

铜梁火龙是以龙具造型、队员着装、龙舞套路、火花施放、吹打乐配合等方面综合表现的民间艺术。经过挖掘整理和继承创新,其表现力显著提高。

龙具造型用9栋(一般在7至12栋之间)连结而成,长18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简式,即传统型。创作简略朴实,彩绘头尾,简化中栋,每栋以9个 花环式的竹圈串连,舞动起来十分轻便。二为彩式,即改进型。整条龙着龙皮,通体加彩,美观大方。龙宝制作亦大致相应,简繁随意,视情而定。

火龙队一般由45人组成,内分火龙小队、干花小队、水花小队、导引小队(牌灯、火流星、喷花)和乐队等。队员着装简朴,力求赤身亮体。每条火龙舞龙 手9人,持宝手1人,过去常为头带小草帽,身着短裤衩,足蹬草鞋或干脆赤足上场,乡风十足而欠美感。现改为头顶英雄巾加额条,额上前方立一红髻;项下加一 圈绿叶般的项饰;腰下着串叶式短裤;足穿轻便胶鞋,并略加装饰。改装后丢掉了土俗气,增添了古朴之类。

火龙套路以粗犷豪放为主,经过多年的整理、提高,动作规范,套路流畅,艺术性强。外出表演的火龙舞常用《双龙火阵十八式》。主要套路有:双龙出洞、 金龙吐火、礼拜四方、上下回旋、左右连环、前后穿身、内外翻花、侧身狂舞、风火飞轮、高低亮相,以及车轮转、8字花、高穿尾、大飞腾、大圆场、龙升天等。 历时半个小时的激烈表演,时分时合,环环紧扣,时而台上,时而台下,或翻滚、或腾越、或造型,交替变换,既是力度的展示,又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火龙与火紧密相连。无火,就不成其为火龙;有火,则大增其妙。火龙的“火”,从材质上分有木炭火、油筒火、松香火、药筒花、铁水花与喷花等。从施放部位和作用上看,则有十余种之多。如:

导引火——火流星。火龙出场之前,先由2~5个火流星队员上场对舞或群舞,约一分钟。每个舞者手执长绳,绳两端各系一铁丝编织的炭火篓子,如耍杂技一般飞旋,在夜幕中划出一个个花瓣式的流星图案,预示着火龙即将出现。若在街头作行进式表演,火龙则与火流星相随前行。

亮相火——松香火。火龙出场或舞到高潮亮相时,两名队员高举火把上场,快速地向火矩撒出几把松香末,立刻“轰、轰、轰”的几声爆发开来,在空中现出一团团火焰,瞬间火逝,留下一团团滚滚浓烟悬浮在空中,寓意龙在云里来,雾里去,形成一种特殊氛围。

龙口火——火龙傲然昂首,口中喷火,直冲上空,以示威武、神圣。

龙脊火——每栋龙脊安放药筒,点燃后冒火如注,嗬嗬作吼,熊熊上冲,在奔跑中腾挪回旋,火龙之形活灵活现。

龙体火——按传统习惯,每栋龙身内装上钱夹油纸捻(草纸卷成柱状浸满菜油或煤油),将其点燃,整条龙火光煌煌,油烟滚滚,其态古雅,其势豪壮。

场中火——干花。在表演中施放,以形成浓烈的火阵场景。干花分立柱花和环绕花,一般由8人施放。立柱花置放于表演场或高台,作场景衬托。旧时立柱花 常用砖花,即城墙大方砖打洞,装入火药、生铁末,留出导火线,当作盆花施放。火大且久,蔚为壮观。环绕花为队员手执竹夹(或铁夹)药筒,随火龙舞蹈作动态 式环绕施放,形成表演区的低空火花。

漫天火——铁水花。表演场四角各置一盘化铁炉,炉内装满焦炭,在火龙出场前一小时生火,待炭火已熊时放入一个炭精罐,每罐装生铁块10斤,继续鼓风 加热,将铁块化为殷红的铁水。火龙出场后,各打花小组以一个队员用长竹头勺不停地将铁水舀起向上抛出,另一队员用木板奋力拍击,不停地从四周一齐打向表演 场上空,形成火阵的高层“水”花。水花漫天,落地时往往溅起满地金光。同时也不停地在舞龙手赤膊的身上溅落。此种花堪称火花之王,十分激烈火爆。人们看火 龙,实际上是看火龙在“花”中的表演。打花越烈,火龙舞动越速,舞龙手跑动也越起劲,观龙人越觉看得过瘾。火龙对人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其奥妙正源于此。 夹道火——油筒火。按传统习惯,火龙常要沿街作行进表演,以满足更多群众的观赏需求。火龙舞动前行,常以若干油筒(大竹筒内装油纸捻或油辫子)点燃,在两 旁护卫,即为火龙开道,又为夜间照明,烘托气氛。这也是“火龙不离火”这一基本要义的体现。

