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曾有学者研究中华龙文化后提出传统的龙的形象比较凶残,建议中华文化中不再传承龙的文化。此论一出,海内外华界舆论哗然,遭到挞伐的学者无奈从此噤声。
为什么一种学术探讨会引起那么大的风波?这主要是在中华的文明传统中,经常以龙的形象来比喻和象征中国、象征中华民族,全世界的华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因而在中国,龙形象已经深入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基因中,若将龙文化与中华民族割裂开来,就会严重伤害民族的感情,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龙是什么?这是我们祖先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探讨和描绘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过去文艺作品中、建筑物的那种龙,自然界是从没存在过的,在地球进化历史中,出现的是恐龙,它的形象多种多样,我们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得见。而中国传统龙文化中的龙的形象,则是由多种动物演化而来,其中包括了鳄、蛇、海马、蜥蜴、马、猪、牛、鹿甚至自然界闪电、虹霓等,是一种混杂的艺术形象,是人造的“神物”。
龙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8000年之前,而传统中华文化中龙的形象成形,则是在秦、汉时期。关于龙的家属,传说也很多,古人有所谓龙生九子之说,《辞海》引李东阳《怀鼌堂集》称,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即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赢、嗤吻等,当然,这都是传说,我更相信它们可能是原始社会中以龙为名字而分裂出来的九大部落图腾名称。
现在我们普遍看到龙的艺术图像,就是传说意念中的神物,它是古人描绘强大自然力的象征,这种神活加艺术创造出来的有鳞有爪有角有突出双眼珠的龙,它的威力超常无比,既生活在天上,也生活在水中(江、河、湖、海、井);它能升腾飞翔、兴云布雨,掀风作浪、惩恶扬善;它威严、强大,是天帝掌管某一水域的重臣,人类在它面前只能臣服。龙能神奇变幻,《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借曹操之口,描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第二十一回)这说明龙有威力、权力、法力,是一种统治象征。
在中国古代,早期时人们把龙比作世间的英雄,“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也有将它比作高大良马的,如《周礼.夏官.廋人》称:“马八尺以上为龙”,故后来有龙马的说法;有将它比做岁星的,为东方苍龙七宿的统称,如《左传.桓公五年》有云:“龙见而雩”。但龙后来逐渐成为神化皇帝的称谓,皇帝是龙的化身,于是,普通老百姓便不再允许称为龙的星宿,更不许使用体现龙形象的某些器物,如穿龙袍、戴龙冠等。而古代中国人自喻为龙的传人,可能更多的意义是把自己比作龙的臣民,即中华皇帝的臣民,而绝不能自比为“龙种”,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归入“龙的传人”之列的。所以,把所有炎黄及孙都称为龙的传人的说法,恐怕仅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事。
中华文化中的龙,自然界并未真正出现过,在地球发展的历史上,龙作为一种生物曾经出现过的并“统治”了地球,这就是亿万年前的恐龙。但恐龙并不是中华文化中所推崇的龙形象,而且恐龙的种类,与中华龙文化中龙的分类亦完全不同。我们现在从考古发掘中的恐龙化石中得知,恐龙在地上、水中、空中(翼龙)都生活过,它有大有小,有食草和食肉两大类。而中华文化中的龙形象,则就神奇和复杂得多,大致如古典小说《西游记》的描写,当然,龙除了人间皇帝、水中龙王形象之外,还有苍龙、蟠龙等统治者形象。不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艺术形象来看,它们确实并不亲民,也不可爱。
在殷墟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龙的象形字,有头、身,突出龙的头部,说明龙字很可能在夏朝就创造出来了。《说文解字》一书称:“龙,鳞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不过,在最早的卜辞中,龙仅用来做人名或方国名,即我们现代意义上所称的部落图腾代表,如“贞:乎龙”、“贞:及龙方”等(转引自马如森著《殷墟甲骨学》一书)。现在人们说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大约《舆地志》的记载为最早的出处,该书称黄帝生于寿丘,其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据《史记.五帝本纪》)在远古的黄帝时代,发生了黄帝与蚩尤之战,黄帝就派了一名叫“应龙”的部落首领先去进攻:“黄帝乃令应龙攻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事见《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见《山海经.大荒东经》)。《山海经.大荒北经》又称:“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关于龙的形象描述,在汉代人以前的著作就有,如《山海经.海内东经》描写了一尊雷神,称其在雷泽中,“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又称夏后开(夏启王)“珥两青蛇,乘两龙”。班固的《汉武帝内传》也描写到龙,但都未把龙喻为君王的星宿或代称,而仅是乘御之物。
