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铜尊,商代,重26.2公斤,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腹围122厘米,腹深41.5厘米,足径24厘米,1957年出土于安徽省阜南县月牙河。(国家博物馆 供图)
国博探宝
龙虎铜尊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商代青铜器珍品,融线雕、浅圆雕、浮雕技法于一身,动物造型、花纹图案变形而夸张,达到十分强烈的装饰效果,铸造精美,纹饰精致,是不可多得的商时期青铜器珍品,堪与著名的四羊方尊齐名。这件被渔网打捞上来的青铜器的纹饰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发现龙虎铜尊的安徽省阜南地区当时为淮夷聚居区,但器物形制却明显受中原商文化的影响。
龙虎铜尊的面世十分偶然。1957年6月的一天,安徽省阜南县常庙乡的农民徐珽兰正在月牙河捕鱼,当慢慢收网时,感觉这一网很沉,似乎有大鱼在网,可是拉上来一看,却只有些丁当作响的铜器。这些铜器绿锈斑驳,形状奇特,总共8件,基本上都完好无损。徐珽兰把它们弄回了家,摆在自家仓房里。安徽省博物馆辗转知道此事,就派出考古人员前往调查,经过清理鉴定,这8件文物都是商代晚期青铜酒器,龙虎铜尊就是那8件“出水”器物中的精品。
铜尊器身呈圆形,大侈口呈喇叭状,细高颈,颈部装饰三道凸弦纹,折肩较宽,其上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造了三条首尾相继、蜿蜒蜷屈、折身探首的蟠龙形象。龙身凸出在尊肩表面上,龙背雕菱形纹、三角纹,龙身附近饰一圈云雷纹。龙头突出肩外,阔吻巨口,双目大睁,额上有双角。腹部较深,满饰云雷纹,在外突肩部的三个龙首以下,分别用三道勾云状扉棱为界,把尊腹分成三个纹饰区,每一区均装饰以浮雕式虎首位中心的装饰花纹,高浮雕虎头居中,左右两侧各接一浅浮雕虎身,弓颈沉腰,粗尾上卷,前后肢屈曲呈伏地欲跃状。虎头下饰一平面人物形象,呈蹲坐式,双手平举齐肩,人头已渐被含噬虎口之中。人体两侧附以两夔龙相对的兽面纹。高圈足,圈足上部有弦纹,下有三个十字镂孔,其下饰饕餮纹图案,兽眼凸睁。
精美的出土文物大都是墓葬中的随葬品,为什么这8件文物却在河里被发现呢?依据考古调查推断,可能是很早以前,洪水泛滥,河道变迁,把埋藏在地下的整个棺木及随葬品全都冲入河内,才造就了龙虎铜尊的“偶然”面世。 (国家博物馆 刘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