外围火——表演场四周,在观众圈前沿布置若干人员发射五光十色的魔术弹,使火龙上空形成交叉火网,对干花、水花加以点缀性的配合,增强火阵的立体层次感,效果不错。

升天火——烧龙。铜梁民间风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为龙灯会高潮。在各种龙灯齐集献艺中,火龙是这最后一个晚上的压台节目,常常是观众云集,人如潮 涌。火龙舞的结束式是烧龙,寓意火龙升天,天遂人愿。其舞蹈动作是:在火龙造型时,一队员将煤油由龙头至龙尾神速地淋一遭,待火龙舞动时,另一队员手执筒 花往龙身上很快一绕,顿时满条龙升起熊熊大火,其磅礴的气势令人惊心动魄。龙身在人们惊叹之余,转眼化为灰烬。火龙舞到此宣告结束,观者也可满意而归了。

火龙在舞蹈与打花之外,还得有龙灯音乐相配合。火龙音乐为当地民间吹打乐,有锣、钵、鼓、唢呐等乐器。常常采取现场套打,主要曲牌有《水龙呤》、《将军令》、《朝天子》、《收江南》、《霸王鞭》等十多个,既有民间风味,又能激荡人心,使火龙舞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铜梁火龙舞蹈豪放多变,火花热烈多采,尤如奉献给人们一幅幅艳丽夺目的立体画图,以极为诱人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的观众,并对外界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1988年秋,北京举办全国舞龙大赛,组委会派文化界民间舞蹈专家董敏芝来铜梁考察,拟定以铜梁大龙(又称大蠕龙)和火龙赴京参赛。后因北京对烟火管制极 严,最终不得不以《蠕龙戏珠》和《鱼跃龙门》参赛,并一举获得金杯奖。而有望得奖的《火龙腾飞》,则失去了一次宝贵的进京亮相机会。此后,重庆电视台、中 央电视台以及河北台、香港凤凰台等连续来铜拍摄了火龙节目,并在中央台和各电视台作了反复播放。1998年秋,首都庆祝建国5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开展大 庆筹备工作,派出7人考察组来铜考察龙灯节目,组长赵东鸣同志(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看了火龙表演后赞赏地说:“风味浓郁,表演很有特色。”

传统的铜梁龙灯会,火龙表演是重头戏之一。千禧年的春节龙灯会更是不同凡响。从正月初一至十五元宵节,真是“天天过佳节,夜夜火龙飞”。火龙晚会节 目,足足玩了半月之久,展示了铜梁火龙的艺术水平。特别在1999年,该县高楼镇以铜梁火龙队的名义,应邀参加了三峡国际旅游节丰都庙会开幕式晚会表演。 由于准备充分,气氛浓,效果好,获得巨大成功,受到众多中外来宾的热烈欢迎。市、县领导在主席台上一边观看,一边赞不绝口。一位老人找到领队说:“我七十 多岁了,还从没见过你们的火龙玩得这么好呢!”

这以后,铜梁火龙接连接受各地邀请献艺。先后到重庆、永川、北碚和四川自贡、武胜等市县表演,无不大受欢迎。特别是到重庆人民广场参加建国五十周年 火龙礼花晚会,表演了《双龙腾飞》,作为重点节目录相,从次日起即在中央电视台上多次向全世界转播了演出盛况,受到了广泛关注。

铜梁火龙,魅力无穷。它不愧为植根民间沃土的一支奇葩,正在放散着巴渝文化的芳香;它是一颗出自深山僻壤的璀璨明珠,正在放射着渝西古雅艺术的异 彩;它如一杯难得的清醇美酒,正在期待着更多的人们去品尝。铜梁龙灯繁花似锦,名扬中外,那诱人的铜梁火龙,也必将随之走出夔门,面向世界。

2000年10月20日

 

20051129104920929

 

铜梁火龙(庞进 摄)
声明:作者对上网作品享有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
地址:重庆铜梁文化局
电话:023-45632253 4563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