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进:龙道文明概说

庞进  2011年10月19日

 

内容提要:本文首次提出了“龙道”、“龙道文明”、“世界龙”等概念,将“龙道”定义为“以龙为象征标志的,来自中华民族,在冶炼萃取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优秀精华基础上容合创新的思想学说、理论体系”;将“龙道文明”定义为“以龙道的创造、演进、宣传、推广、弘扬、应用所形成的文明”。从“天道”、“仁道”、“行道”三个方面举要说明了龙道文明的内容;将龙道文明的精神蕴涵概括为“容合、福生、谐天、奋进”;提出“多互主体观”、“世界可龙观”为龙道文明的立论依据。

 

关键词:龙;龙道;龙道文明;容合;福生;谐天;多互主体观

 

一.全球化时代呼唤新的文明

 

茫茫世界,悠悠青史,芸芸众生。人类由荒凉的远古走到今天,创造、拥有并享用着往昔从未有过的丰富、繁荣和便捷,同时,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危机和困境——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欲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构成矛盾,人类欲求的无限性若不加节制,生态危机必然发生。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私欲膨胀,公德缺失,诚信危机触目惊心。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社会机制的有限性构成矛盾,人的欲望的无限性若不加平抑,诚信危机必然发生。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心绪紊乱,思路昏昧,精神危机已成通病。人的思想的主观性与社会现实的客观性构成矛盾,人的思想的主观性若不加调理,精神危机必然发生。

在经济领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全球化与垄断化矛盾加剧,美元霸权陷入困境;

在政治领域,战火不息,恐怖不断,多极化与一极化矛盾突出,单极霸权陷入困境;

在文化领域,族群众多,万象杂陈,多元化与单质化矛盾明显,强势霸权陷入困境。

毫无疑问,人类社会,在呼唤一种新的文明。这样的文明——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节制人类需求,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平抑人的欲望,倡导公德,强化机制,高扬诚信旗帜;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调理人的思想,疏导人心,提供药方,疗救精神疾病;

在经济领域,调节资本,整理金融,削富济贫,抑制一家横行、美元霸权;

在政治领域,消弥战火,根治恐怖,协和五洲,解除暴力威胁、单极霸权;

在文化领域,多样共存,多维互渗,多元并盛,告别文化殖民、强势霸权。

这是什么文明呢?

龙道文明。

 

二.龙道文明释义

 

龙是中国古人对蛇、鳄、鱼、鲵、猪、鹿、熊、牛、马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具备长身,大口,大多有角、有足、有鳞、有尾等形象特征,和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品性的神物;其实质,是中华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

经过漫长时间的创造、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

龙文化有一个极其深远而宽广的坐标系。它的时间纵轴已达八千年,甚至可以探伸到一万年;它的空间横轴扫揽了整个中华大地,及至地球上所有有华人、华裔生息、繁衍的地方。

龙文化既是根源文化,也是标志文化;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时尚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

道者,道理、道德、方法、思想学说、理论体系也。

龙道,是以龙为象征标志的,来自中华民族,在冶炼萃取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优秀精华基础上容合创新的思想学说、理论体系。

龙道文明即是以龙道的创造、演进、宣传、推广、弘扬、应用所形成的文明。

龙道文明立足中华文化,容合世界文明,关注当下民生,瞩望人类未来。

龙道文明使龙由中华龙演进、升华为人类龙,由中国龙演进、升华为世界龙。

龙道文明以世界和平、人类幸福为旨归。

需要说明和强调的是,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有本质上的区别,二者不可混同。西方的Dragon是魔鬼、邪怪、暴力的象征,主要代表恶。龙的英译名可为“Loong”,Dragon的中译名可为“劫根”。

 

三.龙道文明内容举要

 

(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敬遵“天道”

