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布龙”起源于人类的原始思维。
龙与看不见模不着的神(西方人叫做上帝)一样,只不过是一种信仰的事像而已。地球上东西南北中凡有人居的地方都有关于龙的信仰,不可思议的是龙的形象也大同小异,研究龙的专家们是这么说的。不过,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绝对的,龙不仅是汉民族图腾,是保护夏氏族的神灵,也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理念,可以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宁波民间舞蹈奉化布龙的孕育、成长过程中得到逐一证明。本章从其历史成因、社会基础、形成时限、艺术魅力等四方面予以解 读。
一、奉化布龙的来龙去脉
人们对龙的崇拜与原始思维同在,法国哲学家列维?布留尔说:“这种哲学看不见它所不能立刻圆满解答的问题。如果发生了什么不可能的事,而我们祖祖辈辈在千秋万代中积累起来的全部经验突然失去了作用;如果我们也处在真正的‘原始’人的地位面对着大自然,那么,我们也必然会去建立同样原始的‘自然哲学’。这个哲学也会是宇宙万物有灵论,而以逻辑观点看来,它也会是完美无瑕的,因为它是建立在我们所拥有的那点儿微不足道的证实材料的基础上。”(《原始思维》第11页第二节)
对神龙加以祭祀,祈求龙神消灾祛祸、遇难呈祥,则是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日积月累的“那点儿微不足道的证实材料”。
东方属木,生命力极强,那种生生不息的生命现象把我们的祖先惊呆了,以为都是神的造化。认定人类也像蛇类似地从蛋壳里长出来的,从而把卵生的龙(蛇)当作自己的祖先。神话里开天劈地的盘古的形象上半身是人,双手托着太阳,下半身是蛇身,起名也实在,“盘古”,盘曲形态的古人也;在汉代的石画上,补天的女娲像也是人首蛇身;黄帝是黄龙的化身。作为炎黄二帝的对立面,蚩尤的形象是蛇身猪首……“人从蛇始”的理念在上古神话中比比皆是,从事天文地理研究的人们则把蛇搬到冥冥之中,使人们相信蛇的含义并不单单是钻在草丛中、有致人死于非命的毒牙的长虫,另一种含义叫“腾蛇”,属天上二十二宿之一的星辰,分野在 “北方玄武之地”,《左传》记载:“襄二十二年蛇乘龙”条注:“蛇,玄武之宿,虚危之星”。将蛇的形像美化成龙乃是古人类的一大创举,说不定就是我们华夏祖先发明的呢。传说伏羲氏时有人发现龙呈祥瑞,故以龙纪事创立文字,各氏族还以龙为主体命名:飞龙氏、居龙氏、潜龙氏、白龙氏、黄龙氏、青龙氏、黑龙氏等等;《三皇本纪》载:炎帝是由他的母亲有蟜氏“感神龙而生”;《史记?天官书》言道,轩辕黄帝是黄龙体,离开人环时化龙上天;《山海经》载有大禹的父亲“鲧死三岁不离,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由此来看,中华民族把龙认作祖灵是自然而然的,把炎黄子孙看成龙的传人也是理所当然。所以,中国的另一名字叫“东方巨龙”。历代最高统治者把自己譬为龙子龙孙,把办公视事的地方叫龙庭,在服饰及日用器物上安上龙的图案,突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唐中宗李显干脆把年号也取为“神龙”、“景龙”,强调这位被母亲武则天钳制的皇帝乃是真龙天子。
在奉化关于龙的事象五花八门,全体认同的是蛇,南宋《宝庆四明志?雪窦山隐潭》条有如下记载:
“隐潭,县西北五十里,潭居两岩之下,两岩相抗,壁立数百仞,仰似窥天,仅如数尺,瀑泉如练,循崖而落,水寒石洁,耸人毛骨。每遇亢旱,祷其潭,有小蛇出没,旋应如响。”
宋奉化诗人楼鈅《隐潭》诗云:“中有卧龙君不狎,有时平地起风雷。”
把出没在水潭的小蛇当卧龙,一点都不含糊。
除了以蛇为龙外,在“请龙祷雨”时,凡从水上浮现的都尊为龙或龙的近亲,抓到鳗、蛙、黄鳝、水蛇等也把它当作神龙或龙子龙孙供奉。还有把木头当龙的事例:溪口镇三石塔下有一次请龙请了三天一无所获,终于看到一段木头在龙潭里浮了上来,便抬回村里,当即下了一场透雨,村民们便把这块木头雕成一尊神像,立龙王庙祭祀,至今仍香火不绝。
奉化先人还创造了许多关于龙族的传说:雪窦山三隐潭龙王(小蛇)救过大宋皇帝;大堰镇石井村镇亭龙潭里住着的龙皇是蟒蛇;弥勒转世的布袋和尚与东海龙王有不解之缘;从小好龙的蒋介石是龙性等等(见《龙的传说》章)。离石井村百里之遥的溪口镇六诏(晋王羲之隐居处。因晋王发六道诏书诏王羲之进京,王羲之不从,故名以地名,现属溪口镇,距奉城45公里)有孟坞山,没有龙潭,却有龙王庙,每去请龙祷雨时,有大眼镜蛇从大枫树上下来,任人抓进“圣缸”,据请龙人说,它从不咬人。石井村流传的故事认定:猛坞眼镜蛇是石井镇亭潭蟒蛇的大女儿。
