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龙灯,舞出千古的风流

采编:张晨  2012年4月8日

 

正月十五谷龙诞辰之夜,晚风吹拂着官坪河两岸人家升起的炊烟。一阵铿锵的皮鼓雄浑的铜锣、嘹亮的号角、激烈的唢呐骤然响起,伴随着沉雷闷响的火铳,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气吞山河的呐喊……这是誉为“中国一绝”的湖南省桃源县九溪板龙灯的闹台前奏。

我们随着观灯的人流涌向河岸上的山头。

桃源板龙灯初萌于东晋,兴旺于李唐,火爆于宋朝,成熟于明初,鼎盛于清朝,完善于当代。板龙灯起源于草龙灯。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罗鼎夫妇从江西吉安到湖南桃源谋生途中拾得一颗大蛋,孵出一条金色小龙。当夜,罗鼎在客栈梦见金龙藏身于他家谷仓,大兴造谷之事,仓内每日可出稻谷36担。不曾想此梦为真,日后天天如此。明英宗八年(1445年),久旱不雨,寸草不收,罗鼎开仓赊粮,百姓蜂拥而至,因出谷过量,谷龙于古历六月三十日死于仓底。为感其恩,罗鼎率众人裁龙八段,棺椁装殓,大礼超度,厚葬于下山坪小山嘴上,造其坟,树其碑,砌以墓围,并在龙庙重修莲花观纪念。因传说与现实的融合,从此,玩草龙灯便改为玩板龙灯。明末,九溪乡官坪村的上山坪专门修筑占地2400多平方米的“九层堂”,并请名师塑一龙头人身老道,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供奉谷龙影身神位与首领塑像,朝拜至今。清末每条灯的龙板由八块、十八块、八十八块、一百零八块、二百八十八块发展到一千零八块,逐步形成了融宗族祭祀与庙会娱乐为一体的板龙灯文化。

板龙,与龙灯迥异,板龙的龙头龙尾和牌灯系纸糊篾扎,且与龙身脱节。龙身由若干块木板连结,每块灯板长六尺、宽五寸、厚两寸,上扎彩色灯笼三盏,内燃蜡烛;板中下装手柄,板的两端各凿一孔圆眼,相邻灯板由木楔插入圆孔连接,短的可连数十节,长的可连数百节,串起古、土、野、美、稀的气韵,构成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的板龙灯。

玩龙灯不用手舞而由肩扛,即每一条长板均由两人用肩膀相抬。相传元顺帝(1333年~1368年)时朝廷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举国民众纷纷揭竿而起。桃源九溪一带以官坪村莲花禅寺为聚集点,罗、沙、黄、彭、何姓等族首领响应农民起义,议定以正月十五玩龙灯为名,板合则为龙,板拆则为兵器,并约定以灯笼、火铳为号,元宵举事,后罗公黄公等十余族长壮烈殉难。起义虽被镇压,板龙灯却由此发扬光大。它吸纳民俗、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技艺,传承了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有关内容与知识,汇集体育、娱乐、交际、观赏于一体,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斗争精神与生活风貌。据《湖南民间舞集成》载:“板龙灯流传在桃源北部的漆河、九溪、双溪口等地。传说参加者可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抗日战争时,漆河等地耍过二百余长板,在河滩上狂跑呼叫,势如排山倒海,甚为壮观。”

这时,山脚下、河岸边人潮汹涌,缭绕的薄雾将横卧在河滩上的金碧辉煌的龙头、鳞甲闪耀的龙身和弯曲灵动的龙尾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点灯!”号令传来,肩扛板龙的男女划燃火柴,迅速点亮灯笼里的四支蜡烛。蓦地,数千盏彩灯灿若繁星,将官坪河滩照得一片雪亮……

熊熊灯火中,一位额缠白头巾、身穿缀有神龙图案和寿字大红背心的长者舞着硕大的龙头,率十杆九眼铳在队伍前开道,一面队旗、一支号角、两班土锣鼓、四把唢呐、八个排灯箱等依次出阵,随着珠灯、虾子灯、蚌壳灯、仙鹤灯和狮子、彩龙船的载歌载舞,响器大作,惊天动地!玩板龙灯的人群参拜四方,虔诚地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随后,在舒缓的唢呐声中玩灯队伍慢慢回到原先固定的位置。

