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也称“小年”。在万宁礼纪、兴隆、牛漏等地区,逢此节日,则采摘“田兄”(一种可食的野草)拌以米粉、椰肉片、食糖制成裸果,送亲敬友。是夜,县城及一些墟镇农村,有舞狮、舞龙、游花灯等活动,规模空前。
万宁舞龙活动——街上拜年
万宁舞龙文化
在每年的万宁元宵灯会上,总有两条长达几十米的巨龙翻飞。一条是出自万城镇西门社区的西门青龙,一条是出自万城镇宾王村的宾王红龙,相传西门青龙为龙母,宾王红龙为龙公,两条龙一雌一雄,一青一红,青龙比红龙体形稍大。
关于宾王红龙,相传很久以前,宾王村连年干旱,村民建坛求雨,忽见南海上云雾翻腾,一条红龙跃出海面,乘祥云直奔滇池,在那里,捕玉蚌,取珍珠,返回万宁后降雨救灾,并把珍珠献给人间,得红珠者高中状元,得白珠者富贵荣身。在万宁,有这样一幅对联:吸南海碧波呈瑞气,捕滇池宝珠献人间。此后村民以龙为吉祥物开展民间文艺活动,拜贺吉祥,除邪扶正,久而久之,年年如此,舞龙便成了万宁的习俗。
万宁元宵舞龙活动
无论是关于青龙还是红龙,已经延续着几百年来甚至更长时间,承载着万宁人对龙的崇拜与敬重。直至现在的元宵节舞龙,人们都在祈祷祥龙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安宁。《万宁县志》记载:万宁在唐贞观五年(631)建县,初为万安县。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改为万宁县,这是万宁县名的最早记载。由万安到万宁,自古以来,万宁人对于幸福安宁的美好愿望一直没有改变,一直在延续。
万宁有四大主要河流:太阳、龙滚、龙首和龙尾河,从河流的名称似乎可以看出,太阳与龙在万宁人心中的份量。如今,在万宁,依旧可以找到各种龙图腾的痕迹,舞龙时,大人小孩总是在龙身下穿越,近龙摸龙,据说这样可以给人带来好运。
在万城镇西门社区,人们对于龙的尊崇极其真挚。76岁的陈正平老人说,原来每年春节前只要扎龙的龙鼓一响,村里的妇女就会放下手中的活,带着针线来到固定的地点,缝制龙布。舞龙时节,只要龙鼓一响,村里的男丁聚集在婆祖庙前,各就各位,80多米长的龙转眼间由卧龙变飞龙。在舞龙期间,只要龙鼓一停,妇女们就会带着针线,检查龙身,只要稍稍有损坏的地方,马上缝补起来。如今,缝龙布,扎龙身,舞龙都由专人来做,等龙扎好,就要带到流经万城的太阳河边去喝水,取意为:取天上甘露之水,地下泉脉之水,大海翻腾之水,江河奔腾之水,神水福水,下水显灵。相传只有龙喝水之后才会显灵,才会保佑风调雨顺,保佑人们幸福平安。
喝水结束后,两条龙就要到万宁各座庙宇去拜神,拜神结束后到各自的庙宇去休息,青龙到西门的婆祖庙,红龙到宾王村的萧公祠“休息”。
大年初一,两条龙要到街上拜年,送福驱邪,送平安吉祥。拜年之后,又回到庙宇休息。
但西门人对青龙的感情未曾改变。
正是因为万宁人与龙的这种渊源和情感,万宁的舞龙文化在海南享有盛名,万城镇宾王村被誉为“海南龙乡”,西门青龙和宾王红龙也经常受邀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近些年来,这两条龙多次被邀请到各市县参加庆典活动。在2005年,宾王红龙还受邀参加中国第六届欢乐节暨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万宁的舞龙文化也通过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走出海南,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本文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