天道概念主要来自中国道家的“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即认为此道不是一般意义的作为道路、方法的道,而是作为宇宙本原、世界总根、万物之母、众象法则、演化规律的道。天道强调道的天然性,即天道是自然、自在之道,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之道。天道具有人类智慧所不能彻底抵达的神秘性、人类的感官所不能全面体察的超验性,和渗透于、体现于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普遍性。世界上所有物种都体现着天道,都受天道的制约。

按照天道,万事万物都要经历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太阳系、地球、人类不会例外。说得明白些就是,人类总有一天会随着太阳系、地球的毁灭而灭亡。那么,按照天道,这个时间可能很遥远很遥远,但人类如果破坏地球,使自己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个时间就会临近。也就是说,等不到太阳系、地球毁灭的那一天,人类就有可能自己先灭亡了自己。据此,我们可以说,天道就是可持续发展之道,就是使人类安享天年而不至于提前夭折之道。

贪欲违天道。生命所需要的资源是一个定数,超过了这个定数对生命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贪欲意味着过度、超量、无休止地索取,这样的索取会导致对其他生命、后续生命所需的地球资源的侵占和消耗,故当力戒贪欲。

惜俭顺天道。地球上的一些资源是有限的,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而这些资源又是人类生存和繁衍所必须的,破坏、浪费这些资源违天道,珍惜、节俭地使用这些资源顺天道。

 

(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弘扬“仁道”

仁道概念主要来自中国儒家的“仁”。“仁”字从“人”从“二”,可理解为“人与他人”,人与他人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使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理想状态呢?儒家的说法是:“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墨家的说法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综而言之,仁道就是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他物之道;就是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他物之道;就是能够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持、调理到和谐美好状态之道。

仁道用于政治,即为王道。于一国之内,仁道、王道意味着疆域统一,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意味着利民、富民、保民、敬民、爱民。于国国之间,仁道、王道意味着天下“无外”,众国平等,万邦可和;意味着“仇必和而解”(张载《正蒙·太和篇》)、“有矛盾,坐下谈,弃暴力,戒强权,崇理性,释前嫌,存小异,求大全”(庞进《龙凤三字经》)。

仁道、王道以德服人,以和制暴;霸道以力服人,以暴制暴。以和制暴,有望化干戈为玉帛,解决争端,消弥战火;以暴制暴,使矛盾不断激化,导致恶性循环,世界永无宁日。

霸道是仁道、王道的反动,从而是龙道的反动。

当今世界,美国在世界各地、各个领域,推行霸权,竭力打造以美国的价值和利益为主导的“美国全球体系”,认为全球化等于单一化、等于美国化;于是,维持巨额军费,研制高端武器,实施先发制人,频频主动出击;以经济制裁、政治威逼、军事干预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实行内外不一的双重标准,以民主、自由、人权、打击恐怖主义等为借口,支持分裂势力,颠覆主权国家,出兵亚非多地,祸及无辜平民。与政治上的霸权相适应、互支撑的是文化上的霸道,即认为美利坚民族是优等民族,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基督教文明是最好的文明,美国文化是唯一合理的文化。

霸道是战争之源、仇恨之根、万众之祸;龙道是和平之基、沟通之本、人类之福。

霸道当衰,龙道当兴。

 

三)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贯彻“行道”

行道的提出,参考了佛家的“悟道”。佛家讲究,通过“禅悟”,而觉察、明了世界的真相、人生的真谛。所谓“因缘和合,刹那生灭”(安世高译《佛说八大人觉经》),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佛家号召人们看破红尘,与世无争,澄心净意,随缘转化。

佛家的“悟道”不免指向消极。行道吸收佛家深入思考人生、随时空变化而变通的有益成分,却有着积极有为的指向,即认为人生是生命演化的一个环节,其意义由人的能动性的创造性的践行所赋予。人生的价值在于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知行关系表现出来。行道,即积极入世、发奋践行、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之道;即通过敬遵天道、弘扬仁道而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唯有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社会,才能使人告别封闭,走出狭隘,走向阳光明媚的广阔天地;才能使人活得有滋有味、生机勃勃,精神健旺,心情愉悦。