“起!”又一声号令响起。只见刚刚围拢成圆圈状静卧着的板龙,刹那间,龙头威武地高昂,摆动着威严庄重的龙角,快速地游出一条长长的火龙,在河滩上转了一圈,只听得龙身中的一人大吼一声,紧跟其后的舞龙人也齐声吼起来,矫健的龙身立即加快了转圈的速度,在鞭炮、唢呐、九眼铳和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中,摇头摆尾、轻盈欢畅的火龙,来回穿梭,行步急促,一会儿绕场疾飞,一会儿斗折蛇行,一会儿舞出“福禄寿喜”“双龙出洞”“游龙戏水”“滚龙戏珠”“天鹅抱蛋”等字样和图案;其弯曲急走如烈龙奔潭,笔直急行似流星坠地,缓步龙行像金龙走水,聚合龙姿若山花烂漫……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中,一位壮硕的中年男子,将一把绫罗绸缎扎织的万人伞,旋转得好像彩蝶翩跹;相映成趣的,是一位神气活现的后生,把一根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珠棒,挥舞得虎虎生威,时而翻转腾挪,时而南北纵横,逗引着板龙左右摇摆,上下跳跃……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它的菁华被浓缩在传统文化的每一个细节中。这需要数百人团结一心与和谐共进的板龙灯不正是这难得的细节中精美的一环吗?

(2012年3月28日4版)

采编:张晨
正月十五谷龙诞辰之夜,晚风吹拂着官坪河两岸人家升起的炊烟。一阵铿锵的皮鼓雄浑的铜锣、嘹亮的号角、激烈的唢呐骤然响起,伴随着沉雷闷响的火铳,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气吞山河的呐喊……这是誉为“中国一绝”的湖南省桃源县九溪板龙灯的闹台前奏。

我们随着观灯的人流涌向河岸上的山头。

桃源板龙灯初萌于东晋,兴旺于李唐,火爆于宋朝,成熟于明初,鼎盛于清朝,完善于当代。板龙灯起源于草龙灯。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罗鼎夫妇从江西吉安到湖南桃源谋生途中拾得一颗大蛋,孵出一条金色小龙。当夜,罗鼎在客栈梦见金龙藏身于他家谷仓,大兴造谷之事,仓内每日可出稻谷36担。不曾想此梦为真,日后天天如此。明英宗八年(1445年),久旱不雨,寸草不收,罗鼎开仓赊粮,百姓蜂拥而至,因出谷过量,谷龙于古历六月三十日死于仓底。为感其恩,罗鼎率众人裁龙八段,棺椁装殓,大礼超度,厚葬于下山坪小山嘴上,造其坟,树其碑,砌以墓围,并在龙庙重修莲花观纪念。因传说与现实的融合,从此,玩草龙灯便改为玩板龙灯。明末,九溪乡官坪村的上山坪专门修筑占地2400多平方米的“九层堂”,并请名师塑一龙头人身老道,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供奉谷龙影身神位与首领塑像,朝拜至今。清末每条灯的龙板由八块、十八块、八十八块、一百零八块、二百八十八块发展到一千零八块,逐步形成了融宗族祭祀与庙会娱乐为一体的板龙灯文化。

板龙,与龙灯迥异,板龙的龙头龙尾和牌灯系纸糊篾扎,且与龙身脱节。龙身由若干块木板连结,每块灯板长六尺、宽五寸、厚两寸,上扎彩色灯笼三盏,内燃蜡烛;板中下装手柄,板的两端各凿一孔圆眼,相邻灯板由木楔插入圆孔连接,短的可连数十节,长的可连数百节,串起古、土、野、美、稀的气韵,构成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的板龙灯。

玩龙灯不用手舞而由肩扛,即每一条长板均由两人用肩膀相抬。相传元顺帝(1333年~1368年)时朝廷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举国民众纷纷揭竿而起。桃源九溪一带以官坪村莲花禅寺为聚集点,罗、沙、黄、彭、何姓等族首领响应农民起义,议定以正月十五玩龙灯为名,板合则为龙,板拆则为兵器,并约定以灯笼、火铳为号,元宵举事,后罗公黄公等十余族长壮烈殉难。起义虽被镇压,板龙灯却由此发扬光大。它吸纳民俗、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技艺,传承了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有关内容与知识,汇集体育、娱乐、交际、观赏于一体,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斗争精神与生活风貌。据《湖南民间舞集成》载:“板龙灯流传在桃源北部的漆河、九溪、双溪口等地。传说参加者可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抗日战争时,漆河等地耍过二百余长板,在河滩上狂跑呼叫,势如排山倒海,甚为壮观。”

