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纱龙成为“国宝”级艺术

http://e.jmnews.com.cn  2008-6-27 江门日报  

 

800年历史的纱龙

荷塘镇是荷塘纱龙的发源地,而镇上的篁湾乡则是荷塘纱龙最正宗的创始地,荷塘纱龙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始于南北宋期间,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舞龙技艺主要靠口耳相传传承至今。最初,荷塘纱龙表演技艺非常简单,随着时间的不断变迁,龙的制作、舞龙技术也不断改良。一套完整的龙舞,历时60分钟,从龙头至龙尾,需26人共舞,每次舞龙运动量很大,在快速表演的过程中要频频换人,且换人时不能暂停,一场完整的表演,共需108名精装大汉轮番上场。

历史上,荷塘纱龙曾经去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演出,曾获省文化旅游节民间艺术汇演金奖等荣誉。

荷塘纱龙在晚上点着蜡烛舞起来就是一条十分壮观的火龙。

本报讯 近日,荷塘纱龙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讯传到荷塘镇,荷塘纱龙代表性传承人李衍源和李赞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没有想到玩纱龙玩出这么高境界,”现在舞纱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传承不是问题

荷塘纱龙代表性传承人李衍源和李赞均分别带了10个徒弟和3个徒弟。荷塘纱龙能够在一代代人手里传承下来,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主管文化的荷塘镇委委员余兆玲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荷塘镇政府从三个方面对荷塘纱龙加以保护。一是不断提高荷塘纱龙的知名度,凡是省、市开展的民间活动、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荷塘镇都积极组织荷塘纱龙舞龙队排练参加,同时,积极配合省、市各级媒体对荷塘纱龙的采访报道。

二是保证运行经费,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荷塘纱龙动一动就要上百人,这些舞龙手平时要上班,有的甚至是厂企的骨干,舞龙训练、表演所产生的吃、行、误工费都要政府来补贴。据统计,荷塘纱龙表演一次的成本至少要4万元,平均一年至少要投入20多万元运行经费。

三是有意识培养新秀。在篁湾乡,无论从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学生们都不同程度接受“纱龙文化”教育。在篁湾幼儿园,有一部分掌握简单舞龙技艺的老师,早早就从培养幼儿兴趣入手。小学、中学则抽调出一些优秀的学生,参加到荷塘纱龙队里,定期接受舞龙技艺训练。因此,人才的传承不成问题。

不要让“国宝”养在深闺

荷塘纱龙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最让李衍源和李赞均等一批舞龙手担心的是如何把荷塘纱龙推介出江门,走出五邑地区,向省、国家舞台施展才艺?

“舞龙手个个都有很高的热情,纱龙已经上升为国家级的艺术,代表江门的文化,可是,我们跑来跑去,都仅限于五邑地区,希望市一级政府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多组织一些机会,让荷塘纱龙走出。”李赞均说。

“荷塘纱龙是一种文化,如果能够包装成一个文化产品走出去,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投入,说不定还能真正做到以‘龙养龙’,焕发出新的活力。”余兆玲说。  (本报记者 冯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