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一个专门研究女娲遗迹遗存,弘扬女娲文化,推崇女娲精神的法人社团——骊山中华女娲文化研究会2007年4月20日在驰名中外的骊山风景区挂牌成立。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出任研究会会长,骊山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书法家庞任隆出任常务副会长。
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等出任研究会顾问。庞进出席了成立大会,并代表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和陕西现代文学学会发了言,全文如下:
华族初母,创世大神;和龙谐凤,承古开新
——在骊山中华女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庞 进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会向骊山中华女娲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向《骊山女娲文化论文集》的首发表示热烈的祝贺!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举世闻名的创世大神。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源文化、根文化;研究女娲文化,对认知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探讨、定位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骊山是女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母亲氏族社会首领,女娲是多世的,而骊山女娲很有可能是第一世女娲,因为女娲的母亲华胥氏,就生活在骊山之阳。
近年来,骊山书画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和骊山国家森林管理处的同志们精诚合作,为女娲文化的研究、弘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没有他们的智慧、奉献和努力,今天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大家知道,龙凤文化是我致力多年的研究领域,而龙凤文化与女娲文化、伏羲文化以及炎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女娲既可称“龙祖”,也可称“凤母”。女娲的精神和龙凤的“容合,福生,奋进,谐天,和美”的精神具有同一性。这样的精神使我们中华文明从远古走到今天,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而从未间断。这样的精神也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的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骊山女娲雕塑像,我提以下建议,供参考:
1.雕塑像有龙是对的。因为女娲可称造福众生的“善龙”:古籍文献多有女娲“人首蛇身”之说,考古出土的女娲像,也都是“人面蛇身”。蛇是龙的重要的也是主要的容合对象,“蛇身”就是“龙身”。
2.雕塑上还应该有凤。因为女娲可称母仪天下的“祥凤”:古籍文献称“女娲氏风姓”,古代“风”和“凤”是同一个字,凤曾是先民心目中的风神,姓风就是姓凤。
“和谐”是中华文化推崇的理想境界,也是当今国家管理层提倡的核心理念,而“龙凤呈祥”便是“和谐”的最好的象征。
3.古代元素:可以让女娲戴花草冠,穿兽皮裙。
4.当代元素:赞赏让女娲双臂向上展开,寓意开放、自由、审美的当代理念。
5.女娲年龄的定位:我认为40岁最合适,30岁偏年轻,50岁偏年老。40岁也接近于远古时期先民的平均年龄43.3岁。
6.为了体现女娲“母仪天下”的身份,可以考虑增加一群孩子,最好56个,穿各民族服装, 代表56个民族。
最后,我想用十六个字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并寄寓正在付诸实施的骊山女娲雕塑像工程:“华族初母,创世大神;和龙谐凤,承古开新。”
谢谢各位,祝福大家!
2007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