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龙文化

林凤英  2010年5月3日

 

我的家乡是在乐清鹤圣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民风古朴。在村头有一座古庙,全部用木头建造的,在大厅里供奉着几个神仙,在大厅的四个柱子上,雕刻着四条栩栩如生的龙。

墙上有着历史陈迹的龙图腾,听这里年老的村民回忆,其实墙上本来是有龙布施下来的雨,其中有一条名为应龙,驾凌在其它的龙之上。有着不容冒犯的威严。

我特意到网上查了一下,原来其背后还有一个神话故事传说。

《山海经》中记载了一则黄帝与蚩尤作战的故事,故事中说蚩尤率军队进攻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进攻。应龙受命后用它司水的本领将水蓄积起来,造成缺水,以图阻止敌人。但蚩尤请来风伯和雨神,纵风下雨。黄帝又从上天派下一名称作魃的女神协助应龙,止住了风雨,最后将蚩尤击败。但应龙与魃也无法回到天上,于是地上大旱。

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也有龙的活动。据说大禹治水前,有应龙以尾画地,为禹画出应开挖的浚水导水的水道线路,也有传说说禹治水时疏导河川、挖去山岩,有应龙在前曳尾,有玄龟在后挖泥,当疏导到巫山县时,一条应龙画错了水道,被禹处死。巫县现在仍有错开峡和斩龙台两处地名。

传统中的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颈细腹大,鳞身。脊上有棘礼四肢强健,而且喜欢独处。古人曾有诗咏应龙:“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踏,举则冲天翔。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清见播四远,万里望芬芳。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这首诗实际上是借应龙而指人,借题发挥了。

从上述传说中可以看出,布雨还不是应龙所独有的功能,因为蚩尤也请来了正规的神抵——雨师。但应龙有布雨的本事则是无疑的。据说黄帝战胜蚩尤后,由于应龙不能再上天,所以先民们用上造出一条状如应龙的“土龙”,同时施以巫术,才使得上天降下了甘霖。于是以“土龙”呼风唤雨就成了祈雨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虽然上古时代的雨师有多种名目,但随着龙崇拜的普及,其它雨师的形象乃至名称都弱化、模糊了,只有龙的布雨形象日益强化,所以龙也就成了雨师。
虽然我的家乡的龙并不一定如以上传说的那样,但是沿袭了龙文化的精神内涵。龙在我的家乡,地位极其尊贵,自古以来也一直如此。龙代表着风调雨顺,盛世太平。在古代,子民祈求的就是一个安定的盛世,因此,龙给了他的子民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剂”。

为了更深入的理解龙的文化,我翻阅了许多的书籍。其中,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庞进的观点以及书籍最为深刻,他从哲学视角对龙进行解析:

l 虚与实
l 阴与阳
l 一与多
l 异与同
l 静与动
l 善与恶
l 古与今
l 新与旧
l 扬与弃
l 生与死

在我看来,龙文化的精神底蕴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富矿!在家乡,龙无处不在。

家里的桌椅,板凳的背面都雕刻着龙的图腾,一条条祥龙记载着历史的演变。每逢重大的节日或嫁娶,家家户户把家中的有着龙的图案的红板凳红桌子摆在一起,借此来增加喜庆的氛围。

尤其在农村的人结婚的时候,女方的家里会特意去订制龙样的长凳,四角刻着龙图的红桌,作为嫁妆随新娘带到夫家去。在新婚的新床上,被子是龙凤呈祥,代表对新婚夫妇的深深的祝福和夫妇不离不弃的寓意!龙象征着男子的勇敢和责任,凤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和贤惠.

若是在古代,桌上还会摆放两对蜡烛,红色的,同样有着龙的图案。而现在,在家乡,依然会把龙作为一种装饰,有时候,孩子的名字里,也会带有龙字,寄予了父母望子成龙的深深的希望。
一个龙字,有着作为子孙的骄傲。

学习了中国文化概论以后,让我初步的了解了一些龙的起源以及龙的文化,所以,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学习。以下是个人收集的一些龙的资料;

龙的起源: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据今天的时间不会超过八千年,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从这时候起,也就有了它的“模糊集合”。

对于龙的起源和本质,庞进提出了“模糊集合说”,即认为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先民对身外异己力量模糊崇拜的产物,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贯穿着、体现着模糊思维的艺术创造。

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兽,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在我的家乡,龙也是一种崇拜的标志。比较年迈的一些老人家,对于龙,都有着一种敬畏的心态。龙也成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案。

在庞进的书中,还指出,龙的神性与民族文化心理。

分别为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

由于龙具备了善变的神性,而变,就免不了要变出些灵光、灵通、灵妙、灵验和荒诞、离奇、怪异来。因此,龙又有了“灵异”的神性。

龙的这一神性,很早就进入了古人的视野。《礼记·礼运》就将龙列为“四灵”之一(其它三灵是麟、凤、龟)。

正是龙有了这一特点,因此也增加了其神秘感,

人们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龙是古人模糊集合了众多的动物和天象,从而创造出来的神物,如果这个神物不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古人创造它做什么呢?上述龙的种种神性,又都为龙的征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础:龙喜水,而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龙好飞,飞是对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向往;龙通天,天是天帝和诸神居住的地方;龙善变,变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龙灵异,灵异使龙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将这种种优长集中于一身,龙又怎么能不祥瑞呢?

龙所秉赋的征示祥瑞的神性,常常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管子·小匡》);舜即位时,与三公临观于河,“黄龙五采负图出”(《河图》);“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史记·封禅书》)……此类载述,不绝于史书。以至于今天我们在建筑装饰、工艺美术品上看到的龙,也多是撷取和突出了龙的这种神性。如泰山顶上的青帝宫,供奉的是东方青龙,其释词即为:“青帝主生,座镇东方;生发万物,吉祥之神”。

梦龙也是显示龙瑞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古代的梦典里,梦见龙均为大吉大利的贵梦。有“梦见乘龙上天,三代富贵”、“梦见黑龙者家大富”、“梦见龙子,贵子大吉”等等说法。

当然,古人在大自然即艺术作品(包括梦中)之外所见的,只能是龙的模糊集合对象——蛇、鱼、鳄、马之类,所谓征兆祥瑞的神性,以及我们谈到的种种神性,也都是人们的想象、寄托、赋予和认为。由于造神和敬神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赖以活下去的手段之一,那么,人们对神的想象、寄托、赋予和认为就是必然的、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要的。

因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家乡的老人对龙的崇敬。听我爷爷说,在古代,如果家乡发生干旱,那么,这里的村民就会举行祭天的仪式,祭拜龙王,因为在当时,人们认为,龙是掌管布云施雨的神仙。若是发生旱灾,那么应该是得罪了龙王,龙王发怒了。

所以,自古至今,龙是中华子孙的精神精髓,将来,龙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07中国汉语言文学二班
林凤英
072010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