这时,山脚下、河岸边人潮汹涌,缭绕的薄雾将横卧在河滩上的金碧辉煌的龙头、鳞甲闪耀的龙身和弯曲灵动的龙尾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点灯!”号令传来,肩扛板龙的男女划燃火柴,迅速点亮灯笼里的四支蜡烛。蓦地,数千盏彩灯灿若繁星,将官坪河滩照得一片雪亮……

熊熊灯火中,一位额缠白头巾、身穿缀有神龙图案和寿字大红背心的长者舞着硕大的龙头,率十杆九眼铳在队伍前开道,一面队旗、一支号角、两班土锣鼓、四把唢呐、八个排灯箱等依次出阵,随着珠灯、虾子灯、蚌壳灯、仙鹤灯和狮子、彩龙船的载歌载舞,响器大作,惊天动地!玩板龙灯的人群参拜四方,虔诚地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随后,在舒缓的唢呐声中玩灯队伍慢慢回到原先固定的位置。

“起!”又一声号令响起。只见刚刚围拢成圆圈状静卧着的板龙,刹那间,龙头威武地高昂,摆动着威严庄重的龙角,快速地游出一条长长的火龙,在河滩上转了一圈,只听得龙身中的一人大吼一声,紧跟其后的舞龙人也齐声吼起来,矫健的龙身立即加快了转圈的速度,在鞭炮、唢呐、九眼铳和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中,摇头摆尾、轻盈欢畅的火龙,来回穿梭,行步急促,一会儿绕场疾飞,一会儿斗折蛇行,一会儿舞出“福禄寿喜”“双龙出洞”“游龙戏水”“滚龙戏珠”“天鹅抱蛋”等字样和图案;其弯曲急走如烈龙奔潭,笔直急行似流星坠地,缓步龙行像金龙走水,聚合龙姿若山花烂漫……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中,一位壮硕的中年男子,将一把绫罗绸缎扎织的万人伞,旋转得好像彩蝶翩跹;相映成趣的,是一位神气活现的后生,把一根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珠棒,挥舞得虎虎生威,时而翻转腾挪,时而南北纵横,逗引着板龙左右摇摆,上下跳跃……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它的菁华被浓缩在传统文化的每一个细节中。这需要数百人团结一心与和谐共进的板龙灯不正是这难得的细节中精美的一环吗?

(2012年3月28日4版)

采编:张晨

 

2012-03-29 解黎晴 中国文物报

1332899502203

正月十五谷龙诞辰之夜,晚风吹拂着官坪河两岸人家升起的炊烟。一阵铿锵的皮鼓雄浑的铜锣、嘹亮的号角、激烈的唢呐骤然响起,伴随着沉雷闷响的火铳,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气吞山河的呐喊……这是誉为“中国一绝”的湖南省桃源县九溪板龙灯的闹台前奏。

我们随着观灯的人流涌向河岸上的山头。

桃源板龙灯初萌于东晋,兴旺于李唐,火爆于宋朝,成熟于明初,鼎盛于清朝,完善于当代。板龙灯起源于草龙灯。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罗鼎夫妇从江西吉安到湖南桃源谋生途中拾得一颗大蛋,孵出一条金色小龙。当夜,罗鼎在客栈梦见金龙藏身于他家谷仓,大兴造谷之事,仓内每日可出稻谷36担。不曾想此梦为真,日后天天如此。明英宗八年(1445年),久旱不雨,寸草不收,罗鼎开仓赊粮,百姓蜂拥而至,因出谷过量,谷龙于古历六月三十日死于仓底。为感其恩,罗鼎率众人裁龙八段,棺椁装殓,大礼超度,厚葬于下山坪小山嘴上,造其坟,树其碑,砌以墓围,并在龙庙重修莲花观纪念。因传说与现实的融合,从此,玩草龙灯便改为玩板龙灯。明末,九溪乡官坪村的上山坪专门修筑占地2400多平方米的“九层堂”,并请名师塑一龙头人身老道,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供奉谷龙影身神位与首领塑像,朝拜至今。清末每条灯的龙板由八块、十八块、八十八块、一百零八块、二百八十八块发展到一千零八块,逐步形成了融宗族祭祀与庙会娱乐为一体的板龙灯文化。