四.龙道文明的精神蕴涵

对龙道文明的精神蕴涵,可以总结概括为八个字:容合,福生,谐天,奋进。

(一)容合

容合是“兼容、包容、综合、化合”的概称。

容合以“容”为前提,首先强调“容”。所谓“容”,就是尊重、维护、延续自然界的生物生态的多样性,和人世间的文化形态的多样性。生物生态的多样性是人类劳动实践活动多样性的基础,从而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使人类文明基因多元、表象丰富、活力散射、风光万千,从而为“合”,即创造新的文明提供着更多、更好的选择性和可能性。

龙的形象是容合而成的。宋代学者罗愿等提出“龙有九似”说,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尔雅翼·释龙》);民间画龙有“九像说”,即“头像牛,身像鹿,眼像虾,嘴像驴,须像人胡,耳像狸猫,腹像蛇肚,足像凤趾,鳞像鱼”(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其实,龙的容合对象远远不止这十多种,鳄、蜥蜴、猪、熊、马、鲵、象、狗、猴、羊、蚕、蛾、螺、虾、龟、蛙、蚯蚓、穿山甲、鸟类,以及云雾、雷电、虹霓、龙卷风、海潮、泥石流、古动物化石、树木花草、江河山脉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龙的容合。

中华民族是容合而成的,龙的容合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容合过程相一致。中华民族在新石器时代起源,龙也在新石器时代起源;中华民族在两汉魏晋时期基本形成,龙也在这个时期基本成型。

中华文化也是容合而成的,龙反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容合。比如,战国时期出现的群龙、交龙,就反映了其时的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而龙出现于佛教经典、亮相于佛庙殿堂,则是东汉以降,中华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相容合的反映。不仅如此,龙还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比如儒家讲的“仁”,道家讲的“道”,墨家讲的“兼爱”,都是容合性概念。容合性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最本质的特征,而龙正好反映和体现了这一特征。

中国历史上强盛时期,都是文化上的大容合时期。汉文化是对秦文化、楚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西域各国文化的容合;唐文化是对全国各地、各民族文化,和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的容合。盛唐时的长安,简直就是一座文化容合的大熔炉。所谓恢宏开放,所谓博雅大气,无不以容合为基础、为内容。
容合具有普适性。任何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容合。比如日本文明,就是日本传统文明和中华文明、西方文明的容合;而美国文明,则是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和美国土著文明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文明的容合。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以互联网和跨国公司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无疑是一个大容合的时代,容合的事实已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饮食,世界各地都有华人开的餐厅,各种肤色的人都喜欢吃“中华料理”,可谓一双筷子打遍世界;而美国人发明的肯德基、麦当劳也遍布全球各地。手机的发明者是美国人马丁·库帕,时在1973年,而现在使用手机人数最多的是中国,连街头收废品的拾荒族也都在使用。容合的事实是容合精神的表象化。可以这样说,小到一个人、一个团体,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不具备容合的精神,那他就干不成任何一桩事业。

当今世界之所以冲突不断、战乱不止,许多家园被毁,许多生灵涂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人不讲、不行容合,或只是局部地,而非全球性地讲、行容合。所以,加大力度,弘扬、宣传、推广龙道文明的容合精神,让更多的地球人,尤其是那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领袖们接受容合的精神,并将其尊重为普适的公理和通行的准则,自觉、自愿地应用于国家、地区、民族、经济、政治、文化诸多问题的协调和处理中,就显得特别有必要。

从哲学上看,容合可作为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宇宙是容合而成的,地球是容合而成的,地球人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容合而成的;地球人所看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容合而成的,与地球人同存共处的山原河流也是容合而成的:容合实在是一种宇宙胸怀。这种胸怀博大而永恒:空间上无边无沿,时间上无始无终。

容合还是一种方法论,也即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可以容合的方法来解决。容合意味着创新,创新有赖于容合,离不开容合。

