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乔盛是很“铁”的朋友,我们的友谊从昔日的满头黑云延续到今天的两鬓挂霜。作为杰出人才,乔盛身上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有很强的使命意识。乔盛认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干大事、成大事的,所以从懂事起,他就崇拜那些干大事、成大事的人;成人后,可以说,乔盛没有一天不在培育、滋养、强化干大事、成大事的意识,没有一天不在朝着干大事、成大事的目标而努力、而奋斗。
大家知道,干大事、成大事是不可能不与“政治”发生联系的;或者可以说,“从政”,是干大事、成大事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捷径。多年前,乔盛就激情满怀地给我讲,如果让他主持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更大的范围,他会怎样怎样——这当然可以说是一种憧憬、一串理想了。憧憬和理想不等于现实,事实是,乔盛尽管后来做到了副县长的位置,但离他的理想还有不小的距离。怎么办呢?乔盛换了一个方式,于是便有了《人才论》《干部论》《领导论》这皇皇的“三论”。可以这样说,这“三论”是乔盛“从政”理想的学术化,是以学术的方式“从政”。
乔盛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使命意识?我想至少有三个因素:
一是小时候吃过苦,甚至是吃过大苦。乔盛出生于陕北神木县一个偏僻贫瘠的黄土窝里,打小父母离异,放羊汉爷爷艰难地拉扯他长大。童年、少年时的艰苦生活,往往是一个人发奋的起点和基石,它会激励一个人不断地向命运挑战,即使一次次被打回原点,也要咬牙吞血,向着目标,一次次出发。
二是榜样的力量。陕北是生长领袖、养育领袖、成就领袖的地方。古代有张献忠、李自成,近当代有刘志丹、谢子长,以及以毛泽东为首的一大批革命家;而乔盛打小爱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其中不少章节,他都能背诵如流:这一切都给乔盛以深刻的影响。所以,乔盛的身上有浓厚的领袖情结,这领袖情结与使命意识相结合,就成了干大事、成大事的动力。
三是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奉行的是积极入世的有为主义。儒家的这些东西,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渗透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的血液里、骨髓中。中国的男人,尤其是优秀一点的男人,没有使命感的人大概很少。换句话说,大家都想“平天下”,你在这个行当“平天下”,我在那个领域“平天下”,你以你的方式“平天下”,我以我的做法“平天下”。乔盛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力图在“领导科学”这个领域里“平天下”。
一个人使命意识强与不强,会对其成就大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我看来,乔盛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因素多种,使命意识之强,是主要的一条。作为来自家乡的朋友,我为乔盛强健的使命意识而鼓掌!祝福乔盛!祝福大家!
乔盛的使命意识
——在乔盛《人才论》《干部论》《领导论》北京研讨会上的发言
庞 进 201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