随着各氏族的文化渗透,以及最高统治者追求一统天下、四海升平的理念的推行,人们对图腾的设计有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凭着想象的翅膀对龙(蛇)的形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美化,把最神勇最漂亮以及各类图腾最明显的特点安插到龙的身上,于是就有了“九似”说,即头似虎、身似蛇、角似鹿、眼似虎、尾似鲤、口似狮子、脸似鬼(钟馗)、耳朵似犀牛、脚似鹰爪。
而且龙有九子,一曰贔屭,似龟,好负重,故立于碑趺;二曰螭吻,好望远,故立于屋脊;三曰蒲牢,似小龙,好叫吼,故立于钟纽;四曰狴犴似虎,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立于鼎盖;六曰叭嗄,好水,立于桥柱;七曰睚眦,好杀,立于刀环;八曰金猊,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九曰椒图,似螺蚌,性好闲,立于门楣。
还有一种形同美人鱼的龙叫金吾,特别警觉,人们把它与皇城巡更的行当连在一起,也称作金吾。
中国人敬龙好龙爱龙,历史的情结渐渐成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一种凝聚力。从崇龙敬龙,到爱龙亲龙,经历了长长的史河,关于龙的艺术应运而生,龙舞这颗民间艺术明珠则成了华夏子孙的同共同财富.美国华人艺术家、加州亚洲艺术馆馆长赵建海先生,为了声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创作了创吉尼斯纪录的“万米奥运龙”长卷,由200名专程回国的海外华人代表和500名年轻的中华健儿,用双手抬上万里长城向全世界展示,一颗颗中国心缀在奥运龙长卷上,这龙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何等的豪迈荣光!一唱起“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有中国心的人就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不能自己;一看到神龙在眼前盘旋喜戏,都会觉得好事当头,五福临门,祥和无比。这种浓浓的中国心也是创造奉化布龙并使布龙艺术得到长足发展的根本条件。
二、奉化布龙形成的社会基础
奉化布龙是一条龙形道具, 舞蹈者举着龙形道具,仿效龙的性格特征,在民间打击乐伴奏下进行舞蹈,俗称“滚龙灯”。
舞龙最初是在祭祀祈雨抗旱仪式过程中演示的一种民俗活动,从敬神、请神、娱神等民间习俗演化而来。汉代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集子里记载:那时在祭祀活动中已经有形式比较完整的龙形道具,主要在祈雨雪的祭祀活动中舞弄,春季舞青龙,夏季舞赤龙或黄龙,秋季舞白龙,冬季舞墨龙,每次有5到9条龙献舞,有的长达数丈。广州佛山有资料证实舞龙活动起源于晋代。
从奉化的史料看,龙作为炎黄子孙的祭祀主题已有5千多年,随着历史的延伸,时代的进步,它的位置也有了相应的更动,即从高高的祭坛上移到了地面上;从与神通灵的祭司、巫觋的香盘上转到普通人的手里;从帝王将相的生活圈子里走向寻常百姓人家。
奉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象山港边,与中国神话传说中播云司雨的“东海龙王”敖广是近邻。奉化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农耕和捕捞,雨水在人们的心目中既是生命之水,又是洪水猛兽,所以“龙”对世世代代奉化人来说更有特殊的地位,人们对“龙”的敬仰膜拜就是对改善生存条件的企盼和向往。早在5600年前,奉化人就把龙刻制在用作祭祀的陶盘上了。
这组龙纹图案的主题是“云龙怀子”,盘龙鸟首蛇身,羽冠高耸,鹰眼远瞩,身上緾有卷云,身边有序地摆放着卵蛋。意思十分清楚:子子孙孙在祖灵保佑下生生不息。至于龙身鸟冠现象,则与河姆渡文化有关,因为生活在姚江边上的河姆渡人(距今7000年的文化遗址)的图腾是鸟,与姚江紧紧相连的奉化江边的茗山后人山水相依,难免相互影响。文化上的这种影响也是龙身由蛇变成“九似”形象的原因之一。早在周代的青铜器上,龙身已经有鸟头、牛角、鹿角等饰物了。
舞龙是奉化人对龙的崇敬,也是对龙的期盼和感恩。特别在年丰人寿,国泰民安的好时节。亦即在除夕前后及元宵灯节期间,人们都以见龙为乐,舞龙为吉。舞龙队以龙拜岁,恭贺新春吉祥如意,深受欢迎,所以,奉化布龙有其广阔的活动天地和人气市场。