(二)福生

福生是造福众生的简称。

龙本来就是中国人为福生而创造的。古往今来,龙的身上都一直体现着福生的精神。作为水利神、农业神,龙是造福众生的;作为祖先神、人格神、民族神,龙更是造福众生的。

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远古帝王为什么被称龙、比龙呢?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人文先祖秉赋着、体现着龙的福生的精神,干出了一番番兴国利民、功在千秋的事业。

在龙文化中,有福生的善龙祥龙,也有一些祸生的恶龙孽龙。善龙祥龙是人们褒赞颂扬的对象,是龙族中正面的、居主导地位的力量。恶龙孽龙一般都会受到善龙祥龙的惩处,其祸害人间的行径,反衬出了善龙祥龙福生的可贵。

福生也为容合提供了目的和规定。也就是说,容合是以福生为目的的,是有原则和限定的,这个原则和限定的根本点,便是看这个对象是否符合福生的精神。如果这个对象的所言所行不是福生,而是祸生的,那么在容合之前、之时,就要做教育、规劝、等待、惩处等工作,总之要使其改邪归正,弃祸生为福生,然后容而合之。

福生之“生”,指的是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人是高级动物,位于生物演化序列中的最高端,故福生首先是“福人”,然后才是“福”其他生物,即“以人为本,兼顾众生”。

福人可分为福个人、福家庭、福集体、福社会、福人类等不同的层次。

福个人:指造福、佑福于每一个个体的人。个人是家庭、集体、社会、人类的“元单位”,没有个人,就没有家庭、集体、社会和人类,故福生最基础、最基本的工作是福个人。

如何福个人?一是尊重、维护每一个人生存的权利。生存需要资源,资源靠劳动交换,故要尊重、维护每一个人劳动并获取报酬的权利。二是尊重、维护每一个人思想、表达的权利。思想使人与动物相区别,人之为人就在于人有思想,从而有意志、有尊严。有了思想就要求表达,故要尊重、维护每一个人表达思想的权利。三是节制人的欲望,防止个人中心。人的欲望有无限膨胀的倾向,需要及时的有效的节制;应当尊重个人权利,但不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否则会既危害个人又危害社会。

福家庭:指造福、佑福于每一个家庭。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或共同经济为纽带结合成的亲属团体。作为家庭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孝敬、赡养上辈人;生育、抚养下辈人;关爱、帮助同辈人;勤奋劳作,为家庭的存续、幸福做贡献。而一个社会、国家,对保护每一个家庭的权益,据理、依法、顾情地调解家庭矛盾、处理家庭纠纷负有责任。

福集体:指造福、佑福于某一个或多个集体。集体是多个个体为了实现某些功能、获取某些利益而组合成的团体。福集体,意味着为了多个个体共同的利益而劳动、而努力。集体与个人相对。一般来说,组成集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福个人,即为集体内的每一个个体谋利益,但多个个人一旦组合成集体,集体的功能和利益就大于个人的功能和利益。

福社会:指造福、佑福于一个社会。社会是在共同的时空下生活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联系而互动所形成的庞大而复杂的结构体。个人、家庭、集体等,都被社会所含纳、所统摄。福个人、福家庭、福集体是福社会的组成部分。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故国家与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同义,福社会也就意味着福国家。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是服务、协调、管理、代表社会的机构,国家政权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福社会。

福人类:指造福、佑福于全人类。人类是人的总称。个人、家庭、集体、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故都可包括在人类之内。因为人类是由一个个个人、一个个家庭、一个个集体、一个个社会构成的,故福人类可以具体化为福社会、福集体、福家庭、福个人;而福个人、福家庭、福集体、福社会,也就意味着福人类。

