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也有龙

2009年08月14日 世纪经济报道  

 

我小时候跟随父亲在北京生活了6年。和中国的孩子们一起玩,家里还请了中国的保姆。不过那时对中国还没什么深刻的认识,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城里有很多有轨电车,我们小孩子在胡同里跑来跑去。

后来再到中国,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去年9月,在奥运会刚刚召开之后我再次来到北京。已经找不到有轨电车了,取而代之的是地铁,胡同也越来越少,现代建筑越来越多。

但是当我进一步深入中国时,我发现尽管中国看上去有很大的变化,却依然遵循着一些古老的传统,比如对家庭的重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我负责波兰展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两个国家的相似之处。虽然这两个国家的地域位置相隔万里,但它们之间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波兰馆门口,我们还安排了4条中国龙和4条波兰龙共同献艺。这个场馆的建筑表面充满了镂空花纹,它的灵感来源是波兰民间剪纸艺术。这种传统艺术也和中国的很像。

过去30年里,很多中国人从西部的农村地区来到东部沿海城市,这正是波兰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所经历的。现在,波兰首都里有80%正在工作的人,都是“迁徙一族”的第二代。他们父母来到都市工作,买房,用二三十年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为自己和下一代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波兰人有同样的精神。

20年前,波兰是计划经济国家,连商店也是国有的,我记得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其经济体系也跟波兰20年前的一样。我们两个国家都是从“计划经济”起航开始转变,方向一样,而且都转变得很快。

我也读过一些中国的小说,发现波兰的现代文学跟中国的现代文学也很相像,它们都关注年轻一代发展时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女性。所以,我们愿意在世博会波兰馆里更多地展示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波兰馆主题则为“人类创造城市”,我们告诉大家的是现代人如何成为城市最重要的主体和创造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