民间舞蹈龙舞的另一渊源来自传统节日元宵灯会。龙舞的前身是龙灯,即龙形的花灯。元宵观灯这一风俗已有2000余年历史。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载:“史记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
汉高祖在咸阳宫里装有春灯,高达七尺半,灯挂在蟠螭(黄色的龙)的口上,灯一点燃,会产生气流,蟠螭身上的鳞片都会动起来,这大概就是国中最早的龙灯。后来,汉文帝登基之日选在上元节正月十五,传旨张灯结彩与民同乐,让百姓上街观赏,龙作为动态表现形式传到民间。
动态形式的龙在祭祀或大型庆典上舞蹈娱神;在灯会、庙会上舞着让人观赏,渐渐成了一种习俗。再后来,汉文帝时,印度佛教传到中国,燃灯是佛教礼佛的一种形式,表示佛大放光明。《西域记》载:“摩竭陀国(印度)正月十五日僧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涅盘经》亦云:“如来闍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
中国人把印度佛教燃灯信念与神龙信仰结合起来,于是创造了点灯结彩的龙,就是所谓的龙灯。正月十五点灯观灯不仅是为了祭祀时娱乐神,还添上了纳吉辟邪,普渡众生的含义。
汉武帝时,正月十日祀太一神,张灯结彩,音乐,歌舞,从黄昏一直到天明。人们举着各式花灯和龙形灯,载歌载舞,泛起欢乐的海洋。隋炀帝杨广把这一习俗推到极致,唐明皇李隆基则为元宵灯会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乃至在民间流传了一则传说:元宵节晚上,唐明皇在城楼上看到满城火树银花,乐得不得了,问刚从外地回京的叶净能法师:皇城的灯火比民间如何?叶净能回答:民间的元宵夜比京城还要红火,皇上如果不相信,我可以送您到剑南去看一看。玄宗说:剑南离此地三千里,如何去得?叶净能说,我会作法,您只要闭上眼睛不要睁开来,不消片刻就能到了。玄宗真的按照叶净能的要求把眼睛闭上,然后听到耳边呼呼风声,不一会风声消失,听到叶净能说:皇上,蜀都到了!睁眼一看,满眼灯山花海,莺歌燕舞,尽是川蜀风情。唐玄宗为纪念这一次活动,特意在驻跸的蜀王殿留下一件汗衫做记号,然后再腾云驾雾地回到长安,时间刚好是凌晨四更。这一传说虽然荒诞,但足以说明唐代元宵灯会的盛况。唐明皇对此写过一首诗:
“明月重城里,华灯九陌中,开门纳和气,步辇逐微风,钟鼓连宵合,歌笙达曙雄,彩光不为己,当与万方同。”
龙舞就在人们的祖灵崇拜、自然崇拜、佛教信仰里、上行下效悄然兴起。
奉化布龙之所以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其本身还寓有强烈的娱乐性:形状古怪,形态活泼,能曲能伸,可舞可摆,对青年人有天生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就像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一样会让人着迷。
总之,奉化布龙的发生发展,从上到下有这么些主客观条件:
1.图腾信仰。既然龙是人们心目中的祖灵,是人类的保护神,人们为了表示对龙的敬意,扎起龙的形态,点上烂漫的烛灯展现在人山人海的灯会上。既美观,又实用,大受欢迎;
2.佛教影响。佛教燃灯含义渗入龙灯,人们以看到龙灯为吉,可趋吉避凶,即使到了娱乐为主的今天,舞龙队里的灯笼依旧大张着,这也是至今奉化人还称龙舞为“龙灯”的原由所在,老艺人说:“有龙必有灯,灯是布龙的眼睛”;
3. 历代统治者对龙的崇拜和喜好,作为教化内容影响到民间,渐渐成为民俗活动。特别对一些“乐于遵奉王化”的地方如奉化(县名由来之一如是说),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更为突出;
4.龙舞自身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娱乐功能,为人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
中国人重龙尊龙,随着审美意识的变化,对龙的特性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人们不能满足于蛇形的单调,既是神,可以有多种特征的综合。认为龙具有“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精神:
“龙善变化,能致云雨,为君物也。”(见《三文书。连山易》);
王安石《龙赋》云:“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
名人学者们对龙的特性的阐述,是奉化龙舞出神入化的基础。
三、奉化布龙的形成时限
