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节日

庞进 2005年12月1日  

 

形形色色的祷龙习俗,导致了龙的节日和庙会的形成。

我们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一年到头,除个别月份外,几乎每个月都有龙的节日或庙会,有时一月内还有多次。这些节日庙会有属于某个民族的,有属于某几个民族的;有属于某片地域的,有属于多片地域的;并且集祈神、教化、生产、娱乐等于一体,体现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

下面我们按农历时序简略地介绍一下这些龙的节日与庙会。

农历正月,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山城海滨,旱埠水乡,全国各省区几乎都有“龙灯会”,也称“闹龙灯”、“盘龙灯”、“舞龙灯”、“掉龙灯”、“耍龙灯”等。除此之外,正月初五有“龙头节”。这是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在这一天用各种供品祭祀龙王。正月辰日,则有“祭龙节”,红河哈尼族群众在这一天以村为单位举行郑重的祭祀活动。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祭时停产三日,祭后的第一个午日,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以示谢意。和哈尼族的“祭龙”相似,基诺族有“祭大龙”的节日。届时全寨停产三天,立两个木桩于村寨门口,表示禁止出入。第一天妇女非但不能出寨门,连家门都不能出。村寨边搭一临时草棚,草棚前有大树,树下宰水牛一头,水塘边杀母猪一头,小猪七头,将牛尾巴挂在大树上,猪骨头供在水塘边。

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湖北武昌有“祭龙会”,形式有舞龙、烧龙和拔河比赛——以所用的绳子象征龙。另外,还有于春节期间,在北京龙潭湖公园举办的“龙潭庙会”、于龙庆峡举办的“龙庆峡冰灯会”——这些庙会、灯会、不仅名称与龙有关,内容也多有龙参与,如舞龙、赛龙、龙灯造型等。

正月二月之间,有“祭龙潭节”。这是云南兰坪普米族的传统节日(宁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举行)。普米族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龙潭”(亦称“灵泉”),地点大多在深山老林峡谷涧畔。届时全家同往,在“龙潭”附近歇宿三日。他们用木棍和木板搭成高台,称作“龙塔”,即“龙宫”。塔前立一个百尺标竿,上挂七个用鸡毛麻线扎成的七角斗架,作为龙神的住处。将牛奶、清酒、酥油、乳饼、茶叶、鸡蛋等祭物摆在龙塔上,先请巫师登坛念经,然后全家祈祷,祷毕,将涂有酥油的五十个面偶投入龙潭。各家祭祀后,全村还要举行更隆重的祭祀。

二月初一是“春龙节”。旧时山东惠民一带的乡民取灶灰作青龙状,以图吉祥。《中国全国风俗志》有记:“二月朔日为青龙节,取灶围物,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这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覆盖面广,影响也大。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记》云:“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这一天,北方农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习俗,并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阴晴卜一岁之潦旱,以为天晴则主旱,阴雨则主潦涝。在大巴山黄官一带,人们把二月二称为“春龙节”。为了喜迎春龙,山民们全家起大早,将居室内外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趁早吃“龙须面”,面拉得越长越好,意思是龙须绵长,象征吉祥。吃面时,由年长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间,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包谷棒子粗又大,高梁谷子舞龙头”之类的吉言歌诀。中午吃“龙鳞饼”,饼上有村妇们精心制作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花纹。这一天还禁止妇女做针线活,因为传说神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同日还是云南苗族群众举办“祭龙会”的日子。一般是以村寨为单位,以大树作为龙的象征,以猪、鸡、狗等为祭品。

浙江梅城北有乌龙山,山下有乌龙庙。庙中的“乌龙老爷”是个白面书生。相传他姓邵,淳安人氏,被县官逼死,后常常显灵惩罚贪官。农历每年三月三日,这里都要举办庙会,以演戏、献祭的方式酬谢敢于“反腐败”的“乌龙老爷”,并祈求风调雨顺。

