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泾河龙

2011-01-25 西安日报 蒋韶  

 

内容摘要: 在中国龙是神奇和高贵的象征,连君临天下的封建皇帝也自诩为龙子龙孙,所以龙受到普遍的尊崇,遍布全国的龙王庙就是证明。与香火旺盛的诸多龙王相比,泾河龙似乎有点儿例外,在故事和传说里,总是扮演着一种倒霉的角色。

在中国龙是神奇和高贵的象征,连君临天下的封建皇帝也自诩为龙子龙孙,所以龙受到普遍的尊崇,遍布全国的龙王庙就是证明。然而与香火旺盛的诸多龙王相比,泾河龙似乎有点儿例外,在故事和传说里,总是扮演着一种倒霉的角色。

明人吴承恩在他的《西游记》里讲了个“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的故事,说的就是泾河龙王为跟一个算卦先生赌气,私改下雨的时辰和点数,结果犯了天条,让凡人魏征梦斩了,而且哭天天不灵,唤地地不应,官司打到地府还输了,你看倒霉不倒霉?

倒霉的不光是老龙王,连带他的儿子也倒霉。唐僧取经路过黑水河,泾河龙王最小的儿子鼍龙劫了唐僧想囫囵蒸吃,惹得孙悟空找到他娘舅西海龙王不肯干休,西海龙太子魔昂翻了面皮,一顿暴打把小鼍龙拿了去,到底怎样严管重罚,吴承恩没有说,不过可以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你看这个泾河龙的儿子是不是也算一个倒霉蛋?其实这还不算,让泾河龙更倒霉的事还在传奇小说《柳毅传》里。

《柳毅传》上说书生柳毅长安落第,到泾阳看望朋友归,途中遇到一个牧羊女,牧羊女自述为洞庭龙王的女儿,嫁与泾河龙王的儿子为妻,不料饱受虐待,被赶到泾河滩上放羊,风霜雨雪,以泪洗面。龙女请柳毅回乡时给她的父母捎一封信。柳毅做到了,惹得洞庭龙女的叔叔钱塘龙君大发雷霆,风驰电掣飞到泾河,杀戮六十万,伤稼八百里,大败泾河龙王,至于那个不争气的女婿――泾河龙子,则干脆给生吞活嚼了。瞧这霉倒的,倒大发了,损兵折将、毁灭经济不说,泾河龙子干脆丢了性命,连尸骨都化粪扬尘,进了别人的五脏庙。

照理说,泾河龙是泾河的“法人代表”,泾河龙大触霉头,应该是因为它代表的那条泾河水不好,祸害或者得罪了人,才有编书人诅咒它,腌臜它。然而循名责实,好像并不是这样,不是有个成语叫“泾渭分明”吗?查阅历史,泾河水似乎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泾河水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流经甘肃平凉,进入陕西后穿越长武、彬县等县域,最后从高陵县汇入渭河,因为洪水季节水势凶猛,输沙量高居全国江河支流之首,所以人们对它印象十分深刻。据史料记载,泾河流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主宰中华八百年的周人氏族就发达于泾河中游的豳地(今陕西彬县),从公刘到古公亶父,依赖泾河资源,历经十余代稳定发展,在我国农业生产史上留下了一个“重稼穑、殖五谷”的“豳风遗训”。

秦以后,秦始皇借泾河水所建的郑国渠,“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史记·河渠书》)。

汉武帝在郑国渠基础上建白公渠,“渠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余顷”,百姓歌曰:“郑国在前,白渠后起。举车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书·沟洫志》)引洪淤灌,民富国强,泾河浊水,功莫大焉!

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民国的泾惠渠都因袭了郑国渠的遗址,通过技术改造,变“引洪淤灌”为“引泾常灌”,泾河水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来灌溉,极大地改变了关中农业靠天吃饭的原始状态。尤其是民国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建设的泾惠渠,利用科学技术在渠首凿洞筑坝,开渠引水,设闸分流,开现代大型引水灌溉工程之先河。再经解放后多次改建、扩建和挖潜配套,灌区粮食亩产800公斤,高陵县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泾河水利功不可没。

既如此,泾河龙应该有功,却为什么屡受诟病呢?看来是误会了,浩荡荡的一川浊水,看起来面目狰狞,所以就被人视为坏人,不,应该是坏龙了。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圣人犹如此,凡夫何免俗?对不起,泾河龙,为了这些传奇和故事倒了这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