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洞镇龙灯桥
云锦镇薄刀桥
福集镇龙脑桥
牛滩镇蜘蛛桥
福集镇苦桥子桥
近日,有“千年古县”、“龙文化之乡”美誉的四川省泸县传来消息:该县正将龙桥群集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继1996年泸县龙脑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之后,龙桥再次申报“国保”。龙桥群有何独特之处,够得上申报“国保”?为此,记者专程来到泸县,一探究竟。
果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泸县方圆21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大小河溪之上,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140多座龙雕石板桥,这些桥长者100多米,短者仅1米余,桥墩上都雕刻有各种祥瑞之物,其中以龙雕最多。以平均每座桥雕有2至3条龙计算,全县起码有三四百条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无一雷同的石雕龙群!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工艺之精、造型之美,全国罕见,难怪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先生对此赞叹不已。
一惊:百桥存世 寿延千年
泸县的古代石桥大多以龙作为雕刻装饰,因现存数量较多,故称为龙桥群。泸县究竟有多少座龙桥?据泸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县政府对龙桥全面调查后发现,泸县现有范围保存有龙桥140多座。据民国二十四年《泸县志》记载,泸县当时有石桥237座,主要建于长江水系沱江支流近200条大小河溪之上。“一个县拥有如此多的龙桥,这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泸县文物局副局长陈凤贵说。
泸县地处沱江流域,溪河众多,人们建桥雕龙,一为交通便利,“兴津梁以胜天险”;二为维系民众平安,寄托“平波安澜、筑桥永固”的美好愿望。泸县龙桥最早建造于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据史书记载,“泸城东二十四里有特凌桥。传宋治平年中,有女子因母病归省,溪涨不能渡,忽见一木横凌水面;遂舍生以渡,人以为孝感,寻造桥因名。”后经明、清、民国,直到上世纪60年代均有建造,前后持续了近千年。
泸县现存龙桥主要兴建于明清两代,特别是明洪武年间和明末清初两次“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入川,这一方面提出了改善交通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大规模建桥提供了物质条件。因此,泸县多次掀起了由官方组织修建和民间个人捐建龙桥的高潮,并为后人留下了规模庞大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惊:群龙有首 精湛绝伦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泸县的龙桥多以龙取名,在现有41座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龙桥中,就有金龙桥、双龙桥、小龙桥、龙灯桥、龙凤桥、龙洞桥等,也有不少以动物取名的,如狮子桥、白鹤桥、鸿雁桥、蜘蛛桥等。这些古桥精湛的建造工艺处处让人叹服。
踏着乡间蜿蜒的小道,记者来到距泸县县城北郊沱江支流九曲河畔,只见山清水秀,林木葱郁,景色宜人。九曲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为建桥提供了天然的最佳位置,泸县龙桥的典型代表、中国最大的龙雕石板梁桥龙脑桥就坐落于此。
赫然陈于眼前的龙脑桥,静静卧于清澈的河面上。它地处古驿道中,平整的桥面中间,因人流往来踩踏出一条赭红色的路痕,而桥身两侧及桥墩上蔚为壮观的石雕群,均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青苔,似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龙脑桥建于明洪武年间,已有600多年历史,保存完整,在我国古桥中十分难得。因河中有天然石似龙叫龙脑石,山上建有龙脑寺,建桥雕龙,故而得名。龙脑桥长54米、宽1.9米、高5.3米,共12墩13孔。建桥就地取材,桥墩由条石垒砌,令人称奇的是,条石间未凿榫卯,也无任何黏结物,而是靠所凿条纹摩擦和自身重量以稳固。在桥墩之上设有13道石梁,每道由两块石梁拼合而成,每块梁板重约5吨。600多年来人行车马通过,桥面并无多少磨损,桥墩基础也无下沉,可见当时桥的设计、施工水平之高。
龙脑桥真正的“画龙点睛”之处,莫过于它的雕刻。桥中间的8个桥墩上,共雕了龙、青狮、白象、麒麟4种灵兽的形象,4个龙身居中,两旁左为麒麟右为象,两端为狮子,均为圆雕,造型奇特,比例特别夸大,形象生动;雕刻技艺熟练,线条明快舒畅,粗犷中又显细腻。这些龙兽均由整块青石雕成,每块长超过4米,重达14吨。龙头兽头均朝向河的上游,雄踞桥墩之上,龙身承负石梁,龙尾则紧附在桥墩另一侧。据说,在夏季水涨之际,那4条巨龙高昂龙头,卧于河面,藏身水中,好像带着狮、象、麒麟,迎着滔滔河水奋力上游,气势极为壮观。
记者仔细观察,龙脑桥上的每一个龙兽雕刻都各具特点:狮子张口含笑,脚踏绣球;大象长鼻弯曲,饮水河中;麒麟口含绶带,上下大牙相咬,凶猛威武。4条龙的形象尤为突出:它们高出群兽之上,脚踏祥云欲飞欲动,龙身的鳞甲、嘴下的胡须以及眼、口、角、耳等雕刻得十分精致而有力。中间最大的一个龙头顶部刻有一个“王”字,似乎是群龙之首,头重约8吨。尤为称绝的是,“龙王”口中含了一颗重达50千克的石球“宝珠”,可滚动而不可出。“在洪水来临时,水流冲激石球,滚动之声,隐约可闻。”陈凤贵说。
罗哲文先生曾多次亲自考察龙脑桥,禁不住发出赞叹:“如此巨大比例形象的龙、兽群雕,如此精美的桥梁石刻艺术,在全国古桥中,确属罕见,特别是保存如此完好,更是难得!”
三惊:价值无双 乡亲呵护
作为中国桥梁史上极为独特的代表,泸县龙桥群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首先,它是中国已知数量最多的一处龙桥文化遗存,是中华龙文化的一处典型物证。其次,它是当时经济、社会、历史状况的反映,是民族迁徙、社会变迁的体现。再者,它是中国石板梁桥艺术化建筑风格的开山杰作。其桥梁建筑与龙雕造像构成和谐之美以及圆雕龙为主的雕刻技艺,体现了中国石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千百年来,泸县龙桥一直都在使用,给百姓带来交通便利。泸县龙桥群为什么能保存得如此完好?除了当地政府长年悉心保护之外,在罗哲文看来,这还要归功于当地乡亲。“他们都是保管员,没有任何人敢于去损害这一宝物。”记者在采访中,曾听到以前有人因用锄头敲击龙脑桥,结果回去暴病而亡的传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百姓已把龙桥神化、不容任何人亵渎的敬畏之心。
据泸县文体广电局局长游书勇透露,今年,泸县政府从龙桥群中遴选出46座集体申报“国保”,目前,申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可以期待,随着申报工作的开展,那140多座历经百年风霜的龙桥,以及数百条充满灵性的雕龙,将得到人们加倍的珍视和呵护。
作者:赵川东文 张云飞图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