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家全方位展示黑龙江全流域自然、历史和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黑龙江流域博物馆自开工建设后便备受瞩目,首馆——自然馆去年7月开馆,现已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据常务副馆长李刚介绍,博物馆整体工程预计将于本月底全部竣工,历史馆、民俗馆两座分馆将于7月中旬在鹤岗市萝北县正式对外开放。届时,观众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历史。
“龙”形布局 展示“龙”文化
据李刚介绍,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建在萝北县的名山岛上,距俄罗斯江岸仅1公里之遥。名山岛不大,东西长3500米,南北宽只有500米,而总投资达到6200万元的流域博物馆占地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精确测量后为6368平方米。该馆的建筑造型独具匠心,“省规划设计院在设计格局时,改变了博物馆多为单体建筑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由3个单体建筑物组接建设的方式,按‘龙’形框架自西向东排列,各单体之间用空中栈道、室内通道或露天通道连接。”李刚说,这种处理的效果是,从空中看,黑龙江流域博物馆首尾相连的形状,犹如一条飞翔的“龙”,象征着黑龙江流域“龙”文化的特殊内涵。
据介绍,黑龙江流域博物馆采用了声光电等先进技术及场景模拟、幻影成像、实景再造等生动的布展方式,构筑出体验式、具有震撼力的观展效果。李刚说:“观众可以把这里看作反映黑龙江流域权威的‘自然百科全书’,这里陈列着黑龙江流域的恐龙、猛犸象等珍贵化石,以及石墨、黄金等各式各样的标本,观众可以看到东北虎活灵活现地在山中觅食,珍禽丹顶鹤在湿地里自在地徘徊,以及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全家福和民俗文化等。”
三个分馆各具特色
黑龙江流域博物馆由自然馆、历史馆、民俗馆三个分馆组成,李刚告诉记者,如果按“龙”形来划分,那么龙头部分就是自然馆,龙身是历史馆和民俗馆。据李刚介绍,自然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共两层,分设大厅、序厅、峡谷、植物厅、古生物厅、动物厅和矿产厅。自然馆以展示黑龙江流域的自然生态全貌为主,融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于一体,300平方米的大厅主要展示博物馆标识,展厅以黑龙江为背景,用金、木、水、火、土五大组成物质的元素诠释流域博物馆的综合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序厅则从宇宙的形成说开去,以大屏幕、沙盘等多媒体为展示手段,演示中华民族第三大母亲河——黑龙江的形成。自然馆中,最有特色的是峡谷:在这里漫步犹如行走在黑龙江上,脚下水在流、鱼在游,放眼望去是巍巍的兴安大峡谷,峡谷壁上展现的是额尔古纳、根河市、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黑河市等14个城市。
李刚告诉记者,黑龙江流域博物馆于去年3月20日开工建设,首馆——自然馆于去年7月26日开馆,至今已接待观光游客1.1万余人次。7月中旬,流域博物馆的另外两个分馆也将正式开放,其中,历史馆分远古崛起、近代风云和创业史话等部分,展示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沿革,而民俗馆展示的是黑龙江流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
打造博物馆建设新亮点
一个边境小县能花6000多万建设一座跨地区垮国境、以黑龙江流域文明为主题的综合馆,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对此,李刚向记者道出了萝北县以建馆促旅游的设计蓝图。李刚说,萝北地处三江平原,东北部是黑龙江、松花江与小兴安岭的夹角处,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具有龙江特色的大界江、大湿地、大峡谷、大冰雪、大森林等自然美景。萝北县还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的边境县,清金遗址、抗联传说、垦荒故事、知青足迹、俄犹风情随处可见,充分、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界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然而,这些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缘优势,如果没有文化载体作为支撑,就缺少了灵魂。于是,近年来萝北县提出了“以文化为灵魂,以城建为载体,以旅游为拉动,实现文化、城建、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以流域博物馆作为整合旅游资源的龙头,力图将该馆建设成萝北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在丰富群众旅游、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我省的博物馆建设增添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