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代表生生不息的力量

广州日报 2008-08-07  

 

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的中国人,逢年过节都要举行一些如舞龙灯、祭龙王、赛龙舟之类的喜庆活动,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炎黄时期就以龙为图腾

对神异动物龙的崇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先人们就雕刻各种“C”形玉龙、玉猪龙等作为礼器,拜祭天地山川。据记载,在炎黄时代,龙就成为中华民族各部落联盟的共同图腾。以后,夏朝以黄龙为图腾,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各种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中,龙的形象经常出现。

秦汉以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还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如将皇帝穿的衣服称为龙袍、皇帝坐的椅称为龙椅、皇帝睡的床称为龙床等。

在古人心目中,龙是一种神秘的宝物,不易见到,即使显现了也见首不见尾,或只见到只鳞片爪。而龙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所以龙被人们视为天下间最大的吉祥物。

虽然神秘莫测、变化多端的龙难得一见,但自古以来人们对龙的形象描述得很清楚。汉代学者王充指出,龙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三部分长度都相等;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龙还能显能藏、能巨能细、能长能短。春分时飞上天,秋分时潜于渊。

 不同的龙有不同的“职能”

在神话传说中,龙的种类有很多,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为螭龙,未升天者为蟠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好斗者为蜥龙。

不同的龙有不同的“职能”,古人按“职能”把龙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天龙”,代表着天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易经》中,乾卦是天的代表,乾卦六爻及“用九”的意义都用龙来解释。孔子在《彖传》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明确指出,“六龙”代表天的法则、天的力量。第二类为“神龙”,能够兴云布雨。第三类为“地龙”,掌管着地上的泉水与水源,所以很多地方的山泉都称为“龙泉”。第四类为“护藏龙”,看守着天下的宝物。

在堪舆学著作中,“龙”是最常见的术语之一。由于自然界的山和水在形态上变化多端,与传说中的龙相似,所以古人将山和水都比喻作龙,把山脉直呼作“龙脉”,把曲折的流水呼作“水龙”。这样,龙就成为山和水的象征,各种龙的塑像和图案大量出现在宫殿衙署、大户人家乃至寻常百姓家中。北京故宫的九龙壁、太和殿的龙椅、龙柱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龙的塑像宜摆在东方北方

因为相信龙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许多现代人也喜爱用龙作为装饰物或摆设。一般来说,如果住宅的外环境缺乏真山真水,可以在客厅摆放龙的塑像,作为山水的象征。如果周围环境和室内环境不够藏风聚气,也可运用龙的塑像或图案使室内形成良好的气场。在堪舆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中,青龙是东方的代表,所以龙的塑像适宜摆放在东方;龙又与水密切相关,北方属水,所以龙的塑像也适宜摆放在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