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本站主编庞进的散文《请除》日前在由北美大华笔会举办的“抚今追昔忆当年”有奖征文中获奖。《请除》写了作者在陕西临潼徐杨中学上学时的一个故事,发表于2008年3月11日温哥华《大华商报》。大华笔会成立于2005年12月,以丰富华人文学创作,活跃文学、时政评论,加强作家交往交流为宗旨。(龙凤)
附:
请 除
庞 进
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特定含意的词汇,如下岗、待业、调整、上访,等等,这些词汇的出现,反映着中国人的智慧灵光,也说明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有多么强。我上高中时,曾出现过“请除”(注意:不是“清除”)这样一个词,这个词意味着、表达着一件事情、一种行为,尽管没有大范围的流行,但我相信,全国各地会有不少人参与过相关的事情,从而也就不会忘记这个词。
大概是在1973年的秋天吧,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十点左右,我把班上的团员、班干部,和几位申请入团的“积极分子”——全是男的,女同学不要,大概有二十多个人吧,带到亮着灯光的学校会议室。校长高老师和其他几位校领导已坐在那里了。高老师神情异常严肃地向大家布置任务,说接到上级指示,要“请除”耸立在操场的毛主席塑像,注意,是请示的“请”、申请的“请”。同时宣布纪律:此事做完后,不要给其他同学讲,也不要给家里的、社会上的任何人讲,总之是永远不要朝出讲。
接受了任务,大家来到操场。分成两拨,一拨负责把塑像分裂成若干块,一拨负责挖坑;另外,分派两个同学沿着操场边巡逻、两个同学站岗——守在壁邻校园的公社兽医站的一个小窗下。
行动开始前,我再一次看了一眼塑像。塑像面对学校的北大门,屹立在四方形的水泥台上。和白天一样,月光下的塑像依然很高大,依然挥着巨手,依然需抬头才能看全。在我当时见到的塑像中,这尊塑像是最大的,也是塑得最好的。我想,当年为了塑这尊像,一定费了很大的神,花了不少财力。塑像落成后,也一定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而如今,竟然要“请除”了,为什么要“请除”呢?不明白。
行动开始了。工具是事先借好的,一拨人登上水泥台,持錾凿,抡榔头;一拨人在像前不远的位置,扬镢头,挥铁锨。开始时是在腿脚部位凿砸的,塑像用优质水泥铸成,里面使着钢筋,不是那么容易就碎裂的。不大一会儿,几位同学就抡得满头大汗。这时候,一位同学说,不如放倒,那样好砸,能使上劲。建议被采纳。一条粗绳拿过来,绾一个大圈,瞅准了,使劲一甩,唰——,不偏不倚,套到了脖颈处。大家牵绳而拉,挖坑的同学也放下工具来搭手。一,二,三;一,二,三;晃悠,晃悠,再晃悠,嗵——,一声闷响,倒了下来,将地面都砸凹了。
于是,便不难处理,众人上手,砸的砸,锯的锯,不大工夫,就分裂成了数块。我加入到挖坑的行列中,用铁锨铲土朝上抛。干着干着就热了,于是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干。——事后,有同学私下议论,说我的身体很白。其实,我知道我算不上什么白人,只是因为在医院里长大,不大干地里的活,不像家在农村的同学,常在田野里晒太阳而已。坑眼见着成了,长方形,不很深,也不算浅。大家或抬或拉,将水泥块置于坑中,然后填土,层层踩实;再然后,打扫战场,收兵回营——到老师灶上吃加班饭:香喷喷的大肉臊子面,肚饱为止。
工作快结束时,我曾巡到站岗的同学那里。木格子的小窗,黑幽幽的,听得出均匀的呼吸声,也闻得见草料与牲口粪便相混合的气味。问有什么动静,一位同学说,屋里好像有两个人,这阵儿都睡了,刚才说话来着,听声音都是老汉。一个说:不知为啥不要了。一个长叹一声,说:唉,世事么!
(原载温哥华《大华商报》2008年3月11日;收入《平民世代》,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