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铜梁龙三次进京表演赢得名声,扎龙、舞龙走进百姓生活,走进市场,走向世界。鲜为人知的是,蜚声海内外的铜梁龙,给当地带来了滚滚财源,而当地竟然没有一个专职舞龙手,他们是怎样做到的?新老传人在继承与创新过程中,产生了艺术碰撞和观念交锋,由此形成了怎样迥然不同的兴旺与尴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龙乡”,感受从民间到官方无处不在的传说和动听的乐章。
今年国庆联欢晚会让“铜梁龙”再次大放异彩,大约5分钟的表演,央视给了将近3分钟的直播镜头。
再过20天,铜梁龙将启程赴意大利访问演出,再过一个月,25条制作精美的铜梁“竞技龙”将交付泰国。铜梁龙舞这一巴渝民间艺术之花,正加速挺进全球。
三次进京参加国庆大典
重庆铜梁,古为巴国之疆域。铜梁人民与龙和龙舞结缘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新春耍龙灯拜年,遇大旱玩黄荆龙求雨,年终舞大蠕龙、火龙、稻草龙欢庆丰年。
共和国35华诞和50华诞,铜梁龙均应邀进京表演,声名大震。
今年国庆联欢晚会上,两条铜梁巨龙在天安门广场将东方巨龙的神韵与灵性,舞得淋漓尽致。
周家兄弟扎龙年入200万
铜梁龙发展到今天的模样,与3位老人的努力分不开———蒋玉霖、周均安和傅泉太。他们是上世纪80年代铜梁龙扎制的代表人物。
周均安去世后,他的儿孙在县城开了多家扎龙公司,其中做得最好的要数周合平两兄弟。本次进京参加国庆演出的两条价值70多万元的百米长龙,就出自他们之手。目前整个重庆的纸扎龙灯具几乎都出自周家兄弟所开公司,其年销售额高达200多万元。
农民业余玩龙年入600万
每年春节,铜梁县城都会安排火龙表演,这是铜梁独一无二的龙舞品种,也是铜梁一个名叫“高楼”的小镇上独有的节目。
“大蠕龙、竞技龙这些品种,其他乡镇的人也能玩,但说到火龙,离了我们高楼镇的人就是不行。”45岁的舞龙手张林说,他家四代舞龙,“我们从小就看父辈们在1300℃的铁水花中全裸上身舞龙,没有一定胆量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该镇的舞龙队员全是农民,舞龙只是业余爱好。张林玩火龙,最远到过美国旧金山。
今年初,高楼镇文化站专门成立了高楼火龙文化传播公司,他们的火龙不断出现在全国和世界各地,舞龙队员每年可挣回600多万元。
千余好手走南闯北舞龙
最近两年,“铜梁龙”加速融入市场。铜梁县没有一个专职舞龙手,但是走进街头巷尾,你会发现到处都有舞龙手的身影,其中有教师、公务员、待业青年及农民。常年在外进行商业演出的舞龙队有20多支,舞龙队员过千人,每年演出收入3000万元左右。
27岁的张明亮是一名的哥,经常走南闯北“赶场子”舞龙。“各省区市我基本都跑遍了。”张明亮说,他已经好多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逢年过节,一天舞一场80元钱,加演再加40元,管吃管住,能挣不少钱。”今年春节以来,张明亮舞龙就挣了6000多元。
人物素描》》
新老传人 继承与创新交锋
“铜梁龙”三老———蒋玉霖、周均安和傅泉太,都是上世纪80年代铜梁龙扎制的代表人物。如今,惟有傅泉太还健在,同时,他也是铜梁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傅泉太:坚持传统才原汁原味
在傅泉太看来,扎龙最关键就是造型和彩画,造型不像,整个就不像,彩画不好就没有民间味。去年他只扎了两条龙,一条卖到了加拿大,一条卖到了美国。
搞民间工艺到现在,一晃40多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傅泉太手也抖了,眼也花了,但一提起扎龙,这位70多岁的老人依然神采飞扬。傅泉太的大女儿一直在跟父亲学习扎龙,但对于扎龙技术的改进,两人常发生争执。
大女儿要求将胳膊改一下,但是傅泉太坚持要用纯手工扎龙,不应该忘掉祖先。比如色彩,要绝对继承传统的艺术。现在,傅泉太每年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所需和添置扎龙材料,面对窘境,傅泉太心中泰然,继续教导子女,按照传统工艺做龙。
周合平:适应市场才有大出路
周合平是周均安的孙子,目前他扎的龙已经跟传统工艺有了很大区别,最大的变化就是手工上色改为了直接在尼龙布上喷绘;不再以竹篾条、铅丝固定曲线,而是用塑料填充。“又快,又省钱,颜色还鲜亮。”周合平说,龙头还是手工扎制、上色的,但是也做了改进,像舌头、龙角都用泡沫填充,“既饱满又轻巧。”
“傅泉太老师可能是属于老思想吧,我们就不同,人家需要什么形状,我们可以按照要求来改。”周合平说,由于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周家生意越来越红火。现在周家的子孙都有一家独立的扎龙工厂,这和傅泉太简陋的家庭式作坊形成了鲜明对比。
铜梁定位确定:
中国龙文化旅游之都
政府行动》》
现在,铜梁县里成立了大大小小的龙舞公司12家。全县目前已有6个专门的龙灯制作厂,龙灯系列产品有数十种,有省市级民间艺术大师4名、县级民间艺术家10名、扎龙技师200多人及众多学徒,这些龙灯制作厂的年销售收入加起来超过千万元。
在传承中如何做大“铜梁龙”这篇文章?铜梁频频出拳,县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快龙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要把打造“中国龙文化旅游之都”作为未来的发展定位。
“县里修建了一座龙文化博物馆,打造了一台《龙乡放歌》歌舞剧,还将举办龙灯艺术节,推广龙舞进校园活动。”铜梁县文广新局局长宋关心说,“我们就是要让龙元素渗透到铜梁人的生活中,成为一项会呼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铜梁今年将启动龙文化产业园项目,同时,一个大型的“铜梁龙”演出公司也将挂牌成立,按照初步规划,今后,“铜梁龙”龙具、龙灯的研制、开发和制作,将形成一条龙的规模化生产,而创新,将是“铜梁龙”的下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