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昨从论坛举行的投融资项目洽谈会上获悉,占地面积3000亩、总投资超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防科技工业园将落户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认为,政策壁垒、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问题,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瓶颈。
“武汉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中心城市,在推进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责无旁贷。”昨日,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王茂林认为,长江经济带巨龙腾飞,需龙身崛起,而湖北正是龙身崛起的主力。
湖北段长江航道全长1062公里,占长江干流38%,在沿江省份中位列第一。
“武汉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四处通达,条件太好了,如此‘地利’,决策者更应有大胸怀,发挥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作用。”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张塞说。
原国防科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徐鹏航认为,长江经济带机遇与危机同时存在,湖北武汉应借“两型社会”建设机遇,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建立金融产业布局,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成为资金洼地,同时,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还应充分发挥武汉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变交通优势为经济优势。
昨从论坛举行的投融资项目洽谈会上获悉,占地面积3000亩、总投资超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防科技工业园将落户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国防科技工业园的自然分割为多个功能区,即高新技术研发园区、服务管理园区和居住生活园区等。
据悉,国防科技工业园重点项目包括:航天和航空科技、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学和光机电一体化等六大领域,其中引领这六大领域的支撑技术是软件技术,它将是国防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的关键点。
国防科技工业园力争在五年内,国防科技工业园一期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长江沿线省市应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中国最大区域经济体。”昨日,由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中国国防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生产力学会主办的“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论坛暨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在汉召开,350名长江沿线相关省市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共商长江经济带发展大计。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长江经济带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成熟,潜在消费需求巨大。近年来,各方专家为中国经济设计了许多构想,但每一种设想中,都将长江经济带放在重要的位置。
与会者认为,如何让这条经济巨龙腾飞?“协作、创新、共赢”是与会者的共识。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认为,政策壁垒、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问题,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瓶颈。他说,优化产业结构,资源整体开发;释放人力资源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政府层面的协作,消除政策壁垒,统一大市场,方能推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发展。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张塞:预测明年经济走势
“全球经济尚处于萧条期,中国经济明年方能从萧条走向复苏。”昨日,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张塞在汉预测明年经济走势。
与目前国内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回暖不同,张塞认为,现在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复苏为时尚早。他预测明年才会进入复苏期,按照经济规律,经过2、3年复苏调整后,经济将进入6年左右的繁荣期。
对于公众普遍关注的通胀预期,张塞认为“还没到那一步”,他认为,目前的物价上涨依旧是结构性的。通胀的形成多为成本和需求两大因素影响,目前仅是成本单方面作用,尚未形成合力。
他还认为,物价绝对下降不太可能,但涨幅尚在可控范围内。
在昨日的“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论坛上”,市长阮成发向长江经济带省市发出倡议:“共同设立长江航运振兴基金,共同设立长江生态补偿基金,在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体系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联合’发展,实现共赢。”
阮成发认为,长江经济带应联合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新一轮产业大发展的整体规划,支持冶金、石化、汽车、机械、船舶、建材等大耗水、大运量的主导产业,及水陆联运、江海联运等扩散性强的产业,沿长江骨干航道进行产业布局。
他说,应建立市场资源共享机制,在经济带内共享信息资源、资金资源、科技资源、文化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等。
联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长江流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电力生产与供应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以及完备的防洪、除涝、抗旱、供水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共同设立长江航运振兴基金,推进长江及其支流的航道整治工程,加快船舶更新改造。
此外,长江经济带还应联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联防机制。共同设立长江生态补偿基金,形成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与补偿机制。
此外,阮成发还建议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共同争取国家支持,请求中央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