以龙比拟君王,最早见之于《易经.乾》,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讲帝王即位的;又有“潜龙勿用”,把储君称为“潜龙”。汉代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形容刘邦外貌“隆准而龙颜”,即长颈而高鼻子,虽威严,似乎也不美,不过此后“龙颜”却成为皇帝的专门形容词。唐李白诗《赠溧阳宋少府陟》云“早怀经济策,特受龙颜顾”,以“龙颜”指代皇帝;杜甫《秋兴》诗亦有“日绕龙鳞识圣颜”之句,也是把龙比代为皇帝的。不仅如此,皇帝的子孙也被比喻为龙种,杜甫又有诗《哀王孙》曰“高帝子孙尽龙种,龙种自与常人殊”。唐代以后,龙已经逐渐被作为皇帝的专用代称,臣下及老百姓若自以龙喻己,则是要被视为大逆不道的。所以,从汉代以后,龙已不再“亲民”。统治者为了体现皇权的威仪和神圣,将龙的艺术形象逐渐改造,使它变得凶猛起来,其龙头、龙爪、龙身都令人可畏。若果然真有这样的龙从天上飞下来,恐怕不仅“叶公”畏惧,我辈也会吓煞的。
而更重要的是,龙虽被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祖先,但它的图貌却是那种凶猛的形象,中国人由于历经千百年龙文化的熏陶,固然没有任何接受障得,但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人,则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艺术形象难以接受,这恐怕也是事实。为了弘扬中华龙文化,改变传统的龙给人们的印象,我认为应将打造中华龙的新的艺术形象摆上议事日程,并切切实实地进行这方面的创造工程,逐步使之成为一个能代表中华民族的艺术形象。
中华龙艺术形象的打造工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予以完成。首先,是理念上进行艺术创造,即从主旨思想、题材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构思、创作。在中国传统的文艺作品中,龙的形象可爱的确实不多,大都凶猛、奸刁、善恶不分,例如《封神演义》中的龙王龙子形象就很凶猛,还作恶,被哪吒抽了龙筋;《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也曾与孙悟空作对,其中的龙神形象如泾河龙王及其子小鼍龙等,都是“反派”形象,只有小白龙算是正面“人物”,但仍让它变了马,而且形象苍白而不突出。唐传奇及元杂剧《柳毅传书》中的龙神,虽然有一位美丽多情善良的龙女三娘形象,但龙女的前夫泾河小龙及龙女叔叔钱塘君均十分凶恶,为救龙女三娘一场大战,两龙相斗,伤稼八百里,害生灵六十万,钱塘君行动虽出自正义,但其作为实在残忍。而民间故事《望娘滩》中的龙子虽孝顺母亲,但亦造成水灾。在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连蛇也不如,蛇精还有白娘子作为正面形象代表哩。故我认为,若现在打造新的中华龙艺术形象,应该让它具备“中华性格”,即具有中华民族的最基本优良品质,如善良、聪明、好学、勤奋、勇敢、刻苦、善良、贤孝、尊长、爱幼、行侠仗义、热爱和平、具社会公德、忍辱负重、有大智慧等,将来,只有这样的一个中华龙形象,才能是炎黄子孙的代表形象。
其次,要考虑从各种艺术样式的空间去打造中华龙的形象。过去的文学作品也曾有以动物为主角形象并取得成功的,如《西游记》中的猴子、《三言两拍》中的白蛇等,但以龙为主角的,却很少。京剧《除三害》中讲晋朝大将周处幼时水中斩龙,其实是杀了一头大而凶的鳄鱼而已,决不是蛟龙,因为周处家乡宜兴附近的长兴,现在鳄鱼养殖仍很发达,可见周处所处的西晋时代,宜兴地区水中蛟“龙”即鳄鱼为害之烈。《柳毅传书》中龙女三娘虽很可爱,但她并不是第一主角,又有另两条凶龙,冲淡了龙的形象的可爱性。所以,我认为应该首先应在文学创作中重新塑造一些可爱可亲或可敬的龙的形象,使之成为读者崇拜的楷模。同时,也可以在舞台艺术上取得突破,这方面国内外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例如有芭蕾中的天鹅(即《天鹅湖》)、大型音乐剧中的狮子(即《狮子王》)等,中国过去亦有猴子(即《西游记》)、蛇(即《白蛇传》)的舞台形象成功的例子,那么,一个全新的有“中华性格”的神龙、智慧龙、勇敢龙、多情龙、和平龙等的舞台形象,也一定能够塑造得出来。当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条件,通过拍摄电影、电视剧的方式,塑造中华龙的生动艺术形象,并且将它推向海外,这方面,美国好莱坞的同行做得最好,连讨厌的老鼠和笨拙的鸭子也变得“可爱”起来(米老鼠和唐老鸭),我们也不妨也向他们认真学习、借鉴。我在想,美国人可以把恐龙形象拍得很有人性,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中华龙的影视剧拍好?
第三,要从外形上重新打造龙的形象。过去,中华文化中的龙的形象是代表了封建时代文化的,至今仍保存在华表、寺庙庭柱及其他建筑物、戏剧服饰及文学、美术作品中,我们不必去否定传统的中华龙形象,因为这是历史。但是,我们可以重新打造新的中华龙形象,例如它既可以保留传统文化中龙的某些外形特点,也可以参考恐龙进行构思,或者干脆就重新进行创作构思,以虚拟和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再创造。就当今时代和社会特点看,为了更便于年轻一代或海外人接受,设计打造一个中华龙的卡通艺术形象,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意选择。有志于塑造中华龙艺术形象的动漫制作公司,若能拍出一部以中华龙为主角的数百部或上千部的动漫片,让其影响逐步扩大,从而使中华龙的卡通形象家喻户晓,走向海外,像美国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一般。
打造一个中华龙的文化形象,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优秀龙文化,在中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国力不断上升的今天,此真正其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