在福个人、福家庭、福集体、福社会、福人类发生矛盾、需要选择的情况下,提倡“小让大”原则,即福个人让于福家庭;福个人、福家庭让于福集体;福个人、福家庭、福集体让于福社会;福个人、福家庭、福集体、福社会让于福人类。换句话说就是,福人类大于福社会、福集体、福家庭、福个人;福社会大于福集体、福家庭、家个人;福集体大于福家庭、福个人;福家庭大于福个人。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小让大”原则,并不意味着“小”不重要、“小”无价值或价值不大,因为“小”有时候代表着真理、代表着未来,目下“小”,将来可能“大”。故应该充分尊重“小”,比如应充分尊重个人的意见,给个人意见以表达的机会。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国内实行福利政策,使幼有育、学有教、吃有食、穿有衣、住有居、行有车、安有保、病有医、残有助、老有养,等等,这些显然都属于福生的性质,有值得肯定、借鉴之处。但这样的福生,往往只限于其国内。为了福其国内之生,他们在欠发达国家办工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拿走产品,把污染甩给当地,甚至利用美元霸权,转嫁经济危机,让世界人民为其寅吃卯粮、透支消费买单。这样的福生,是福了少数人、祸了更多人,与福生的“小让大”原则相违背,不值得提倡,倒需要谴责和纠正。

由于人既是物质性、利益性存在,又是精神性、意义性存在,故福生还有“物福”、“利福”和“魂福”、“义福”之别。物福、利福为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提供基础保障,魂福、义福为精神的愉悦和升华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没有物福、利福,人就活不下去;没有魂福、义福,人就活得如行尸走肉,失去意义。福生是物福、利福与魂福、义福的统一。

福生的践行、落实,需要道德规范以约束,需要法律制度以保障。

福生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无论个人、团体、民族,还是政党、政府、国家,只有以福生为目的,其所作所为才是有价值的,福生的事情做得越多,福生的范围越大,其价值越大。相反,如果以祸生为目的,其所作所为就是负价值的,其祸生的事情做得越多,祸生的范围越大,其负价值越大。

福生还是一种幸福论。这种幸福论认为,对一个人而言,福生的事情做得越多,福生的范围越大,幸福感越强。

(三)谐天

谐天就是与天和谐,就是尊重天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与大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

龙的容合对象,几乎将与古人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天象一网打尽。这些动物和天象,代表着古人心目中的天,也就是我们讲的自然界。换句话说,龙是人天关系的形象化表述,是天给人的生动直观、意味深长的符号,是人与天之间的中介。

人与大自然风雨与共、甘苦同行,使龙成为司水灵物、通天神兽;它体现着中国圣哲“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着先民对天道的理解、对大自然的敬重。

中国圣哲老子说:“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自然界的生态是循环往复的,人按生态规律生活,便是“知常”。老子认为,“知常”就是明白人,而“不知常,妄作凶”(同上)。这个凶,就是我们讲的环境危机、生态灾难。于是老子警告说:“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人放任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这当然是“失道”的行为,“失道”,自然要承受“失道”带来的后果,即领受大自然的惩罚。

老子犹龙,老子的思想,堪称为古老中国的生态智慧、龙的智慧。

人口爆炸、资源破坏、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目前的世界,已陷入严重的生态危机。

自然环境的破坏首先肇始于西方。近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经济基础。资本家追求利润扩大生产对原料的需求,使自然资源大规模地持续性地被消耗,所产生的自然界不能及时转化和消解的垃圾与日俱增。

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是西方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人为自然立法”的狂妄观念。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世界有识之士都在大力倡扬生态文明的当今,强调龙道文明的谐天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谐天意味着放弃“人类中心主义”,意味着人与自然不再对立,意味着按自然规律规范人的行为。

谐天是一种天人观。这种天人观认为:天是人之母,人是天之子,天永远大于人,人永远小于天;人只能谐天,不可能胜天;人若做逆天、悖天、害天之事,必遭天谴。

谐天也是一种生态论。这种生态论认为,生态警钟已经敲响,为了人类的存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人类必须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地球家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力戒贪欲,适度生产,放弃过度消费,过低碳、环保的生活。否则,人类将毁灭在自己手里,万劫难返。

