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正气古歌悲,廿万宋军同战死。故里魂归携九子,龙缠上树附着皮。”倾10多年心血,风餐露宿寻找、抢救了500多棵蟠龙山桔的池叔(2月26日本报A09版《抢救500多棵蟠龙山桔》一文主人公)昨日边为记者倒茶边背诵自己创作的诗词。
池叔说:“我抢救的是历史,收藏的是文化,希望后人回忆这段历史时多一个故事。”
收藏时创作大量诗词
在收藏界,很多收藏家是为了收藏物件本身的历史和文化而收藏。池叔也不例外。他10多年来以超常心力收集、抢救500多棵蟠龙山桔,是有感于蟠龙山桔所承载的浓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的历史传说和鲜明的民族性。为此,池叔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颂赞。
进入池叔的园圃,除了500多棵蟠龙山桔让人惊讶以外,挂在墙上的有关蟠龙山桔的诗词,以及堆满书架的有关龙的书籍也十分夺人眼球。在池叔家的大厅,一幅《沁园春·龙》书法作品挂在显眼位置,记者细细品读:
两岸汪洋,云吐彩虹,浪吐霞光。
叹怒涛翻滚,飞龙腾跃,驾雷呼啸,作雨翱翔。
春分上天,秋分下潜,敢与乾坤争短长。
咆哮叫,厉驱魔神力,貌最昂扬。
中华瑰宝千重,数永世之龙列顶峰。
赞马首鹿角、蛇身鳄吻、虎牙鹰爪,集汇于龙。
其威护国,其德惠民,试问浮沉谁英雄。
千龙敕,令国家一统,国运昌隆。
“这是我花了3年多时间一次次修改而作成的。台湾同胞也是龙的传人,同文同宗同源,为何不同倚龙王的馀荫,同使良辰美景长伴中华呢?”池叔看到自己栽种的3.5米高“龙王”气势非凡,感慨万千,于是作下这首《沁园春·龙》,希望祖国统一。
谈到龙的文化,池叔显得特别健谈,甚至为记者倒茶时,茶水溢出也不知。“袍没龙,树有龙,龙跳龙门别宋宫。人间乐融融。花相同,叶相同,更喜秋冬满树红。年年暖春风。”池叔创作了一首《长相思·龙桔》表达了他对龙文化流芳至今,代代相传的自豪。
历时3年
编写《龙的奇闻:山桔传奇》
为了探索蟠龙山桔的奥秘,60多岁的池叔,多次上新会牛牯岭,登崖山、越虎坑、闯龙潭、涉南坑、奔西坑、攀美女峰,吃尽了苦头,就是为了寻找蟠龙山桔神秘的原生地,追寻更多更深的历史文化。他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历时3年编写了《龙的奇闻:山桔传奇》。
“蟠龙山桔的身世,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而其本身又是我国独有的特产。蟠龙山桔见证了南宋皇朝最后的辉煌而铭刻了不朽的传奇,彪炳着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入侵的精神。”池叔动情地说,蟠龙山桔承载了几百年的历史,他倾10多年心血抢救蟠龙山桔,就是为了抢救这一段历史,希望后人在回忆历史的时候,能多一个载体。
在编写《龙的奇闻:山桔传奇》时,池叔倾尽了心血。听说古井一名村民有祖辈留传下来的一份介绍蟠龙山桔的资料,他早早便坐公共汽车来到古井,千方百计找到这名村民的家。村民刚好出外劳动了,池叔一直等到晚上8时多。村民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将祖辈留传下来的有关蟠龙山桔的资料全部提供给他复印。
池叔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后,于2003年着手编写。每天,池叔的脑海里都是蟠龙山桔的历史。许多次,池叔在睡觉时想到恰当的词语,或者想到要补充内容,他便立即爬起来,将自己关在书房,一写就写到天亮。 (本报记者 谢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