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客家人端午“祭龙舟”

中国赣州网 2008年4月16日  

 

有山有就客,有水必有“龙”。中国,被称为“龙”的国度,“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大山孕育出赣江,赣江承载着客家的厚重历史。演绎客家人尊崇“龙”文化的独特民俗风情之一是“祭龙舟”。

舟行天下,龙衍四海。我国龙文化约有5000至8000年的历史。在六朝以前,龙总是作为一种神灵,在巫术、神话、宗教的世界里出现。世人对龙也总是作为一种神秘莫测的偶像而敬畏、膜拜。到唐宋时期,龙开始从神圣、庄严的神殿中走了出来,深入民间,逐渐地民俗化、世俗化。就是在这样的“龙行天下”的时代背景下,客家人在艰难的迁徙与繁衍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把生生不息的“龙文化”逐渐演变为半宗教、半民间体育娱乐的民俗、民众性活动。

“龙”一直被认为是“九似之物”,神奇威武,有超自然、超人类的神话力量。龙能“兴云致雨”——这让以农耕为主的客家人把龙塑造成自己的庇护神,物化成民族自尊心和征服自然、战胜一切的精神、力量。例如把“龙崇拜”与民族的图腾移植到舟楫上,演绎在节日中,成为一种生命、愿望与精神的符号,从中获取文化衍播、人心凝聚和精神奋发的效应。

赣南客家人“祭龙舟”与端午节相联并重。赣州市章贡区沿江一带的活动,通常在端午节前15天左右举行。“祭龙舟”是竞龙舟的很重要仪式,一般由各村坊各房亲理事会统一组织安排,由本村德高望重或祭祀的专门人员具体主持。仪程主要有:请龙王、祭龙首、装龙舟、举龙身、舟下水、安龙头、装船舵、游江、热身、比赛等。“祭龙舟”仪式一般在江边或龙王庙前进行。这时家家户户大人、小孩穿着新衣,带着“三牲”和粽子来到现场,拜龙王、摸龙须、沾龙气。祭典隆重、庄严、热闹。锣鼓声,鞭炮声,唱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场面壮观,声势撼人。龙舟游江所到之处都有乡亲摆祭品、放鞭炮、行大礼,以示恭迎和崇敬。到端午节竞渡时,更是万人空巷看决赛。一江两岸,人山人海。吆喝声,击节声,欢呼声,简直惊天动地。客家人“龙崇拜”思想在这里宣泄得淋漓尽致。(赖国柱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