(四)奋进

奋进就是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创新图强。

从姿态上看,无论水中游、地上行,还是天上飞,龙给人们展示的多是昂首挺胸、瞠目振鳞、精神抖擞、全力以赴、一往无前的形象;而民俗活动中的龙舟竞渡,则突出地昭示着龙的奋进的精神。但见彩旗如云,鼓呼雷动,人人奋力,龙龙争先,如弹出膛,如箭离弦,桨影纷然,浪花激溅,那热闹的景象,那宏大的场面,那激昂的情绪,那蓬勃的力量,实实在在地今人振奋!

排在中国六经之首的《易经》,其第一卦《乾卦》就是一个以龙为题材的,意义特别、影响深远的“龙卦”。其卦以龙的发展变化——从“潜龙勿用”、“见龙在田”、“跃龙在渊”,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为喻,既形象又抽象地阐发了一种道理,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自然界行的是一种健康的大道,而人呢,应该像可以在水中游,也可以在地上行,但终要腾飞于云天的神龙那样,努力上进,毫不懈怠。

自古以来,龙多被用来比称人间的杰出人物。之所以有这样的比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杰身上具备着奋进的素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繁荣昌盛做出了创造性、开拓性的贡献。

龙的形象是与时俱进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龙。新石器时代有早期的简单质朴的“原龙”,夏商周时期有神秘抽象的“夔龙”,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有粗犷雄健的“飞龙”、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有刚柔并存的“行龙”,元明清三代有复杂华丽的“黄龙”。进入新世纪后,我们看到了许多吉庆嘉瑞的“祥龙”,如穿福字褂、钱字衫、骑摩托、打手机、用E卡的“时尚龙”,以绿叶为发、为眉的“生态龙”,活跃在影视屏幕上的“卡通龙”等。从龙形象的演变,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轨迹。

当然,这里所讲的奋进,是以容合为手段,以谐天为条件,以福生为目的的奋进,悖离这些要求,任何奋进产生的都是负价值,都要受到正义力量的谴责和制裁。

奋进是一种人生观。这样的人生观认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向上的人生,才是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人生,否则就是消极的、病态的、负面的、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相违背的人生。

奋进也是一种强国论。这种强国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有赖于国人的团结奋进,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万众一心,奋发进取,一个国家才能昌盛富强。而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能告别落后,告别屈辱,告别被动挨打的命运,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龙道文明的立论依据

(一)多互主体观

 

所谓多互主体,是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和自然都是主体;在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自我是主体,他人、社会也是主体。各主体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彼此支持的。

龙的形象、功能,体现了多互主体观。中华民族在创造龙这个神物时,不是只取自然界中的一种动物,而是取多种动物,大凡水中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龙都能够兼收并蓄;不仅取多种动物,还取多种天地之象,云雾、雷电、虹霓、卷风、海潮、江河、山脉……

将多互主体观作为立论依据,意味着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要承认人的存在的合理性,尊重人的尊严,又要承认自然存在的合理性,尊重自然的尊严;在处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既要承认自我存在的合理性,尊重自我的尊严,又要承认他人和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尊严。龙道文明中的仁道,强调的就是,要像尊重、珍爱、成就自我一样尊重、珍爱、成就他人。

什么是民主?在我看来,民主就是多互主体,或曰多互主体是民主最核心的内容。民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如果这一个个个体都是主体,其权利都得到应有的尊重、保障和实现,这就是民主。而所谓的不民主,就是少数人只认为自己或小集团是主体,从而只尊重、保障、实现自己或小集团的利益;认为自己或小集团之外的人都不是主体,从而不尊重他们,损害、侵犯、剥夺他们的利益。

