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巷小白龙”列入市级“非遗”目录

解放牛网 新闻晚报  2011年8月6日

 

求雨舞蹈今成健身活动

晚报记者 孔同 通讯员 马燕燕 摄影报道
最近,“吕巷小白龙”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代相传的‘吕巷小白龙’不会变成断线的风筝。 ”忙于备战今年10月上海市第七届农运会的 “吕巷小白龙”第五代传承人、舞龙队队长夏懿峰说。针对当前年轻人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吕巷镇已制定了一套五年保护计划。
“吕巷小白龙”历史悠久
“吕巷小白龙”是金山区吕巷镇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汉代的舞龙和明代的草龙舞,为祭祀求雨的民俗舞蹈活动。
明清两代,吕巷寺庙众多,佛事庙会盛行,小白龙洞与白龙降雨的传说在民间盛传。清朝末年,居住在吕巷网船埭地区的村民采用自愿集资参与的方式,将以往祭祀求雨的草龙改为白绸布裹身,并自发成立了舞龙队。在庙会活动中,他们以白龙舞炫示,寓意祥龙降雨。此后,小白龙舞便在这一地区流传开来。
“吕巷小白龙”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既娱乐又健身。
五年保护计划吸引年轻人
“小白龙的龙体笨重,舞龙者体力消耗大,给表演者动作的协调性带来很大难度。 ”夏懿峰说,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愿意经常性参加舞龙活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造成舞龙骨干队员的来源比较匮乏,阻碍了竞技水平的提高。
针对一些当前存在的问题,金山区有关部门正在健全和完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吕巷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吕巷已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今年将整理普查资料,挖掘民间舞龙技艺,拍摄“吕巷小白龙”专题片,完成好上海市第七届农运会舞龙比赛。 2012年,吕巷将建立青少年舞龙基地,举办全国舞龙邀请赛,与其他省市的舞龙队伍切磋交流,提高技艺。2013年他们将编写中小学舞龙校本教材,积极推广舞龙运动进学校,加强舞龙骨干技艺的培训,并申报中国舞龙文化传承基地。2014年还将举办上海市舞龙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 2015年扩大舞龙特色队伍,编创优秀舞龙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