板龙,与龙灯迥异,板龙的龙头龙尾和牌灯系纸糊篾扎,且与龙身脱节。龙身由若干块木板连结,每块灯板长六尺、宽五寸、厚两寸,上扎彩色灯笼三盏,内燃蜡烛;板中下装手柄,板的两端各凿一孔圆眼,相邻灯板由木楔插入圆孔连接,短的可连数十节,长的可连数百节,串起古、土、野、美、稀的气韵,构成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的板龙灯。

玩龙灯不用手舞而由肩扛,即每一条长板均由两人用肩膀相抬。相传元顺帝(1333年~1368年)时朝廷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举国民众纷纷揭竿而起。桃源九溪一带以官坪村莲花禅寺为聚集点,罗、沙、黄、彭、何姓等族首领响应农民起义,议定以正月十五玩龙灯为名,板合则为龙,板拆则为兵器,并约定以灯笼、火铳为号,元宵举事,后罗公黄公等十余族长壮烈殉难。起义虽被镇压,板龙灯却由此发扬光大。它吸纳民俗、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技艺,传承了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有关内容与知识,汇集体育、娱乐、交际、观赏于一体,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斗争精神与生活风貌。据《湖南民间舞集成》载:“板龙灯流传在桃源北部的漆河、九溪、双溪口等地。传说参加者可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抗日战争时,漆河等地耍过二百余长板,在河滩上狂跑呼叫,势如排山倒海,甚为壮观。”

这时,山脚下、河岸边人潮汹涌,缭绕的薄雾将横卧在河滩上的金碧辉煌的龙头、鳞甲闪耀的龙身和弯曲灵动的龙尾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点灯!”号令传来,肩扛板龙的男女划燃火柴,迅速点亮灯笼里的四支蜡烛。蓦地,数千盏彩灯灿若繁星,将官坪河滩照得一片雪亮……

熊熊灯火中,一位额缠白头巾、身穿缀有神龙图案和寿字大红背心的长者舞着硕大的龙头,率十杆九眼铳在队伍前开道,一面队旗、一支号角、两班土锣鼓、四把唢呐、八个排灯箱等依次出阵,随着珠灯、虾子灯、蚌壳灯、仙鹤灯和狮子、彩龙船的载歌载舞,响器大作,惊天动地!玩板龙灯的人群参拜四方,虔诚地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随后,在舒缓的唢呐声中玩灯队伍慢慢回到原先固定的位置。

“起!”又一声号令响起。只见刚刚围拢成圆圈状静卧着的板龙,刹那间,龙头威武地高昂,摆动着威严庄重的龙角,快速地游出一条长长的火龙,在河滩上转了一圈,只听得龙身中的一人大吼一声,紧跟其后的舞龙人也齐声吼起来,矫健的龙身立即加快了转圈的速度,在鞭炮、唢呐、九眼铳和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中,摇头摆尾、轻盈欢畅的火龙,来回穿梭,行步急促,一会儿绕场疾飞,一会儿斗折蛇行,一会儿舞出“福禄寿喜”“双龙出洞”“游龙戏水”“滚龙戏珠”“天鹅抱蛋”等字样和图案;其弯曲急走如烈龙奔潭,笔直急行似流星坠地,缓步龙行像金龙走水,聚合龙姿若山花烂漫……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中,一位壮硕的中年男子,将一把绫罗绸缎扎织的万人伞,旋转得好像彩蝶翩跹;相映成趣的,是一位神气活现的后生,把一根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珠棒,挥舞得虎虎生威,时而翻转腾挪,时而南北纵横,逗引着板龙左右摇摆,上下跳跃……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它的菁华被浓缩在传统文化的每一个细节中。这需要数百人团结一心与和谐共进的板龙灯不正是这难得的细节中精美的一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