从三月谷雨这一天算起,湘西一带的苗族群众便开始过自己的传统节日“看龙场”。谷雨后的第一个辰日为“看头龙”;过十二天,第二个辰日再看一次,称作“看二龙”;第三个辰日看最后一次,称作“看末龙”。逢到看龙日,男女老少都要休息一天,都得积极参加看龙活动,谁在这天干农活,谁就犯忌。在山东沿海渔村,谷雨这一天,家家户户香烟缭绕,爆竹升天。渔民们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去船长家坐炕头,或者去渔港码头、沙滩海边聚会。由船长领头,举杯祭祀海龙王,然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在渔汛到来之前,渔民们还要凑钱置办一头猪,抬到龙王庙前宰杀,用全猪献祭龙王,祈祷挂网顺利,海事安全。

南方江浙一带,三月十八日有为白龙过生日的习俗。《清嘉录》载:“十八日为白龙生日。前后旬日,阴晴不常,乡民是日雨卜白龙之归,谓龙归省母则农必有秋。”“白龙生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东晋隆安年间,吴越之地有一位缪氏女生下一条白龙,“事甚神异”,当地乡民就在龙湫山和吴之阳山上建起了龙母庙。据说每年的三月十八日,白龙都要回来看望母亲。因此,这之前的成十天,天气肃寒,“四山烟雨,乍晴复合”。到了白龙降生的时辰,“龙必见形,或长身寻丈,隐显于众山之上,或小于蜥蜴,依于庙貌”。于是,“暴风雷雨,澍沟号木”,以示灵验。在常州、岳阳一带,白龙生日是五月十三日,有“白龙瞟娘,必主雷雨”和“是日雨,则岁丰”之说。

崩龙族的“祭龙王”也在三月份,具体日子由族中头人确定。到了这一天,全村人前往清水池,由“佛爷”燃烛、念经,将画有龙纹的纸放到水面上,众人随之叩拜、杀猪杀鸡献祭。三月十五日,云南丽江纳西族居住区有“龙王庙会”。届时,当地群众纷纷赴会,交流生产生活资料,观看和参与娱乐活动。同日,上海龙华镇有“龙华寺庙会”。后三日,即三月十八日,又是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乡索布沟的“龙王庙会”。

四月份,还有山西大同城西以祭祀“护法龙王”为主要内容的“雷音寺庙会”。届时,人们先在寺中将护法龙王拜谒一番,然后将其抬到阳合坡,洒以“活水”,再行祈祷。四月十五日,山西临汾县姑射山上有“康泽王庙会”。相传西晋永嘉年间,某村一位老婆婆拾巨卵回家养育,得男儿名橛。后刘渊征民夫筑城,八岁的橛儿应募,一夜城好,刘渊妒其才,欲加害。农历四月十五日追至姑射山麓,橛儿显龙形钻向山脚石缝。刘渊拔剑斩之,截断龙尾,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即为“龙子泉”。此泉流量很大,使方圆大片土地受益。于是,橛儿便被封为“康泽王”,泉侧建庙,亦名“龙子祠”,庙会延续至今。四月十五日这天,还是云南中甸一带藏民同胞的“祭龙王节”。祭礼一般在山脚草地举行,并有丰富多彩的歌舞、体育活动。

