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谈去“炎黄子孙”称谓

2012-02-19 东方网 冯创志  

 

近日,有媒体刊文云“炎黄子孙”并不科学,含狭隘民族意识(见《学习时报》2012年2月14日)。此言一出,引发了网上一阵热闹。《中国青年报》有文说,其实,只要从华夏的历史来看,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之孙”,都很牵强(见《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16日)。

应该肯定,不赞成“炎黄子孙”之说是出于学术研究。探索研究科学无禁区,在提倡言论自由的今天,对此长期以来形成的概念进行重新研讨也不是毫无道理。

问题在于,“炎黄子孙”的称谓在中国已根深蒂固。所谓炎黄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无可辩驳是指中华民族的后代,时下讲“炎黄子孙”,决不仅仅是讲人口占9成以上的汉族,已统指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不是从血缘地域角度理解,而是从文化广度理解。

说起“炎黄子孙”世界各国都立马想到了中国,想到了华人世界。长期以来,每谈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乃至海外中国人的关系,人们都会不假思索想到一个词“炎黄子孙”。2011年3月9日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表示,两岸间逐步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谋求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繁荣”。显然,炎黄子孙既是同根同宗的显示,也是团结和睦互助的动力。弃掉“炎黄子孙”称谓会产生什么负面作用,是可以想到的。

“炎黄子孙”称谓之所以不能去掉乃由于炎黄文明源远流长。东方文明从何时开始?不可否认,东方文明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和发源地的。就像印度文明是也能称为恒河文明,埃及文明能称为尼罗河文明,苏美尔文明能称为两河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能称为地中海文明一样,传统的东方文明涵盖的范围一般来说包涵今天的东亚、东北亚、东南亚的一部分、中亚的一部分、太平洋西海岸的岛屿,如日本、冲绳岛、关岛等。其中中亚地带是多种文明交相影响的地带,东南亚是指其大陆部分。这些文明依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不要说国内出版的刊物正正经经地冠上炎黄名称,就是世界各大洲的华人及中文媒体,都乐于引用“炎黄子孙”称谓,而今“炎黄专刊”、“炎黄书籍”、“炎黄电视”林林总总形成了宏大的炎黄文化。中国一些省公众都定期祭拜炎黄。人们知道至今姓氏文化,中原文化,汉字雏型,农业文明,气象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等等方面,无不折射着炎黄文明的光辉。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炎黄子孙们走过了一朝又一代,在幕启幕落中,每一朝都为后人留下了自己创造和带来的文化,从而构成了灿烂多彩的中国文化,比如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有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信仰和修炼方面,有老子的“道”和佛家的修炼;在文学领域,有先秦的诗歌、乐府,汉朝的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在艺术领域,每一个朝代都有着丰富的表现,无论是音乐、戏曲,还是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石窟、陶瓷和园林艺术,都让今天的人们赞叹不已。而在科技领域,古代王朝不仅有让世界震惊的四大发明,而且在医学、天文学、农业、水利、数学等方面也成就斐然,有些足以让今天的人们汗颜。因此,弃称“炎黄子孙”就令人有不尊重炎黄文明之嫌。

其实,早在很久之前,中国不少少数民族已接受了华夏文化,比如,匈奴与鲜卑族。时下,中国各民族都在相互交融中逐渐认同了华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主要源流的华夏文化是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参与创造的。创造华夏文化的中原人融入了大量的北狄、匈奴、羌、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及南方的苗蛮、百越等民族,并大量吸收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因此,华夏文化不专属于汉族而是共属于中国各民族。

无论在孙中山的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炎黄子孙”一直在官方对外文件中出现。因此,提出去掉“炎黄子孙”称谓就应慎重。

当然,去掉“炎黄子孙”之说是出于进一步融合中华民族大家庭考虑。但这与保留这个称谓没有什么矛盾。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届领导人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睦的方针,对少数民族,中央政府都坚持优先和照顾政策,使少数民族获得空前的发展。这既证明中国民族政策之活力。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华大地就形成了以汉族为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创中华文明那样的局面,因此,不必在发扬还是舍弃“炎黄子孙”称谓上做文章。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