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不久前,壬辰年龙邮票刚刚面世,便成为舆论的焦点。其实,近年来关于龙的争议一直未曾平息,责难的理由,多是因为龙在历史上曾与封建皇权紧密相联。但是,龙被蒙上皇权色彩,岂是龙之过?民俗学家刘锡诚谈到:“龙本来源自民间,曾是族群的图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内容,文化含义日渐丰富。只是在很短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它被封建帝王垄断。”如今,帝王们的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而龙作为文化象征,早已散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文化符号。
对于我们来说,世界上有没有龙,是否存在过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龙所承载的悠长历史、丰富内容、民族精神,哪一样都无法忽视。
龙为瑞兽 可比英雄
相传中华文明的源点,就有龙的身影。伏羲时,黄河出现龙头马身的神兽,马背上旋毛如星,构成图状,人称河图,伏羲氏据此河图创立了八卦,这即是“龙马河图”的神话故事。可见在中华文明之初,龙就被赋予了神秘、智慧、祥瑞的含义。《周易》中有“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卦爻,历史上把“凤、麟、龟、龙”合称“四灵”,皆为祥瑞之物。不仅如此,人们还习惯于用龙来比喻贤者与英雄。孔子拜谒老子,归来对门生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也是以龙作比喻:“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龙与皇权本无关系,很长时间以来,它是一种神话形象或者民间信仰。我国民间认为龙是司雨之神,因此每遇旱年,民间求雨祈丰都是进龙王庙,拜老龙王。即使在平常年岁,人们祭祀龙王,也是为了祈福消灾、期盼丰年。封建帝王欲借龙威,一纸昭示把“龙”收为皇家专用,帝王出生称“龙诞”,未即位时称“龙潜”,登基之后称“龙飞”,创立王业称“龙兴”,子孙后代称“龙种”。可惜,天下之美,并不能为一家所专,龙终究不会蛰困于宫墙之内,它的形象与故事,早已在民间扎根发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龙的影子:面有“龙须面”,点心有“龙须酥”,水果有“龙眼”,药材有“龙骨”;到了北京要爬龙形长城,到了江西要登龙虎山,到了山西要看九龙壁;我们形容地势险要,叫“龙盘虎踞”,形容精力充沛,叫“生龙活虎”,形容吉祥喜庆,叫“龙凤呈祥”,形容昂扬进取,叫“龙马精神”……
不仅如此,至今我们仍保留着许多与龙相关的风俗。正月十五闹元宵,大江南北舞龙灯,以此寄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盼;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传说这一天万物复苏,龙也要在春雷中醒来。有的地方在这一天会把草木灰与谷糠类的粉末撒在地上,从户外水边一路撒到厨房,意为“引龙回”,有的地方人们专门在这一天送孩子上学,意为“占鳌头”,还有的地方人们在这一天剃头,意为“剃龙头”;五月初五端午节,多水的地方会举行“赛龙舟”,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龙行天下 载于文艺
龙时而腾飞于万里云天,时而蛰伏于浩渺沧海,时而兴云布雨,形若雷电,时而东鳞西爪,隐匿藏行,但是龙并不真存于世,那么,这些丰富生动的龙形象,又如何为人所知?文学与艺术,正是传播龙之形象的绝佳载体。
在屈原的笔下,龙是奔驰于云天的坐骑,往往喻示主人的高洁情怀。《离骚》云“驾八龙之婉约兮,载云旗之委蛇”,《涉江》云“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到了曹植的《洛神赋》里,以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状写洛神风姿,更是流芳千古;唐朝李贺要“呼龙耕烟种瑶草”(《天上谣》);南唐李煜则犹忆“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文天祥在《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中写道:“乾坤能大,算蛟龙岂是池中物?”颇有托物言志的味道,字里行间纵横着男儿豪气。
还有一些关于龙的民间传说,被收入典籍,传之翰墨,也悄然塑造着龙的形象。《太平广记》载录了鱼化龙的故事,说每年春夏之交,各地黄鲤鱼争赴龙门,跃过者“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焚其尾,乃化为龙”,后来民间便常用“鱼跃龙门”来比喻考试高中。不仅如此,在传说中,龙还常常与人发生感情纠葛。《张生煮海》《柳毅传书》一类的故事,便演绎了书生与龙女之间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它们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把龙的形象广植于百姓心中。
更直观的“龙”形象,是存于雕塑与书画中。人们把雕刻于器皿、砖瓦一类物件身上的龙形称为龙纹,不同时代的龙纹,则生动地体现了古人心中“龙”形象的变化,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与精神风貌。比如汉瓦中的青龙,昂首阔步、龙尾高扬,呈现出雄健奔放的态势,颇能传递大汉气象。历代名画中,也不乏择龙入画的佳作。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六龙齐驱为洛神拉车,一龙跃起作升腾状,称得上是形神俱丰;宋代《云龙图》中的飞龙则蜿蜒盘旋、回蟠升降,兼有云雾之飘逸与松树之遒劲,几可脱纸欲飞。最为有名的是“画龙点睛”。据《历代名画记》载,梁朝画家张僧繇为壁画上的龙点睛,龙则破壁腾天。这个记载既反映了张僧繇画技的神奇,也喻示了中国画的一大奥妙:贵在神韵。因为眼乃神韵之门,有眼则有神,有神则有灵。
龙之传统 取舍在人
龙并不真正存在,为什么却在人们心中绽放着耀眼光芒呢?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其他动物,为什么中国人却偏偏喜欢自称为“龙的传人”?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把龙视作了一种情感的纽带与文化的象征,龙的身上,必然有暗合于我们民族精神的东西,如此,它才有在民间不断流传的土壤。
古时画家画龙,讲究“九似”,即龙的身体有九个部位与其他动物相似,可见龙的形象是一个综合体,融合了其他动物的特点与精华。龙行于世,与这种吸纳、包容的精神不无关系。中国人自古就讲“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东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推崇的正是一种包容文化。另一方面,龙带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飞舞奔腾、昂扬向上、能潜能飞,这样的形象,不正与中国人所秉持的自强不息、昂扬进取,乃至能屈能伸的人生观有着相通之处吗?也许,古人在塑造龙的形象时,便不断地融入了自己的精神与理想,反过来,又常常从龙的身上,汲取着处世的智慧与勇气。
有人说,龙在西方被视为恶兽,且外形张牙舞爪,不是理想的文化标志。这种说法其实存在着很大漏洞。刘锡诚介绍:“我国早就有专家写过文章,指出西方龙与中国龙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里生长出来的,被寄寓的文化含义具有霄壤之别,不能混为一谈。”至于说龙的外形张牙舞爪,则近乎于苛责了。难道我们不希望看到昂扬奔腾的龙,倒希望看到躺在地上动也不动的“病”龙么?
说到底,龙是传统之物,是一种精神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龙文化的审视与继承,关键取决于人。如果我们从龙的身上,吸取的是包容、中和的精神,是昂然进取的锐气,是无所畏惧的刚猛之心,是能屈能伸的做事之道,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