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2年壬辰年生肖龙票上张牙舞爪的形象争议重重,但如今此枚邮票的价格已涨了十多倍。显然,市场的力量也说明了“龙文化”已深入人心。
近些年来,中国学界颇有人反对龙代表中华文化,认为龙是邪恶的。我十多次带美国学生来华学习,我给他们设计了一个“老龙头”文化衫,我的学生们都视为珍宝,没有谁觉得“中国龙”代表邪恶。他们有时会觉得遗憾,抱怨在中国看到龙的形象太少。既然来中国,按理说,就是来到龙的国度,没有见到龙是很遗憾的事情,到巴黎错过了埃菲尔铁塔,到埃及看不见金字塔,你不遗憾吗?
在中国,龙的性格是多样化的。从汉朝龙的飘逸到唐朝龙的雄健都有,但龙更应该有令人敬畏的一面。鸦片战争后相当一段时间,中国积贫积弱,正应该有个庄严威武的形象自立于世界。但那时的中国却始终没有一个图腾可以代表令人敬畏的形象。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李鸿章苦苦哀求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减少赔款,说:“看在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请再让数千万,算给老夫回国路费吧。”伊藤博文不允,分文不减。可见摇尾乞怜一钱不值,自尊自爱才受人敬畏。
20世纪80年代龙的地位在中国开始好转,《龙的传人》一首歌唱遍大江南北。自称“龙的传人”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豪迈、自信与宽容,体现百年屈辱后,中国人继承传统面向世界的视野,更体现十年动乱后,中华民族大和解、大奋发的豪情,迎来了30年腾飞。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又有《龙的传人》唱响。我想,在此壬辰龙年,我们应发扬80年代继承与创新精神,让龙的旗帜高高飘扬,迎来又一个30年的腾飞。
龙作为中华文化的图腾,作为中华民族的族徽已有6500多年历史,并不是帝王的专利品。即便在封建时代,平民百姓也没有放弃对龙的爱好,衣食住行年节喜庆寻常百姓家都有龙影飞舞,男女结合称作“龙凤呈祥”。龙是中华百姓的文化徽记,中国平民一直有“龙”的使用权。
中国龙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形象。20世纪初西学东渐以后有学者说:中国人用一个“病蛇”作为标志,中国龙居然没有翅膀,西方龙都是有翅膀的。其实,想象无翅膀的动物飞翔正是东方智慧的表现。1926年世界看到,第一枚火箭上天并没有翅膀。中国龙消瘦而无翼正像现代火箭,它翻腾于沧海苍穹之际,洒脱豪迈腾空云际,必激发国人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龙有强大文化凝聚力,激发世界华人华裔认同感,天下华人见龙无不有亲切感。西方龙是喷火,代表死亡,而中国龙喷水,代表生命。龙也有一种阳刚之气,而今天中国文化应该在阳刚之气方面有所加强。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成长出来,应该有走向新的高峰的豪迈。中国人除了逢年过节,平时提龙的频率并不高。但既然龙的作用那么明显,就应该借龙年之势,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让龙在中国的地位更高一些,代表中国的形象更广一些,这样对中国崛起的大势是有益的。(美国卡尔顿大学教授 赵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