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徽中华

www.loongfeng.org 庞进  2005年12月1日

 

庚辰龙年意气风发地向我们走来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图章和徽记,龙的形象在世纪之交格外引人注目。共和国大庆、澳门回归、千年庆典的各种活动中,我们都看到了或欢舞前行,或腾飞于天的条条巨龙。

是啊,从穴居野处、刀耕火种的远古走到信息时代的今天,龙一直伴随着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一个民族因龙的出现而有了自己的象征物,这样的象征物是多么的矫健,多么的华美,多么的富有生气啊!龙也因成为一个有久远文明的伟大民族的图章和徽记,而内涵深厚,而流传广远,而神采焕发,而光焰照人。

龙的民族象征物的意义,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确立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差不多从汉代起,就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了。但在世界人民的眼里,龙的作为中华民族图徽的意义,还是在跨入近代的门槛后形成的。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清王朝将龙的图案用在了国旗上。国旗是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标志,极具图徽意义。

公元1868年8月8日,也就是清朝同治七年七月初一,从美国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开往波士顿的一列客车上,迎风飘扬着一面美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旗帜——正黄的底色,镶蓝的边,三米多宽的旗幅上,飞腾着一条五爪大龙。

这是在西方国家第一次升起的中国国旗——大清国的大龙旗。升起这面龙旗的,是清王朝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团。这面鲜艳的旗帜引起了好奇的西方人的广泛注意,龙的象征古老的中国、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徽身份,也就从这个时候起,才开始堂皇地展现在世人的眼眸里。

然而,满清王朝的封闭和腐败,帝国列强的凌辱与瓜分,军阀民贼的混战与独裁,使灾难深重的东方古国扑腾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远古走来的华夏巨龙,失去了周秦汉唐时的辉煌,成了无精打采的病龙弱虫。

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萎靡了几百年的中华龙,才算彻底睁开了眯觑朦胧的眼睛,展开了圈困已久的躯体,开始彻底告别贫穷和愚昧,告别封闭与落后,向着蓝天,向着阳光,向着繁荣和富强,携雷掣电,迅疾飞举。

如今,古老的图徽又洋溢着新时代的风采,节日庆典,民俗灯会,银幕荧屏,工艺画廊,繁华都市,边远乡镇……到处都能见到当代精神扑面而来的龙图龙徽。而且,图章和徽记是随人走的,哪里有华人辛勤的足迹,哪里就有中华龙矫健的身影;说汉语的人走到那里,中华龙就飞翔到那里。在新加坡,在泰国,在印尼;在欧洲,在北美,在世界各地,凡是华人居住区,或华人创办经营的公司、酒店、商号,几乎都能看到精美熠然的中华龙图。

是啊,没有哪一种象征物,像龙这样凝聚着众多先贤圣哲的梦想,浸透着无数志士仁人的血泪,也没有哪一种图章和徽记,像龙这样积蓄着、灌注着高翔天宇纵横四海的能量。写到这里,我不禁长吟高歌:
谁说你只是遥远的回忆?
民族的图徽啊,
八千年的风雨。
潜蟠霜雪重,
升举雷电疾。
几回回光荣,
几回回委屈。
滔滔血泪,
浸透了一个多灾多难的身躯。
啊,腾起,
腾起一个新的世纪,
龙的世纪。

谁说你只是幻想的神奇?
华夏的魂魄啊,
亿万人心的凝聚。
伏卧思霄汉,
振臂挽云霓。
几多多昂奋,
几多多不屈。
煌煌钟鼓,
激励着一个英姿勃发的身躯。
啊,腾起,
腾起一个新的世纪,
龙的世纪。

作于1999年
声明:作者对上网作品享有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
地址: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邮编:710002
电话:029-81017295   电子邮箱:loongf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