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恒本的价值——龙凤精神漫谈之二

庞 进  2007年10月20日

 

“福生”是“造福众生”的简称。
龙凤本来就是中国人为造福众生而创造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创造龙凤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有福于自己,而不是为了有害于、有祸于自己。事实上,古往今来,龙凤的身上都一直体现着造福众生的精神。龙作为水利神、农业神,是造福众生的;凤作为风神、太阳神,也是造福众生的;龙凤对应、配合,作为祖先神、人格神、爱情神,进而成为审美之神、民族之神,更是造福众生的。
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远古帝王几乎都有龙之名、龙之誉。为什么人们要将他们称龙、比龙呢?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人文先祖秉赋着、体现着龙的“福生”的精神,干出了一番番兴国利民、功在千秋的事业。伏羲画八卦、结网罟、造甲历;女娲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始创嫁娶;炎帝肇始农业、发明医药;黄帝的制陶造车、分土建国;大禹为了根治泛滥天下的洪水,“尽力沟洫,导川夷岳”,三过家门而不入,堪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典范。
龙凤的福生,是人间福生思想的反映。
夏代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朝代。相传大禹将国家权力传给启,启传位给太康。太康只图安乐享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打猎百日不归,丧德失民,怨声四起。有穷国诸候王后羿,看到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就废了太康。太康的母亲和几个弟弟聚在一起,追述皇祖大禹的训诫,作《五子歌》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祖父大禹早有训诫,对待人民只能亲敬,不可怠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这便是“民惟邦本”思想的由来。
西周时期,有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上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上天的看法和听闻意见其实就是人民的听闻意见。——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是可以视、可以听的。说得通俗些,就是按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喜好办事。
到了孔子那里,这种以民为本、重民、保民的思想,被精炼为一个字:“仁”。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百次以上,解释有许多种。但最基本的还是“仁者爱人”、“泛爱众”,即爱人、爱人民,也就是造福众生。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他明确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在国君、国家政权、民众三者的关系中,民众居于最重要、最根本的地位,其次是国家政权,再次才是国君。国君可以更换,政权也可以更替,惟有民众长存于世。他举例说,夏朝的桀和商朝的纣之所以丧失天下,就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失去了民心。要取得民心,就要造福于民。他认为一国之君应当与民同乐、与民同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他还提出国家的一些重大决策,如国君选用或罢免官吏等,应当征询广大民众的意见,并以之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很显然,孟子提出民本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福生”。
以“福生”为目的而创建理论体系的还有墨家。
有这样一个故事,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墨子先生,有一天听到一个消息,楚国要攻打宋国,正请了著名工匠公输般(也就是木工行业的鼻祖鲁班)在为他们制造攻城用的云梯等器械。于是,他立即出发,赶往楚国。他走啊走,走了整整十天十夜,一路上餐风宿露,辛苦备尝。终于来到楚国首都郢,见到了公输般,晓以利害,说:“你帮楚国造云梯攻打宋国,楚国本来就地广人少,一打仗,人口又要减少许多;而宋国呢,也要因此而死伤很多的人,你是崇尚仁义之人,这样的行为能算是仁义吗?”公输般觉得墨子讲得有理,就停止了攻宋武器的制造。随后,墨子又在公输般的引荐下见到了楚王,他同样晓以利害,言楚国若攻打宋国,就是以强凌弱、以富欺贫,这便丧失了道义;而且,宋国军民已采用了墨家制造的器械——足以战胜公输般制造的云梯,做好了守城迎敌的准备,正严阵以待呢,楚国若发动战争,是必败无疑的。一番话,使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这便是有名的《墨翟陈辞·止楚攻宋》的典故。
墨子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兼爱”“非攻”的理论,而这样的理论,正是“为万民兴利除害”的造福众生的理论。
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儒家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张载在其代表作《西铭》中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他说“民,吾同胞;物,无与也”,意思是:天下人都是我的同胞,世间万物都是我的朋友。《横渠学案》一书,记录了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是张载为自己的哲学所确立的基本宗旨,表现了一代学人的宏大抱负,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不绝。“民胞物与”和“横渠四句”,体现的也是龙凤的福生的精神。
