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骨子里的“龙文化”

南方日报网络版 作者:刘嘉麟 2009-03-20  

 

杏坛水乡文化渐成珠三角民间艺术中又一奇葩

龙舟说唱的道具龙船做工精美。(/图卢慧明摄)

“杏坛到了。”在同事的提醒下,我抬眼向窗外望去,鱼塘、厂房各自在自己的“地盘”辛勤工作着。和珠三角其它小镇一样,杏坛不由自主地被现代化进程裹挟着前进,形成了如今的景象。

但万幸的是,在现代化大潮之下,杏坛却保持着完好的岭南水乡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历史悠久的水网交织地,它比较集中且完好地保存着楚越壮文化痕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斑斓多姿的民俗艺术,经过多年的积淀与提升,这些散布乡间、带有浓郁民间色彩的文化艺术逐渐成为珠三角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前几年,杏坛龙舟说唱、人龙舞这两个水乡民俗项目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近日,杏坛更是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水乡民俗类先进镇”。这无疑是对杏坛水乡民俗艺术的肯定。

默默传承古老文化传统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杏坛的水乡民俗艺术多数与龙有关。龙舟说唱、人龙舞、划龙船……杏坛以“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将“龙文化”、自然资源、水乡历史和入文环境有机地结合。走进水乡深处,总能让人感受到那股浓郁的“龙文化”气息。虽然,它早已经化作一溪清流,几炷心香,但浪花飞溅,锣鼓喧天的龙舟竞渡和诡秘幽丽的龙文化与龙风俗,却不时地提醒我们:这里的人们仍默默传承着千年不灭的楚越壮人敬畏河神、以龙蛇为图腾的文化传统。

我想这也许就是杏坛获得“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水乡民俗类先进镇”的原因。也恰恰是杏坛人这份对传统的坚持,使得众多在其它地域已不复存在的民俗艺术得以在杏坛继续流传。

72岁的尤学尧是“现役”杏坛龙文化传承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他11岁开始学习龙舟说唱,至今已有60多年。而龙舟说唱技艺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这门古老技艺,在2005年也几乎面临绝境,为了将它继续传承下来,尤学尧和几名老艺人心急火燎地与杏坛文化站站长邓家声一起多方奔走,才使这门技艺得以继续流传。

“改革开放三十年,政策开放不可限量,条条法律把农民帮,农民又可开工厂又可办商场……”为迎接我们的到来,尤学尧张口便即兴创作了一段龙舟说唱词,这让同行的摄影记者大感震撼:这即兴创作当今歌坛能做到的可不多。而这恰恰就是龙舟说唱的魅力所在,即兴创作信手拈来,任何事物都可唱。

当年在杏坛,龙舟说唱传人屈指可数,“能够熟练掌握这门艺术的只有4人,经常出来活动的也就我自己,年纪已经很大了。”尤学尧说。而广东其他地区几乎已无人懂此艺术。

但如今的年轻人已过多地沉迷于Rap、流行歌曲,对这门古老技艺不屑一顾。尤学尧老人也说他的外孙曾经跟他学过,但只学了4天,就学不下去了。

从2003年开始,杏坛文化站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愿意学龙舟说唱的年轻人奖励500元,而能够培养出一个传人的老艺人也有500元收入。但多年过去了,该奖励始终无人问津。

正愁无计可施之际,一阵春风吹开了冻土。

2005年底,龙舟说唱在中国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赫然在列,其难以估量的艺术和考古价值得到了肯定。

“一种艺术的发扬光大需要氛围,杏坛决定早走一步,通过开办培训基地在社会上形成龙舟说唱的群众基础。”邓家声说。

2006年7月份,杏坛“民俗民间艺术培训基地”正式挂牌运作,龙舟说唱作为一个主打项目首先开班。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杏坛龙舟说唱传承人已经有近90人。

薪火相传老艺术现新活力

以基地为轴心,杏坛又将北水、龙潭、光华、高赞列为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基地,以加大对水乡民俗艺术的承传力度。“杏坛的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不单单某个学校或某个单位在做这些事情,每个村居都是一块肥沃的文化土壤,一个积淀深厚的基地。”邓家声说,这些单位都为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其中包括不少已中断或濒临绝境的文化艺术。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教育基地,首先应该突出其在文化传承上的意义,而这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词就是传承、创新。

在邓家声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北水,在这里,传承、创新正在同步进行。为壮大舞龙队伍,该村分别配置了女龙和学生龙,并在顺德首次成立了妇女舞龙队和儿童舞龙队。其女子舞龙队与均安女篮、女子醒狮、女子龙舟合称顺德妇女体育项目的“四杰”。龙队成立后,该村在舞龙方面每年都培养出大批人才,尤其是小龙队的队员培养,目前,全村大多数四五年级学生都基本掌握了舞龙要领,村内的中青年都掌握了舞龙的规范动作。

曾经消失了半个世纪的秋色表演节目也在北水得到复兴。其演员大多数为学龄前或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目前已自行设计了八鼎秋色,包括“仙女散花”、“童子拜观音”、“吕布与貂蝉”、“穆桂英杨宗保”、“天姬送子”、“仕林祭塔”、“哪吒闹东海”、“樊梨花招亲”等。在技术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的飘色表演方面,该村所有表演演员都是4—6岁的学龄前儿童,并自行研制了飘色节目,填补了区、镇飘色活动的空白。