奉化布龙的历史渊源虽然悠久,但从现有的材料看,突破性的时限仅350余年,据建国以后的第一代老舞龙手陈世雄(现年96岁,已故)回忆,苕霅村最早的龙头手是陈满潮,村人都称阿满太公,那时龙舞的基本套路已经形成,有游龙、盘龙、跳龙、穿越、摇船、擦背、梅花结顶、龙塔盘、板凳龙(即地上放九条板凳,人在板凳上舞,龙在板凳上盘,像拳术中的“梅花樁”)等二十余套动作,全套完成须1个半小时,而且舞得呼呼生风,活龙活现。
舞龙活动都是业余自发的,传授形式也无章可循,只是上一代手把手教,下一代依样画葫芦学,舞的时间长了,对龙舞动作产生了新鲜玩意儿,就加进一些新鲜血液,如此慢慢地发展起来,形成现在的格局规模,将来还会继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出现更多的舞龙佼佼者,所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江南活武松盖叫天说:“三十年才能出一个好龙头手。”
从举着让人观赏到舞着叫人欣赏,从简单的手舞足蹈到有声有色腾越滚跳,中间化去几代舞龙人的创造心机实在无法估计。总之,奉化布龙形成时间要大大提前,至于阿满太公上面的龙头手是谁已经无法确认,舞龙人只知道是上代太公传下来的。现在苕霅村当红的龙头手陈行国(现年47岁)已经是第五代传人,这么前后一算,奉化布龙的成熟期至少也应该有350年历史了,至于形成期,也许5600年前的茗山后人(文化遗址在奉化江口镇茗山后,发掘出祭坛和祭器)已经在祭祀活动中舞动草扎的龙敬天娱神了呢。
四、奉化布龙的艺术魅力
奉化布龙作为龙的象征,气势磅礴,威武神勇,形体高贵,神形毕备,富有活力,奋发向上,生气勃勃,令人精神振奋,精力旺盛,对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优秀精华、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向心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像外婆的笑容、父母的目光、老师的信赖、朋友的关爱一样深深地烙在爱龙人的心里。有一篇发表在奉化新闻网上的文章《儿时的奉化布龙》(作者王林军)很得体地证明了这一点,现摘录其中展示奉化布龙魅力的几段美文:
“浩荡的舞龙队来到你家门外,必定先点放一个鞭炮,之后在主人的陪同下,举持布龙绕屋柱、盘厅堂,并对屋主人说着一些吉祥如意祝福的话。最后才到院落里开始真正的龙舞。待锣鼓一响,好戏开场。只闻“咣”的一声,那锣鼓便敲打了起来,起先时节奏疏缓,如细雨和风闲庭信步,一旦渐入佳境,便高潮迭起、跌宕起伏,锣鼓声声、直透寰宇,此时则如狂风骤雨飞沙走石,变得十分密急。随着那锣鼓的节奏,布龙便开始在“宝珠”的引领下“活”了起来:一会儿飞龙在天,腾云驾雾,气态雍容华贵;一会儿潜龙在水,翻江倒海,气势汹涌澎湃。一时之间但见龙飞(凤舞)、龙跃(凤鸣)、龙腾(虎跃)、龙盘(虎踞)——漫天是重重龙影,满眼是闪闪龙鳞!舞到精彩处,围观的乡亲自是高声喝彩、连连叫好,我们小孩更是最爱热闹,自然也是大呼小叫不断。听到呐喊助威声,舞龙者更是舞得性起,使出浑身的本领,跳跃腾挪、翻滚蹲走,直把那龙舞得呼呼生风、栩栩如生。用行话形容那叫“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
“ 舞完,主人家自然要打发赏钱,钱多钱少随主人客气。舞龙队走出人家大门,照例还要再放一个鞭炮,热闹而来还当热闹而去。当然也有些人家,不是不爱看舞龙,只是自家本身也过得并不宽裕,钱多了心疼钱少了又怕拿不出,所以也不图那个热闹,远远看见舞龙队过来,便赶紧关上院门,临了还不忘对自己说一句那时的老话:闷声大发财。”
“ 舞龙队一走,围观的大人们便留在屋主人那里喝茶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刚才的那场龙舞。有说什么 ‘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的,有说什么‘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的,(因为那时奉化农村大多有舞龙队员,内行得很——笔者)。总之是一些我们小孩听不懂的话,我们小孩自然也没功夫听他们那些‘闲话’,早就跟着那舞龙队走了,舞龙队一家家舞下去,我们便一家家看下去,这一年到头难得有的热闹我们岂肯白白地错过?直到舞龙队演完、走出村口,我们才依依不舍地转回家来,心里却又禁不住地想:‘不知明天会不会还有舞龙队来?’——?这种心愿,十有八九是会在第二天里实现的。”
童言无忌,文章实实在在,奉化农村的孩子多是在“漫天是重重龙影,满眼是闪闪龙鳞”的氛围里最先受到艺术熏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