多互主体观与单一主体观相对。单一主体观是西方近当代文明的核心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滥觞,可以追溯至14世纪至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与其时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崭露头角相适应,高扬人文主义旗帜,反对神学束缚,倡导个性解放,对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积极、重大的意义。然而,由此也为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私欲膨胀、狂妄无羁的单一主体观奠了基。一路发展下来,于人际,唯我至上,“他人是地狱”;于国际,我是老大,他国只配我奴役;于自然,野蛮征服,疯狂索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如今,单一主体观已走到尽头,若顽固坚持,势必继续祸害自然、祸害人类,最终也必将祸害了自己。

世界文明在呼唤多互主体。 

多互主体观,意味着同生、并存、互尊、共赢。当然,各主体之间,也会有矛盾,甚至对立,但矛盾和对立,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对话等和平的方式解决;不至于水火不容,有我无你,诉诸暴力。

(二)世界可龙观

 

龙是中国人创造的神物,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中华民族是世界人类的组成部分,故龙的智慧,是全人类各个民族都可以享用的智慧。

龙的形态、功能,可以给人们诸多的启示:

首先,龙是容合的、开阔的系统。

龙具有神奇的形态和强大的功能,其形态和功能由兼容、包容、综合、化合,即容合而来。龙容合的广阔度和丰富度,不仅自然界中的具体动物无法比拟,其他国家创造的神物也找不到可比肩者。龙的胸怀是博大、开阔的,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非生物,各种天象、地理,都可以成为龙的容合对象,都可以进入龙的容合过程,都可以成为龙的组成部分。同样,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也都可以成为龙的容合对象,都可以进入龙的容合过程,成为龙的组成部分。

其次,龙是有机的、协调的系统。

龙容合了众多的元素、成分,这些元素、成分聚拢、团结在一起,构成了整体存在的龙。在龙这个整体性的系统中,各种元素、成分各得其所,即各有其主体性,而且其主体性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然而,这些具有并显示着主体性的各种元素、成分,在龙这个整体性的系统中,并不是孤立的、分散的、简单相加的、几何拼凑的,而是有机的、关联的、相互支持、彼此依存的。各种元素、成分的有机关联、相互依存,构成了整个龙体的协调、有序。

龙由龙头、龙颈、龙身、龙鳞、龙足、龙趾、龙尾等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中,龙头是关键,起着引导、率领、协调全身的作用。马颅、鹿角、牛耳、兔目、狮鼻、猪口、虎牙、猫须、蛇颈……龙头容合的成分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是有机关联的,不是孤立分散的。这样的容合,成就了一具集纳各种智慧、兼顾大家利益的龙头,只有这样的龙头,才能对龙身各部位发挥协调、引领的作用,才能保证整个龙身有序地活动。

再次,龙是适变善化的、与时俱进的系统。

《说文》言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管子》言龙“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乎云气,欲下则入乎深泉”;《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言龙“乘时变化”,“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些都是在告诉人们,龙具有适应环境,积极应变的品性。这样的品性,启示人们,要以积极的、灵活的姿态,以随机的、适度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龙的容合开阔,龙的有机协调,龙的适变善化,决定了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系统。可以这样说:作为中国龙,龙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而演进;作为世界龙,龙随着人类前进脚步而演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告诉世人——

龙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龙道,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和谐之道、和富之道、和盛之道;对全人类而言,是和平之道、和睦之道、和美之道;

龙道文明,是福祉世界的文明!

 

作者简介:庞 进  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陕西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1988年起从事龙凤文化研究,其成果在海内外影响广远。著作有《龙的习俗》(大陆版、台湾版)《创造论》《八千年中国龙文化》《呼风唤雨八千年——中国龙文化探秘》《中国的图章——说龙谈凤话麒麟》《龙起东方——庞进世纪龙文新作》《博大精新龙文化——以浙江龙游为例》《凤图腾——中国凤凰文化的权威解读》《龙子龙孙龙文化》《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等20余种。在互联网上创建并主编有“中华龙凤文化”(www.loongfeng.org)网站。
声明:作者对上网作品享有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
地址: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邮编:710002
电子邮箱:loongfeng@163.com