五月端午节前后,江苏、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香港、澳门等地均有“龙船赛会”,即“龙舟竞渡”,有的地方称“龙船节”、“龙舟节”或“龙舟会”。 除此之外,五月份还有“分龙日”。据《清嘉录》和《避暑录》载,吴越习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次日若有雨,即为“分龙雨”,认为“雨日易调顺,岁必有秋”。民间有“二十分龙廿一雨,水车搁拉巷堂里”和“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的谣谚。分龙日之前,“夏雨时行,所及必遍”;分龙日之后,则分方行雨,“每雷起云簇,而不移时,谓之过云雨。虽二三里,亦有不同”,有“夏雨隔爿田”之说。蔡云《吴愉》诗写道:“南阡朗日带长虹,北陌顽云斗疾风。偶凑分龙得新雨,山村水荡说年丰。”还有“四月二十为小分龙,五月二十为大分龙”的说法。不管哪天分龙,只要“分龙次日雨”,就“主丰稔”。分龙之后,五六月间,常常雷起云聚,忽然落雨。浓云中远见若修尾垂地,蜿蜒曲伸者,民间谓之“龙挂”,即“雨止乎一方”。龙挂看上去是相当壮观的,我们从钱谢庵的《太湖看龙挂》诗中就可领略其风采:“羲和抛丸走流汗,银刀划空云脚断。水声惊起洞庭君,六只老龙飞出云。苍鳞细如蛇蚓结,白波四面作人立。吸干具区三万顷,雨气斜翻半天湿。蜻蜓阵散风色凉,吴娘缆船炊饭香。珠宫卷绡伺龙睡,西峰日轮红未坠。”

农历六月六日为“晒龙袍日”。民间有“赛龙袍日兆”的俗信。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出晒衣服,认为如此即可免遭霉渍和鼠啮。此日多为晴天,若遇雨,主秋季雨多成灾,有“湿了龙袍,淋破蓑衣”的民谚。在鄂西土家族聚住区,六月初六则是传统的“晒龙袍节”。相传这一天是土司王覃厚遇难血染龙袍之日。因此,家家都要在这天翻箱倒柜,将所有的新衣服好衣服拿出来曝晒,并以村为单位,杀牛一头,以示祭念。

六月初十到六月十六,四川松潘岷山南麓丛林中有“黄龙寺庙会”。相传大禹治水曾到达这里,有黄龙为其负舟导江,后人因之立庙祭祀。此庙会吸引了方圆几百里的藏、回、羌、汉各族群众,有对歌比赛、跳“锅庄舞”等活动。

六月二十三日,河北省神麇山北麓有“黑龙庙会”。相传某年此日,一青年将其病重的老母背至旷野致死而弃尸,此时晴空一声霹雳,云中出现一条黑龙,抓走了杀母的孽子。人们为了纪念黑龙,倡扬尊老美德,便在当地的黑龙洞上修庙塑像,办会祭奠。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香港主权回归中国政府的日子,这个日子因结束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而为世界瞩目。龙,在庆祝回归的活动中扮演着特别醒目的角色。“香港宝鼎”上有象征五十六个民族的龙鳞;“金龙献瑞”灯饰喻示中华民族是一条巨龙;由香港亚洲电视台和大陆十家电视台联手拍摄的大型电视片《二龙抱珠》则将黄河、长江喻为“二龙”,将香港喻为“龙珠”,以“二龙抱珠”喻示源远流长血脉相连的中华文化。

七月十五日,是湘西同县境内苗族群众“踩芦笙堂会”的日子。相传某年夏天,久旱无雨,上帝体察苗民心情,派一条青龙前来降雨。不料寨主见青龙口含宝珠,起了歹心,搭箭射伤青龙,宝珠掉落于杂草丛中。百姓们翻山越岭,仔细找寻,终于在七月十五日这天将宝珠找到,还给了青龙。从此,苗乡不再干旱。为了纪念这件事,定于此日举行踩芦笙堂会。

七月十七日,是江苏无锡鸿山的“龙娘庙会”会期。龙娘的故事和前面介绍过的“白龙生日”属于同一类型。龙娘原是附近村子里的一个童养媳。某天上山打柴累倒在一棵大松树下,因树上的水珠滴入口中而孕。半年后即农历七月十七日雷雨之夜,于山洞中生下小白龙一条。不久,龙娘病逝,死前叮嘱小白龙生日这天别忘了回来看望娘亲。于是,每年的这一天,鸿山一带都天晦云聚,风雨潇潇,人们相信这是龙子如约归来。就在山上修了龙娘庙,并立会祀祭。

