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道紫铜色的艺术长廊,把从先秦时代至现代3000多年的龙的演变史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龙乡铜梁一道靓丽的艺术风景,引得不少市民前往观览。
铜梁是龙的故乡。龙,既是我国古代民族图腾崇拜的神物,又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文化标志。铜梁,古为巴国之域。巴人崇拜龙蛇,龙是巴民族崇拜的原生图腾,地处古巴国属地的铜梁,建县于唐武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至今已1300多年。在方位上,铜梁地处涪、琼二江交汇处,常有洪水泛滥成灾。民间传说鲁班曾在此修庙祭祀神龙,天降神龙治服了涪江水患,故当地百姓奉龙为神,所以在年节时总要舞龙灯以求平安。
据铜梁人对龙崇拜之早期的文字记载。铜梁龙舞最晚应起于明代。数百年来,铜梁人民与龙和龙舞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新春要耍龙灯拜年,端午赛龙舟祭江,遇大旱玩黄荆龙求雨,年终舞大龙、火龙、稻草龙等庆丰年,祈求神龙保佑、人寿年丰。古往今来,由笃信演化为娱乐,相沿成习,形成了铜梁民间传统的龙灯盛会,从而孕育、滋生了铜梁龙舞这一巴渝民间艺术之花。
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记载了铜梁龙舞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又有民间俚语:“大足朝佛(石刻)、铜梁观灯(龙灯)、合川看春(春会)”。可见铜梁龙舞在川东地区久负盛誉。文字记载和俚语均表明,铜梁龙舞艺术在清代已达到鼎盛时期。铜梁龙舞艺术在长时期的流传中,形成了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有20多个品种,
2012年,铜梁县利用整治巴川、淮远两河之机,把龙文化的元素融入于市政建筑之中,在巴川河丝厂段护墙上开建龙艺术长廊,经专家精心设计和艺人的巧手,以精练紫铜色锻制画卷,按照西周、战国、汉晋、唐宋、明清、当代的3000多年的时代划分,将龙的不同时代的图腾演变绘制于墙,浓缩了龙文化精髓,集中展现龙图腾之雄姿,龙舟文化之磅礴,龙舞文化之璀璨。特别是铜梁大蠕龙、火龙、大荆龙、荷花龙、板凳龙、稻草龙等近代和现代衍生出的龙品种,深深体现了铜梁人对龙文化的传承和光大发扬。(通讯员 赵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