福生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先哲们的言谈著述中,也体现在一些政治家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施政纲领中。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这本是荀子的名言,后来却成为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口头禅。是啊,芸芸众生像大河之水流,一代王朝像水上之舟船,滔滔水流可以浮载起舟船,也可以颠覆舟船。造福众生者,长治久安;祸害众生者,衰败灭亡。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贞观政要·务农篇》)唐太宗讲的这三个“为本”,其实质就是“民为邦本”,就是“福生”。唐太宗和他的臣僚们紧紧地抓住了“福生”这个根本,于是,才有了这后世称颂的“贞观之治”。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近代以来,秉承、凸显、践行龙的“福生”精神最努力的政治家。孙中山依据自己多年的海外经历和见识,以及对中西文化的深切认识,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运动中最关键、最具有突破性的一种指导思想,它给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国家建设的具体方案,理所当然地在人类的精神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首先高扬的战斗旗帜,其内容是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建设富强国家。在当时,主要是反满和反帝,即既要推翻满族贵族的腐朽统治,又要反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孙中山主张“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解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不平等,以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其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君主独裁,主张民主共和、自由平等,包括基本人权的保障、全民政治的参与、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以及实现建国的程序等。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社会革命”的纲领,也是三民主义中离大众生活最贴近的部分。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主义就是要解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的“社会问题”。其内容包括平均地权、节制私人资本,以达公平的社会分配,同时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都市规划目标等。
在龙凤文化中,有许多造福众生的善龙祥凤,也有一些祸害人间的恶龙孽凤。善龙祥凤是人们褒赞颂扬的对象,是龙凤族中正面的、居主导地位的力量。恶龙孽凤一般都会受到善龙祥凤的惩处,其祸害人间的行径,反衬出了善龙祥凤造福众生的可贵。
把福生作为价值观,是说无论个人、团体、民族,还是政党、政府、国家,只有以福生为目的,其所作所为才是有价值的的,福生的事情做得越多,其价值越大。相反,如果以祸生、害生为目的,其所作所为就是负价值的。
福生具有永恒的、根本的性质。也就是说,对人类而言,你的任何行为,任何活动,其根本目的,都是福生。当然,福生的“生”,不光指人类,还指人类之外的所有生物,是“以人为本,兼顾众生”。
福生也为容合提供了规定。也就是说,容合是有原则和限定的,这个原则和限定的根本点,便是看这个对象是否符合福生的精神。如果这个对象的所言所行不是福生,而是祸生的,那么在容合之前、之时,就要做教育、规劝、等待、惩处等工作,总之要使其改邪归正,弃祸生为福生,然后容而合之。
相信将龙凤所蕴涵和体现的福生的精神,作为价值观和处世公理推向世界是有益的,也不会遇到什么阻力,因为幸福生活是人人之所求,何况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平等”、“博爱”、“民主”、“自由”等等理念,与福生的精神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原载2007年10月3日环球华报)

相关链接:庞 进 1956年11月生,陕西西安人。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1988年起从事龙凤文化研究,其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有专著《龙的习俗》(大陆版、台湾版)《创造论》《八千年中国龙文化》《呼风唤雨八千年——中国龙文化探秘》《中国的图章——说龙谈凤话麒麟》《龙起东方——庞进世纪龙文新作》《博大精新龙文化——以浙江龙游为例》《凤图腾——中国凤凰文化的权威解读》《龙子龙孙龙文化》《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及散文随笔集《兵马俑狂想》《慧雨潇然》《灵树婆娑》(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大悟骊山》等20余种。主持或出席相关论坛、研讨会30余次。在互联网上创建并主编有“中华龙凤文化”(www.loongfeng.com)网站。

地址:710002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电话:(029)81017295 13038599056
邮箱:pangjin@xawb.com loongf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