七月二十日,是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瑶族同胞的“龙母上天节”。此日,当地群众以各种方式祭祀龙神,并送龙母升天。龙母升天后的一个月,即八月二十日,是“龙公上天节”。当地群众照例要祭祀龙神,并送龙公升天。据说龙母龙公升了天,就能保佑民间风调雨顺,稻禾丰收。

八月初一,江苏武进县有“白龙庙会”。其传说也属于“白龙生日”类型:某女河边洗衣时吃了漂来的桃子而有孕,家父责怪其与人私通辱没门风,女遂含冤到附近登仙观跳井。在井中生下两条小白龙。此后,农历每年八月初一,白龙娘娘都要回故乡探亲,也必有一场好雨相伴。

八月十五中秋节,安徽省境内和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有“龙灯会”。龙用稻草或珍珠草扎成,全身满插长寿香,因而被称作“火龙”。

九月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湘西苗族常常在这个时候,过一种古老而隆重的节日棗“接龙”。“接龙”有一家和一寨之分。一家“接龙”,在主人家堂屋中,设神桌一张,摆上红花利米、水酒、糯米糍粑等祭品;堂屋地下,铺一床晒簟,摆五盘制成龙形的粑粑,谓之“龙粑”,和一些首饰、绣品、新衣新鞋等。门外,摆大桌一张,摆酒碗等。桌侧立桩,吊捆鸡、猪等牺牲。仪式由穿红披绿的巫师主持,他点香燃烛、敲竹筒、晃铜铃、鸣锣打鼓、敬酒念咒,然后将猪鸡宰杀,进行熟祭。正午时刻,巫师令主妇携带服饰随他前往寨口井边“引龙”。沿途上下,插以五色花纸。到井边后,主妇将首饰、新衣新鞋穿戴在身上,还要头戴满花银帽、身背包袱戥秤,手提清泉一壶。巫师绕井跳神作法,火炮喧天,鼓乐齐鸣,然后打伞而回。主人和亲友在归途中敲碗欢迎,三跪九叩,接龙入室。到堂屋后,众人跟着巫师绕神桌三匝,再在堂屋中央神桌下,掘一尺多深的土穴,安放坛罐一个,将壶中泉水,倒入坛中,加放水酒、银粉和朱砂,用岩板盖上,谓之“安龙”。安龙完毕,烧香焚纸,鼓乐、鞭炮齐鸣,主人向看热闹的人们,每人散发一个“龙粑”,以示欢庆。

一寨“接龙”,与一家不同,祭龙改用白水牛,而不用猪;在寨子里的公共场坪上设立神座;“引龙”时要求每家主妇都参加,按一家“接龙”的装束,跟在巫师后面,鱼贯而行,蜿蜒如龙,十分壮观。白天热闹一天,晚上还要男女对歌,通宵达旦,尤其是那些老歌手们唱“龙歌”,听者云聚,盛况空前。

进入农历腊月,云南元阳县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人要在第一个牛日举行为期两天的“祭龙会”。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名叫“普玛”的青年猎手,只身为民除害,打死许多猛兽。由于普玛是龙托生的,死后就变成了一棵“龙树”。因此,祭龙会就要在一棵百年老树棗龙树下举行。届时,要选村中最完整最干净的人作“龙头”,要宰杀、分食无杂色毛的“龙猪”,要摆由一百多张桌子组成的“长龙宴”,龙头要率全村人举杯“请龙”,并为来年祈福。席间,还要唱“哈巴”,跳名为“乐作”和“贺新生”的舞蹈。末了,还要由龙头敲鼓,绕席至龙树下,众人合掌,“送龙”归位。

综上所述,龙的节日与庙会尽管形式多样,内容庞杂,但主旨都是一致的,即祈雨、求福,纪念为老百姓做了好事的龙神,或与龙神有关的人事。

(选自庞进《呼风唤雨八千年——中国龙文化探秘》,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声明:作者对上网作品享有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
地址: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邮编:710002
电话:029-81017295   电子邮箱:loongf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