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龙是中国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几千年来,中国人以“龙”为荣,把“龙”文化代代相传。
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勤劳善良的竹乡人更是把“龙”作为美好的图腾之物,他们就地取材,用竹篾条编成了一条条形状各异的小彩龙、母龙、七子龙、火龙、金龙、盐龙、祥龙、太平龙、水龙……,打造完整的“龙灯节”,给全县人民和中外游客带来更多欢乐。
飞龙
祭龙
“天苍黄、地苍黄,竹海之都设祭坛。有请龙王来作客,风调雨顺保安康。”在祭坛上,身着道士服装的长宁县龙灯协会会长张玉龙怀中报剑,振振有辞,“千年竹都,源远流长。上承天恩,下承龙惠。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值此盛世,风调雨顺,物阜年丰。新春之际,神龙降临,苍生有幸,万民欢腾。”
祭龙是龙灯节的开始。祭龙就是对龙的敬仰,祈求龙保佑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龙时设一祭坛,正中摆一张祭桌,桌后案头放置龙头,背面置8面黄龙旗。主持人身着道士服,两旁分立1名童男,一人端一个盘子,盘中装有圣水、道符、纸钱,另一人怀中抱剑。
祭龙仪式的高潮是为龙点睛。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张僧繇》曰:“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因此,龙一定是要点晴的。龙点睛之后,主持人说:“片片鳞甲闪银辉,有眼无睛看不清。今日朱笔来点染,目光闪烁藤空飞。”
火龙
“此龙不是凡间龙,本是云霄下九重。五湖四海都不去,今日要把竹乡游。”主持人接着,鼓声响起,各龙散开,翩翩起舞,面向祭坛参拜。一拜苍天:“银河之中炼成形,原本天上银龙星。有幸今日归竹海,不忘苍天养育恩。”二拜天地:“广袤大地茫茫苍,收纳江海在胸膛。龙藤江河威力大,感谢大地我亲娘。”三拜民众:“龙生江海任遨游,龙在神州靠人佑。但愿烈焰烧我身,腾空化作一神龙。”
最后。主持人说:“各位父老乡亲,今晚神龙就要升天,敬请各位乡亲不吝钱财,多备些烟花爆竹,让神龙在烈焰中腾飞,成为庇佑竹乡人民的神龙。”
母龙
耍龙
祭龙仪式结束后随即进行耍龙活动。一条条母龙、小彩龙、火龙等各展才艺:时而如蛟龙出水,时而在翻江倒海,时而像腾云驾雾,时而若播洒甘泉。
铁花
游龙
耍龙结束后,队伍按照“龙灯节”横幅、八面龙旗、点睛龙、子龙等顺序,在县城主要街道进行游行,向群众表演和展示丰富的龙文化。
烧龙
长宁民间认为,烧龙的火焰越高,龙就腾得越高,年辰也就越好;龙烧得越光,舞龙人就越吉利,运气就越好;火炮放得越多,人的晦气就越少,进的财就越多。在烧龙时,除礼花、烟花、爆竹以外,还有长宁传统的水花、铁花。
铁花满地
在晚上六点过,街道上等候烧龙的人群就按奈不住早早地在燃起了烟花爆竹。晚上7点整,“喷、喷、喷、喷”,4响礼花升上天空,宣告烧龙活动开始。
古时长宁没有烟花,当地百姓就发明了铁花和水花。铁花是将白口铁熔化成铁水,一人用小勺舀起,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木板击铁水,铁水向天空飞溅,宛如礼花绽放,十分好看。铁花配料和击打十分讲究,要做到“花多而亮,且不伤人”,不仅要有娴熟的击打技艺,还要两人配合和谐、默契。水花是将铁粉、火药、镁粉装在竹筒里,点燃引线,群星闪烁,十分好看。好的水花可以烧1分钟左右。
为龙点睛
“出龙了!出龙了!”这时候,舞龙人就头戴竹帽,手舞竹龙,狂奔而出。“铁花又来!铁花又来!”,“火炮又来、火炮又来。”舞龙人害怕自己的龙烧得不够好,就赶往铁花、水花多的地方和鞭炮密集的地方。人们也就点燃鞭炮,冲向竹龙、太平龙、祥龙,才而把整个“龙灯节”活动推向高潮。
送龙
送龙是烧龙活动的最后一项。晚上九点后,忙了一天的舞龙人将烧得只剩下光秆秆的龙灯,拿到淯江河边,摆上香案,点燃灯烛,将龙的骨架用火烧尽,送龙归天。当然,舞龙人是要将龙须和龙头上值得纪念的物什自己留着,挂在屋里辟邪。
刘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