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城发现清制龙牌“圣旨楼”

汕头都市报   2010年3月23日

 

  本报讯(记者 肖彤兰) 一座玲珑精致的清制龙牌“圣旨楼”及两道清朝同治皇帝的“圣旨”,经由清嘉庆南澳总兵梅春魁的族亲后人绵延近200年的珍藏,终于日前惊艳亮相。昨天,本报记者在濠江区旅游局局长杨育挺的引荐下,有幸先行一睹“圣旨楼”和“同治皇帝圣旨”尊容(如图,本报记者曾春乐 摄)。

这座玲珑精致的清制龙牌“圣旨楼”及两道清朝同治皇帝的“圣旨”,就珍藏在梅春魁的七弟梅占先的第四代嫡孙梅前忠的家。记者现场看到,这座“圣旨楼”系杉木结构,尽管楼体一些构件斑驳、脱落,铆钉微腐,但仔细瞧着,依然能辨识出当年的富贵堂皇:宫殿式的建筑,楼脊挑角,垂梁起架,底座平面呈方形,周环走廊。走廊上,配缀有12个含苞欲放的莲花台。楼中大殿四周,四根立柱盘着4条蟠龙,片片龙鳞隐约闪动着金色的光芒,龙头绕柱引颈仰天,龙须奇崛,目光炯炯;楼脊,飞檐挑角,雕梁画栋,一轮红日在海面冉冉升起,正面镶嵌着一块“龙章宠锡”的牌匾。大殿当中,一块垂立的木屏玲珑剔透,雕刻着的一只彩凤羽翼翩跹,与穿殿而过的蟠龙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片“龙凤呈祥”的喜庆景象。屏风外,一块约一寸宽的长型木匾,上书“熙朝锡命皇恩大”的字样。屏风前,一根滚圆的木梁横贯东西,据介绍,这是专门供奉“圣旨”并供子孙后代参拜瞻仰的。记者现场测量,整座“圣旨楼”座高83厘米,净高71.5厘米,底座11.5厘米。殿高52厘米、宽41厘米。后面屏风高40厘米,宽32厘米。三层飞檐从上到下,分别是39厘米、42.5厘米和47厘米,显得非常的小巧玲珑。梅前忠还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了他家世代珍藏的两道“圣旨”。记者看到,“圣旨”系皇家金黄绸质,均标注有“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 树丰功于……”等字样,及“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日”的落款。

据梅前忠介绍,梅氏家族系从河南省汝县来濠江青篮村落户的。至第10世祖梅发林、叶氏夫妇时,生育有7个儿子,其中次子梅春魁,少年勇健,于清乾隆末年效力水营,官至达濠守备。清嘉庆初年,调任陆丰县碣石镇左营;嘉庆十八年升到副将;嘉庆二十年升为虎门中军参将,至清嘉庆二十五年升任南澳镇总兵,卒于道光二年,年仅49岁。梅春魁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且因治军严正,勇猛威武,在民众中享有盛誉。在濠江古城,现今仍保存有建筑结构完好的梅氏宗祠和梅氏将军第,以及梅氏族亲世代珍藏、由清道光元年宰相董浩亲笔题写的“一乃心力”挂匾。

濠江区旅游局局长杨育挺表示,梅氏“圣旨楼”及“同治圣旨”的发现,对于新规划中的濠江古城是一大喜讯,有助于依托历史、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展现濠江古城的悠久文化风貌。

(责任编辑: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