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将“龙道”作为中华民族相对统一的主体性信仰,以医治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贪腐成风等“社会病”——这是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庞进,在近日召开的一个作品研讨会上提出的思路。
2013年6月1日上午,陕西作家王盛华《梦中家园》研讨会在西安汉唐嘉汇书城举行,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庞进以《〈梦中家园〉引发的思考》为题发言。他说,《梦中家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其字里行间,有许多足以引起有心者做进一步探究的“思考生发点”。如,为什么要给王盛华的生父戴上“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其人为什么要任劳任怨、努力“表现”,力求早点摘掉“帽子”?为什么在那个年代里,“任你根红苗壮,若亲属中有一个人是专政的对象,戴着这样或那样的‘帽子’,同样也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别想在人前扬眉吐气”?王盛华在书中把父亲和家族成员遭受的苦难归究到“极左路线肆虐”,那么:为什么“极左路线”会肆虐?这个“极左路线”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怎样的联系?
庞进指出,若从文化基础的角度考察,儒家伦理是需要审视的。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华文化大厦的中坚支撑,儒家伦理深入人心,对中国人的情感发育——以至于我们大家至今还活在人情的包围、羁绊、温暖、幸福中,对中华民族的存续发展,可谓功莫大焉。然而,儒家伦理的自控力往往不足以阻挡滑向“伦理至上”、“伦理过度”境地的自动力。其上下尊卑之分,为专制强权种下了基因,也为所谓的“极左路线”提供了可能。中国社会的宝塔型结构是符合儒家伦理的,由低向高,一层一层,越往上尊严度越高,越往下尊严度越低。于是,“学而优则仕”、“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成为主流价值取向。种种“运动”,也多以剥夺人的尊严为手段。一群人为了自己的尊严,肆意剥夺另一群人的尊严,好像只有剥夺了另一群人的尊严,这群人才能保持尊严或有更大的尊严。从这个角度看,王盛华的生父之所以被戴上“帽子”,就是他不幸成为被剥夺尊严的一群人中的一员;王盛华的母亲之所以改嫁,也是为了让儿子,也让自己,从被剥夺尊严的一群人中逃离,从而多少能获得一些尊严。
庞进说,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家一方面回顾、反思过去,祈愿家族的、民族的悲剧不再重演;一方面对当今道德滑坡、信仰缺失、贪腐成风等等“社会病”忧心忡忡。于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呼声日渐强烈。面对现状,庞进提出了将“龙道信仰”作为中华民族全民族的相对统一的主体性信仰的观点。他解释说,所谓“龙道”,就是以龙为象征标志的,来自中华民族,在冶炼萃取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优秀精华基础上容合创新的思想学说、理论体系。“龙道”由“天道”、“仁道”、“行道”构成,简称“天仁行”。其中,“天道”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仁道”主要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行道”主要解决“天道”、“仁道”的外化、践行问题。
“仁道”对中国儒家的“仁”,既有传承,也有发展,而且,对相关联的“伦理至上”、“伦理过度”,保持足够的警惕和防范。传承的是“爱己爱人”、“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发展的是,把“仁道”与哲学上的“多互主体观”相联系,即认为自身之外的他人和自身一样,都是天然地享有平等权利的主体的人,都必须受到足够的尊重。从而强调:要像尊重自身一样尊重他人。扩而广之,要像尊重本家、本族、本国一样,尊重他家、他族、他国。
庞进设想,这样的理念,这样的信仰,如果能被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所接受、所树立,所秉持,所实践,那么,“中华民族的失魂状态将会大大改善,诸多社会病会得到有效的医治,王盛华笔下所呈现的悲剧将不至于重演——这或许也是隐含在《梦中家园》书中的殷切呼唤”。(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