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让人抓狂的中国龙

2012年01月07日 华商报 单士兵  

 

龙年生肖票引起热议有很多天了。那条龙是“凶神恶煞”还是“威猛有力”,说不清。但这没有影响到龙票开售后的市场火爆,排队买龙票的态势,让我想到以前人们争买房子的场景。就像炒房一样,龙票也是坐地涨价,据说小版龙票价格已被炒到发行价的10倍。

不管你喜不喜欢那龙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它会频繁
出现在你眼前。因为它已经成为龙年重要的节日符号。当然,这条龙还会走向更为深远的领域。设计者陈绍华说,选择这样的“恶龙”,放弃很多人心中的“祥龙”,是因为这种威严生猛的形象更能代表中国自信,“凸显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这一历史事件所带给人民的精神气度。”

让一张小小龙票来承载着“大国崛起”的荣耀,设计师上升到如此高度,估计是会让一些人颔首称赞的。这种舒服幻觉,可能就像春节时酒喝得微醺,让人很容易摆出大度的姿态,在很多事情上都格外放得开。总而言之,龙票已经通过了印制发行的审查,真真切切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了。那么,对普通个体来说,应该以怎样的文化心理,来面对这条横空出世的猛龙呢?

这个问题,又让我想到如何厘清“群己权界”问题了。不必讳言,如今的个体,经常会处于“被代表”的窘境。比如,在读书时,发现面前有本《中国不高兴》,于是盯着那几个作者会一脸纳闷,这几人不高兴怎么就成中国情绪了呢?看电视时,突然面对某记者叫嚷着代表亚洲,会迷惑他那颗红心怎么就包裹得住亚细亚庞大而复杂的心脏呢?诸如此类的广泛代表,自然会让普通个体情何以堪。

而个人是可以有选择的,因为这是一个文化价值多元碰撞的时代。龙票形象被贴上“刚猛、大气、威严、自信”这些大词,拿出来作为一种文化形象的公关与推销,也并不奇怪。但这并不就是在要求,每个人都得喜欢这条龙

的形象。就像“大国崛起”容易让人迷醉,但是,也有很多人更愿意为“国民权利”的强大而欢欣。这一切,都是并行不悖,各得其所。龙票关于“恶龙”与“祥龙”之争,很大程度上,体现的也就是国家国民各种复杂的情感诉求罢了。

其实,即便是对于“猛龙”,普通人的心态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在喜庆的节日里,不想面对凶猛与蛮暴的形象,这当然没有错。但这并不代表威猛之龙,就得不到普通个体的喜欢。比如,有人喜欢的理由甚至是“霸气、镇宅、驱魔”。只要去细读网络上人们喜欢与不喜欢的那些理由,就会明白,人们对龙寄予的太多复杂心理,归根结底,也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都与自身的生存命运紧密关联,都与个人权利与尊严的诉求有关,也都是在希望那条龙能带来庇护,而不是造成灾难。“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龙的形象争议,说到底与龙无关,只是一个时代的心理表征。

套用一首歌名来表达很多人现在看待龙的心理,就叫“让我欢喜让我忧”。这是因为,在浮躁不安的今天,龙文化和龙图腾已经不再是那种历史深处的静态符号了,而是被附加了更多的社会元素与时代价值。从动物龙到神话龙,从作为皇权象征到国家形象符号,人们对于中国龙的形象与情感,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温情与敬意,而是充满新的期待与挑剔。从这个意义讲,现在,为那条龙去疯狂与抓狂,其实都是并无必要。

个人的自信,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获得更多的权利与尊严,才能笃定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