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初,本报开办“名人与西安”栏目。征文启事发出后,得到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热烈响应,参与者相当踊跃且具有广泛性。八个多月来,先后收到来稿三百多篇,作者中既有闻名遐迩的文坛宿将,也有初出茅庐的文学新手;既有文化界精英,也有科技界、实业界干才;既有祖祖辈辈生活在古城的“老西安”,也有喜欢西安名人、关心西安发展的外市、外省人士。投稿的方式也有多种,或传统的邮寄,或时尚的网传,更有一些作者不辞辛苦,倒几次车,走好多路,将稿件郑重地送到编辑部。
在征文刊出40多篇之后,以“倾力打造西安首家东南亚风情的文化社区”而闻名的西安双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名人与西安”情有独钟,慨然襄助,于是,从2007年4月18日起,栏目冠以“花溪杯”之名,相继推出50篇作品。我们曾言开办这个栏目的宗旨,是“回顾、梳理、撮取和展示历代名人与西安这座名城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名城与名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鼓励人们借鉴名人的经验,吸取名人的教训,学习名人的优长”,现在看来,这样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文章尽管只发了90多篇,涉猎面却相当广泛,既有仓颉、周穆王、汉高祖、韩信、汉武帝、隋文帝、武则天、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古代名人,也有林则徐、毕沅、冯玉祥、于右任、杨虎城、邵力子、蒋介石、鲁迅、茅盾、郑伯奇等近、现代名人,还有胡耀邦、罗瑞卿、陈毅、姚雪垠、梅兰芳、程砚秋、舒同、刘炽、周明等当代名人;既有柳青、赵望云、陈忠实、贾平凹、京夫、吴天明等本埠名人,也有阿倍仲麻吕、空海、足立喜六、克林顿等外国名人……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了星辰般闪耀在古城天空上的诸多名人,从而加深了对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数家珍”般的认知和“心有千千结”般的感情;而西安呢,因了这一系列艺术、生动的名人言行的展示,也将会在人们的心目口碑中更伟大、更传神、更可爱、更有名。
在编发征文的过程中,有不少人事是难以忘怀的。年逾古稀的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愚先生,因患病有日,多年来已很少见他写文章了。而这一次,我们却意外地收到了他的《清风峻骨党晴梵》一文。文章感情饱满,笔法老到,将一位才华过人、贡献多多、风骨凛然的文史大家的形象耸立在读者面前。以往他的来稿,多是比较潦草的手写稿,这次却是整整齐齐的打印稿,足见老先生对这篇文章的看重。七旬开外的老作家杨韦昕先生每写一篇,都乘车爬楼地亲自送来;画家兼作家的戴信军先生为了写好柳青,重走哈蟆滩,稿子一改再改;对西安文史研究有素的冯凝政先生,先后撰稿十余篇,几乎隔几天就有文章寄来;杂文家陈仓先生取材独到,将“西安三千年毁城罪魁祸首”押绑到读者面前——这些令人切齿的魁呀首呀的当然也属名人。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工人作家、优秀通讯员李秀山先生,多年来一直异常辛勤不辍地为本报写稿、送稿,本次征文开始后,重症在身的他趴在病床上先后写出了《西安街头见总理》、《当年亲近华罗庚》两篇应征稿。第一篇去年12月6日发表后,他用嘶哑、微弱的声音给我打电话,说他看到了,很高兴。之后,他用更嘶哑更微弱的声音问我第二篇稿子的情况,我说已经编了,过几天可能就出来了。然而,没有等到文章面世,秀山先生就过世了。《当年亲近华罗庚》是今年1月24日见报的,当天我给他儿子打电话,我说你把这篇文章放在你爸的遗像前吧,再点上一炷香……
因受征文篇数的限制,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章没有发出来,征文虽然结束,但“名人与西安”将作为常设栏目继续保留。西安是名城,名城为名人提供成名、扬名的机会和舞台,名人为名城增添引人注目的光环和色彩,名人因名城名更盛,名城因名人更有名。西安晚报作为名城名报,宣传名城、名人义不容辞且在情理之中。
(原载2007年8月14日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