这些古老的艺术正因薪火相传而焕发着全新的活力。

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杏坛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如吕地的威风锣鼓队,昌教的舞花龙等等,杏坛30个村,至少百分之六七十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基本达到了一村一品。对于杏坛人来讲,每一个村都是传承基地。

■解码杏坛民俗艺术

赛龙夺锦水乡精魂

龙舟竞渡发展至今是一种训练培养团体合作精神的方式。又可熟悉水性,发展上肢胸背运动,龙舟竞渡也就成了杏坛一年一度的民俗体育活动。依老一辈的说法,龙舟竞渡所使用的舟,尚无龙的造型(早期的斗龙船多使用民间摆渡用舢板或小渔板参加角逐)。于舟之首尾加龙首、龙尾,让整艘船犹如一条龙漂浮在水面之上的造型,则是在民国以后的事。

北水龙舟歌一曲唱到今

作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龙舟说唱”也是顺德区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记载,“龙舟说唱”始于清乾隆年间,一原籍顺德龙江乡的破落子弟首创了这种说唱体的“龙舟歌”。流浪歌者肩扛木雕龙,左手挂小锣小鼓,一边吟唱,一边敲打,很有一番韵味。至今,“龙舟说唱”已有近300年历史,在杏坛北水则流传着目前最正宗的龙舟说唱(摄影:卢慧明)。

光华人龙舞生面别样开

舞龙是杏坛最为突出的民俗风情和民间体育传统项目,各式各样的陆上舞龙活灵活观,令人赏心悦目,诸如布满彩灯的灯龙(金龙、银龙)、用纺纱织造的纱龙、用草编织并插上燃着香火的火龙等,其中尤以由数十名青少年模拟组成的人龙最为出名。舞人龙由118名运动员组成,不但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武术功底,而且饰龙趸的运动员要强壮有力,团队要齐心,保持人龙随着锣鼓的不同节奏起舞。

高赞锣鼓柜奏出盛世音

锣鼓柜内装敲击、吹奏、拉弦、弹拨四类民族乐器,以“柜”为单位,以乐社名称制作锦旗,组成一个演奏班子。演奏者多为乡村及城镇街坊中吹、打、弹、奏的好手。流动演奏时,由四个挑夫抬着锣鼓柜,前面帅旗引领,旁边罗伞簇拥,柜内放大锣和鼓板等乐器,而大钹等乐器则由演奏人员各自拿在手里乐曲以大小唢呐为主调,吹奏粤曲曲牌、广东音乐、“封相锣鼓”及“西秦”、“大棚”等曲目。

北水演柜色古艺出新意

北水柜色由来已久,表演者站在柜内,由大人扛台,穿街过巷。如今改为电动,缓缓行进,引来群众观赏。表演者多为儿童,经挑选的金童玉女由化妆师精心设计,做出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如,“仙女散花”、“童子拜观音”、“吕布与貂蝉”、“穆桂英杨宗保”、“天姬送子”、“仕林祭塔”、“哪吒闹东海”等造型。

■民俗艺人话心声

尤学尧(龙舟说唱传承人之一)

将龙舟说唱在乡野之间传唱下去

虽然现在已经有近90名龙舟说唱传承人,尤学尧却仍对龙舟说唱的传承,充满危机感。

“以前,唱龙舟的民间艺人大多因家贫,为求糊口而辗转街头卖艺,以讨点利是钱。所以这门艺术的基调就是要走出家门,走街串巷四处歌唱。”目前,尤学尧年事已高,但由于深爱这门艺术,逢年过节他仍挨家挨户送祝福。人们也很欢迎他的到来,往往一个春节下来,他就有千元收入。

尤学尧说,现在虽然学龙舟说唱的人多了,但大家都只愿意呆在家里唱。这对龙舟说唱扩大社会影响,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大家都走出来,走向社会这门艺术才会真正的活起来。但令尤学尧沮丧的是:“由于走街串巷去表演,人们往往会给一些费用,这使得龙舟说唱在学员们的眼里只是比要饭稍微好一点而已。”

尤学尧曾多次表示,希望收一个徒弟,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他,而唯一的条件就是,这名徒弟要以龙舟说唱为业,而不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但正是因为这一条件,没人愿意拜他为师。“要赶紧收一个徒弟,将龙舟说唱在乡野之间传唱下去。”他说。

■记者手记

不要让民俗文化随风飘去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和汉唐盛世,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如庙会、花会、农民画及民间艺术及民居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无不深受着那种多元而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的抚育,都对承载着这些独特文化的广阔的田原和民间生活寄予铭心刻骨的爱。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不少人迷失了,这份爱不再铭心刻骨,已经随风飘去。

在现代化大潮中,民间文化正面临困境: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民间艺术日渐衰落。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离去,慢慢地遗失。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和历经万千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没有得到完整记录和保存,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就像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民间文化形态的消亡必将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进而削弱民族的创造力,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间艺术家们面临的窘境和民间艺术的传承是最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些曾经漫山遍野的歌谣,那些曾经摇曳于民间的艺术,萦绕了千年的民族气脉……而今随着它们的消失和式微,逐渐无迹可寻。

人们常说,只有失去才知道后悔,这一点都不假。在我们紧锣密鼓对一些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艺术进行抢救性传承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其实在过去的那些时间里,只要我们稍稍地对这些艺术重视那么一点点,它们的境遇可能就不会像今天一样,需要抢救性的传承。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断裂,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民俗的复兴是本土文化觉醒的标志。环顾中国民俗的传承与遗失,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让民俗文化这朵艺术之花璀璨盛开,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图片由杏坛宣教文卫办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