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华美的《龙凤呈祥图》汉画像石(图)

徐州 廖静好 2012-02-29 中国文物报  

 

22127246_1

《龙凤呈祥图》汉画像石,画面集龙、凤于一石,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龙与凤配合、对应的情形,广泛地流行于民众之间,反映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之中。其寓意,多是阴阳和谐,婚恋美满,求吉祈福。《龙凤呈祥图》汉画像石画面庄重大方,粗犷豪放,流畅自如, 中间刻擎天石柱,左面刻一对凤鸟交颈,右面刻一对青龙嬉戏,边饰螺纹,布局合理、线条优美,构图巧妙,形象生动,显出了一种高贵华美的艺术效果,堪称汉画石的艺术精品。它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提供了可靠的图像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汉代人雕刻的装饰壁画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其艺术风格深沉雄健、活跃奔放,图案美妙绝伦。龙凤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象征,是几千年来先人崇拜的神兽、瑞鸟,早在奴隶社会就已出现它们的图腾,到了封建社会它已成为帝王权威的象征,也有用以祈求吉祥之意。龙凤在我国传统文化意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人对龙凤的崇尚又常常表现在汉画像石上。龙常常被称为“鳞族之长”、“众兽之君”,凤是“羽族之长”,有“百鸟之王”之称,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寓情等神性。由于它们的互补和对应,使龙和凤走到了一起两者之间美好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便“龙凤呈祥”了。

在古代,龙是皇权的象征,又是祥瑞之物。《瑞应图》云:“舜东巡狩,黄龙负图,置舜前。”汉画中出现的龙,有的代表祥瑞,以示吉祥如意,有的是作为升仙乘驾的神物。尤其在汉代,龙既是一种瑞物,又可乘之升仙。古代神人多乘龙而行,如祝融乘两龙,颛顼乘龙而至四海,黄帝乘龙而升天。龙在汉代五行观念中又被视作代表东方的神兽。出土的汉画像石《龙凤呈祥图》中的龙,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继承秦代的造型,躯于像大蛇,另一类则像猛兽。西汉的蛇体龙头部被着意刻画,龙头部的造型就是在西汉基本定型的,后世的龙头再也没有突破这个格式,至于身体其他部分如翼、鳞、四足等造型,则仍在不断改进之中。在西汉晚期,工艺家有了新的创意,一种躯于像猛兽的龙。这些龙身上都有翼,它同西方的翼龙毫无关。汉代人用夸张的点线几乎是滥用的手法体现。在汉画像石中。虽然东汉二百年间,兽体龙蔚为壮观,但蛇体龙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特别如交龙穿壁之类题载,更完全是蛇体龙的天下。总起来说,龙之“能幽能用、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的特质还是深入人心的,而兽体龙这样的庞然大物,似乎难以任意升腾变化。

《龙凤呈祥图》汉画像石雕刻技法为线雕,用的是剔地线浮雕,即在平面的石材上先以粗犷古拙的线条勾勒出画面的轮廓,再用阴线刻画出画像的细部,然后用竖纹剔去画外部分,使画像浮起于底纹之上,以简练概括的刻画,表现物像富有特征的部分,突出整体形象,使画像既粗犷、奔放又古朴、凝重, 具有立体感。整个图案结构严谨自然,局部与整部疏密有致,画面清晰生动,刻画线条极为熟练,表现既华丽又富生命力,明显表现出汉画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