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舞龙大军(组图)

铜梁火龙一年挣回5000万元

2012-02-07 华西都市报(成都)   

 

A29E40AC607491D8727289FD2568224C

沐川草龙入选国家非遗目录

  昨晚,在第二届中国铜梁龙灯文化旅游节闭幕式上,“中国龙灯之乡”重庆市铜梁县的各种龙次第上场“戏耍”,铜梁龙年龙舞表演“火”到极致,观众尖叫不已。铜梁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科长吴丽霞称,铜梁县耍龙灯,不但赚吆喝,而且还赚钱钱,龙文化产业去年为铜梁挣回5000万元钱。

同样是元宵,四川比较出名的几条“龙”也纷纷亮相。但与铜梁火龙相比,除长宁的火龙还能赚到10万人气、沐川的草龙已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外,曾经显赫一时的达县石桥火龙、蓬安草龙都还处在赚吆喝阶段,距离赚钱还有待努力。

昨日上午,华西都市报记者驱车赶到铜梁县城,龙珠、龙柱、龙灯、龙舟等龙形装饰随处可见,金龙大道、迎龙路、龙门街等以龙命名的街路名比比皆是。

铜梁县龙文化历史悠久,隋唐时铜梁就开始舞龙、扎龙。如今,铜梁龙灯有火龙、正龙、彩龙等22个品种,有国家级舞龙传承人1名,市级舞龙传承人8名,市级扎龙传承人5名。国家、市、县对龙文化传承人分别给予一定资金扶持。

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铜梁县龙舞进了课堂,在学校建立了5个龙文化传承基地,每个学校负责传承一个龙灯品种,龙文化后继有人。

“必须要市场认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铜梁县文广新局一位负责人介绍,铜梁龙的市场认可度很高,“目前,铜梁有12家龙舞演出公司、舞龙队员两三千人,有6家成规模的龙制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200多人。”

龙城龙灯工艺厂是铜梁县最大的一家扎龙生产企业,“今年春节前夕,扎龙生意好得很,九龙坡展示的好几条龙,都是我们扎的。”周千明说。

吴丽霞说,今年是龙年,龙舞表演生意也很火,接到的舞龙表演排到了元宵节,其中铜梁龙舞艺术团的活动预约已经排到了2月底,活动订单来自泰国、缅甸,以及山西、广东、四川等地。文/图胡波华西都市报记者汪仁洪

长宁火龙 元宵吸引10万客

声势浩大的民俗大巡游,极具地方特色的花船、链枪、狮灯、牛牛灯表演……昨日傍晚,宜宾市长宁县举办了第七届竹圣龙灯节,县城一片欢腾。

作为长宁县的民俗特色,竹圣龙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长宁县宣传部副部长刘龙泉介绍,以“竹圣龙灯节”民俗表演为主打的旅游节目,每年在元宵这一天就可吸引近10万人,这也为长宁县招商引资赚足了人气,助推着当地的工业经济。

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长宁都要举办耍龙灯祈福。而“烧火龙”“打铁水”等民俗则自古有之。

与其他地方“烧龙”的不同,长宁的龙灯节,在活动中注入了竹文化元素和竹生态元素,把传统和创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景。

在今后的5年中,长宁县将基本建成中国西部生态经济强县,确保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同时还将着力打造以竹文化旅游为特色,涵盖川南民俗文化、川南养生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初步建成内涵丰富的文化产业园区和“百里新村,养生长廊”休闲农业和竹文化产业带,力争到2016年,实现文化产业总产值3.5亿元。刘龙泉宋成均华西都市报报记者仲健鸿何文宗

蓬安草龙 期待后继有传人

蓬安县城嘉陵西路一个普通居民区里,73岁祝世发戴着老化镜正在画画,“有几年都没扎草龙了,平时没事就画画打发时光。”蓬安县文化馆馆长刘成明对“草龙”文化有过多年研究,据他介绍,蓬安“草龙舞”兴于宋朝末年,延续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2007年,蓬安借建县1500周年,挖掘出了“草龙”、“板凳龙”、“火龙”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龙”又舞进了蓬安县城大街小巷。

“扎‘草龙,费时费力,有人订制,我们才会扎。”祝世发介绍,“从选材到制作整个过程,每一步都非常复杂而且要求严格。”

祝世发曾与不少好龙者闲聊,问他们愿不愿意学这门绝技?有的回答是“喜欢看,不愿学”。

华西都市报记者苏定伟

石桥火龙 石钵烧龙最安全

昨晚7点过,达县石桥镇的“耍火龙”活动正式上演。

龙身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声,沿着古镇的大街小巷,来回穿梭,蜿蜒翻腾。打铁水匠人把烧化的铁水抛起,用平板击打,上千摄氏度的铁水化为万点火星笼罩街道,盛开的烟花、滚烫的铁水更是让一条条火龙翻腾跳跃。

2008年,石桥镇就被批准为“全国烧火龙之乡”。石桥的火龙与其他地方的火龙有很大的不同不用铁水烧,而是用上一代人传下来的方法,用自制的石头花钵烧龙。

在石桥镇,家家户户的堂屋里都堆着石头花钵,多的七八个,少的两三个。“石桥的火龙安全得多。”于小晏陈国岳华西都市报记者李罡

沐川草龙 列入国家级非遗

昨日上午,沐川县城文化中心广场,伴随着古朴铿锵的锣鼓声,民俗闹元宵活动开始。沐川草龙的出场,引来现场观众的欢呼,只见一条30多米长的金黄草龙,在10多壮汉的舞耍下,“活”了起来。

沐川草龙又称黄龙,由精选的无斑点、呈金黄色的稻秆扎成,据传起源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沐川县文体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兰勇说,2003年,该县一条长200.8米的草龙成功申报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草龙。2008年,沐川草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邹杭江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详见今日《华西城市读本》07、08版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