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鸣兮 于彼朝阳

——西安市别称“凤城”献言

张志春  2009年5月4日

 

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别称,如南京是“石头城”、广州是“花城”等,作为文化古都的西安也应当有一个彰显个性的别名。为西安取别名,我以为“凤城”最佳。这并非笔者的巧思妙想或随意杜撰,而是古人惯称的重新提及。起码在唐代,李白、杜甫等诗人就这样称呼了,甚至还可以追溯到雄风千古的汉朝。《全唐诗注》:“汉长安城因有凤阙,高达十七丈五尺,因又名凤城。”;杜甫《复愁》:“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注杜大家仇兆鳌则明快地说:“凤凰城,指长安。”

凤城衬映悠久的传统

首先是文献与图纹。唐代诗人大多将长安美称为凤城,这在唐诗中比比皆是。这种文献价值的考识与挖掘有巨大的想像空间。决不至于因惯性思维,让我们今日随意摘出唐人诗句来烘托与渲染“凤城”的品牌;从远古以来,凤形图纹丰富多变,资料繁复。凤的意象在明清定型为,首如锦鸡,冠似如意,眼如人目,喙如鹦鹉,身如鸳鸯,翅如大鹏,足如仙鹤,羽如孔雀,体呈五彩的状貌。鸡首象征呼唤光明,如意表示和平秩序,人眼表示文明高洁,鹦嘴表示欢悦的礼乐教化,孔雀羽象征吉祥,鹤足象征长寿,鸳鸯寓意爱情美满,大鹏表示鹏程万里,五彩象征东西南北中整体境界。这类图纹的文化辐射价值无论怎样夸张都不会过分。

其次是遗址与名号。就西安市区而言,有至今犹存的汉武帝修筑的双凤阙遗址,那是汉唐以来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低回留恋、反复咏叹的标志性意象;有凤栖原;有至今未曾更名的朱雀门和端南正北的朱雀大街;还有许多一直鲜活在历史中的凤凰池、凤台、凤凰门等祥瑞的意象;有大明宫丹凤门遗址;而新命名的位于西安市经济开发区的凤城一路至凤城十路,更让我们看出了凤文化适应现代化格局、与时俱进的非凡品质,也看到了西安人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凤城的历史文化积淀

历史上,长安城称为凤城的依据,大致有三:

因汉武帝修筑双凤阙而命名。《全唐诗注》解释骆宾王《帝京篇》“丹凤朱城白日暮”句:“汉武帝在长安造凤阙,高二十余丈,故称长安曰凤城。”;《史记》对此也有记载,“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司马贞索引《三辅故事》以释《孝武本纪》:“北有圆阙,高二十丈,上有铜凤凰,故曰凤阙也。”看来,凤阙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长安的标志性建筑。汉代以来,不少名家名篇都因之颂称凤城、凤阙以抒情怀。

因弄玉引凤的美妙传说。仇兆螯在注杜诗“银汉遥应接凤城”时,引赵次公曰:“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为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于是,后来宫苑建筑命名多从此立意了。如凤凰台、凤凰池、凤凰殿、大明宫正南丹凤门、太极宫东门凤凰门等。

因凤栖京郊的缘故。据《陕西风景名胜史话》载,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有凤十一只集于杜陵原少陵原,宣帝翌年遂改年号为五凤,此原便称凤栖原。此说虽未直指凤城,但凤栖京郊,却留下了合理推测与想象的空间。最起码在当时,此说强有力地稳固了武帝时代始立的凤城之名。

可以说,凤作为一个文化意象,总是伴随着西安(长安)的远古演进。中国历史上,十三朝建都于此,若泛指西安地区,就更多了。仅以周秦汉唐而言,它的历史格局总离不开凤:凤鸣岐山而周道方兴;据《拾遗记》,周武王伐纣时,即以凤鸟式图纹为旗;秦以凤为图腾;汉修凤阙、命名凤栖原;唐不仅宫阙多立凤名,不仅诗人多颂凤城,更以宽阔浩荡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统领长安城。而朱雀就是火凤凰,《辞海》:“朱鸟:即朱雀。”《后汉书·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继朱鸟以承旗。”李贤注:“朱鸟,凤也。”可见,在唐人普遍接受的观念中,在唐人建城的立意中,朱雀就是凤凰。

别名凤城与古为新

值得注意的是,取名凤城并非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与古为新,适应今日以及西安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凤是中华先民远古的图腾,神圣的太阳鸟形象辉煌、意蕴博大。《山海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说明凤为国运兴旺之象,象征祥和美满,多与喜庆相联。它既与西安长治久安的内蕴相合,更与科教兴国、全民奔小康的时代感相吻。我们是龙的传人,也可以心悦诚服地说是凤的子孙。龙文化有歌有舞,近年得以光大,而凤文化却渐渐暗淡,何不借此之际高扬我文化的族徽,增强民族凝聚力。在西部大开发之时,作为桥头堡的西安取别名为凤城,给人以更多的遐思和干劲。

其次,古语“家有梧桐招凤凰”,凤起喻贤德之人兴起;西安是中国著名的文化科技教育重镇,培养出千百万人才如凤凰飞向各地,撒播与时俱进的科技文明;又如群凤和鸣的梧桐林,凤凰鸣兮,于彼高冈,呼唤着海内外各地的才士俊杰来此展翅高翔。

再次,在民俗信仰中,凤瑞、凤鸣以及凤的高洁、灵性越来越趋于理想化,人们将凤视为人生追求的楷模和美称。凤城,也是对西安的美称。而这背后,则含蕴着历史和现实的巨大期待。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取凤凰涅槃的意境,郭沫若五四时期借凤凰更生的神话,象征中国的新生;我们取凤城之名,是祝福,是祈愿,就是要使世界四大文化古都之一的西安,在现代化的烈火洗礼中,完成创造性的转化。

城阙辅三秦,烘托环绕凤城而名的,除却凤翔、凤县、宝鸡(鸡为凤图腾的原型之一)、丹凤外,还有岐山、饮凤池(凤翔东湖)、醴泉(凤凰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咸宁路(如前《山海经》所述,凤凰现而天下安宁)等地名,凤凰山(延安)、凤鸣镇(岐山)、凤凰镇(陕南)、周原衔凤街遗址,以及麟游、青龙、黄龙等互衬互补的名号,客观上形成了特有的以凤命名的呼应互补的文化氛围。自古在西安地区形成的一个祥瑞美丽的凤文化圈,至今还轮廓分明地保存着,仍散发着它祥瑞美好的气息,美化并升华着我们的生存境界。而且,它还可能滋生、带动陕西以凤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