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德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负面形象。这与德国文学有关。德国《尼伯龙根之歌》是欧洲中古时期三大古典史诗之一,在德国家喻户晓。这部作品里有关于主人公齐格弗里德和巨龙搏斗的描写。齐格弗里德为了争夺巨龙看守的宝藏,同巨龙搏斗并最后杀死了巨龙。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根据这首诗歌创作了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巨龙凶猛残酷的形象因此在德国乃至西方世界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但是,德国的百科全书在介绍“龙”这个概念时,还是兼顾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德国《时代周报》出版社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对龙的解释是:龙代表争吵和黑暗的力量,也代表暴风雨等恶劣的天气状况,在欧洲一些国家的童话中它扮演邪恶角色。在东亚,它是一种瑞兽,也代表阳性。
特别注重向孩子介绍科学知识的TK-Logo德文网站在自己的百科全书中这样介绍“龙”:几乎在各种文明的传说和故事中都能找到龙这种神秘的动物。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象:一种是西方的龙,一种是东方的龙。西方的龙外型像蜥蜴、巨蜥,只不过它比这些爬行动物更大,一般超过20米长。西方的龙通常被看作宝藏的守门人或者考验骑士和斗士勇气的怪兽。东方的龙则是多种动物形象的复合体。在中国、泰国等亚洲国家,龙经常被等同于自然力,是强大力量的象征。龙是好是恶,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这主要因为龙是一种神秘的非现实的动物。
正是因为作为东方祥瑞动物的龙在德国文化中代表邪恶力量,所以德国媒体在批评或攻击中国时往往会配上龙的图案,给西方读者造成一种负面的心理感受。这种情况在前些年很普遍。但是,随着中德交往日益加深,德国人对中国“龙”的认识也在改变。
去年9月份,德国北部著名港口城市汉堡主办了为期3周的“2006中国时代”大型欢庆活动。北德精练股份公司专门铸造了一条7米长、5.5米高的大型铜龙,安放在汉堡市中心阿尔斯特湖的湖面上。汉堡市长奥勒·冯·伯思特说:“整整3周时间,我们这座城市成为’中国龙’的象征。”
德国《经济周刊》去年10月份出版了中德文双语的中国特刊,封面是一条代表中国的龙和一只代表德国的鹰迎面相视。主题是“德国与中国——新的视角”。特刊的文章内容对中国客观友好,没有恶意攻击中国的地方。
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主席顾安达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龙”在世界范围内以一个美丽强壮且不具有进攻性的动物形象而出名。他说,以动物作为国家象征是由历史和传统决定的。在德国很多联邦州的州徽上都能找到类似鹰这样的凶猛动物。比如柏林州的州徽是一只熊,柏林人为此而自豪。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